韩莞给蜜蜡使了个眼色。蜜蜡向周家走去,韩莞去了后堂。
谢三夫人亲自上门了,或许听到了什么风,亲自前来确认。
之前周大娘和周家小姐妹所在的妓院群芳楼就在定州,群芳楼的老鸨还去府衙告过状,说周大娘拐走了一对双女。
谢三夫人去了定州,若她听说了这段公案,凭她谨慎多疑的性格,一个被毁容、琴艺高超又年纪相当的老婆子,还有一对双胞胎,肯定会多加注意。而且,琼音被烧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她不可能不格外小心……
为了以防万一,韩莞让人加强庄子的安全,包括西边的那几座小院。和王府的护卫和谢明承的人依然继续保护着庄子和韩莞母子的安全,要持续到把玻璃方子告诉朝廷为止。谢三夫人即使有人,这段时间想在这里动手也不可能。
上个月底她又去了周家一次。
她不好直接说她已经知道白苏重生,周大娘就是突然失踪的琼音,而是拐了一个大弯
“我听谢世子说过,水灾结束后,群芳楼的老鸨去定州衙府报案,说一个毁了容的琴师拐走两个双生女,还特地说了琴师的琴艺如何高操,两个双生女如何漂亮。巧的是,两只虎的三祖父前些日子去定州府任知府。
“谢三夫人琴艺极高,精通多种乐器,对音律极其执着,到处收集好曲儿和好乐器,还专门去我京城的家让我吹奏那首‘白兰花’。听说,她早年还花费近万两白银买下琼音的琴和箫……”
周大娘猛地睁圆眼睛,“什么,真的?”觉得自己失态了,又赶紧垂下眼皮说道,“哦,我早年也听说过琼音有三样宝——琴、箫、笛,笛子在韩娘子手里,原来琴和箫都被她买去了。”
韩莞装作没看出来,自顾自地说道,“谢三夫人对琴和音律的痴迷程度让人无法理解,也多被诟病。我怕她去定州后知道那个公案,因为对琴师感兴趣派人找你们。你们来我家,附近的人都知道,这里离定州只有不到两百里的路程……当然了,你也莫怕,你住在这里,没人会伤害得了你。只不过以后最好不要弹琴,不让她知道你的琴艺有多高。我虽然愿意护着你们,不想跟她直接对上。”
周大娘身子颤抖,脸色青白。谢三夫人肯定是白苏,没想到那个传闻是真的……
许久周大娘才控制住情绪。她望向目光平静的韩莞,如此聪慧的女人,或许已经有所猜测。
但她还是不愿意承认那个永远为贱籍的的身份。一个是她不想再要那份屈辱,哪怕是名义上的。一个是不想韩莞为难,知道了还为她弄良民户籍,犯了律法。
她艰难地说道,“谢韩娘子庇护,我不会再弹琴,也不会让小姐妹再弹……还有,反常即为妖,韩娘子一定要注意谢三夫人,再提醒谢世子注意她。明年二月就是闰年闰月,正月和二月一定要把她看住了。”
韩莞郑重地点点头,“我还想知道,有了血月和祭童,想重生谁就能重生谁吗?”
她始终想不明白,当初白苏为什么不穿越和昌,而是穿越成了华氏。
周大娘说道,“要重生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想重生的人和被重生的人相距不能超过百丈,二个是重生人死前三个月内,她的血要和被重生人的血有所交融。否则,就会重生到自己之前的日子……我,我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
她的声音很低,又含混不清,要仔细听才能听清楚。
韩莞也不拆穿她,起身告辞。
刚走辽周家院门,就听到里面“哗啦”的声音。
周嬷嬷不高兴了,想倒回去,“姑奶奶一走她就砸东西,这是干什么?”
韩莞拉住了她,“周大娘刚才跟我说起了之前的伤心事。她的身体不好,以后不便再出院子,每日三餐和药让人定时送去,不许有人苛待她……”
嘴里这样说着,心里却轻松了几分。
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解开了。不是白苏不想重生成和昌,而是条件不允许。华氏原主应该是当姑娘时偶尔去白苏所在的城市小住,被白苏盯上。白苏重生后,寻找一切机会引起谢三老爷的注意,以达到嫁进谢家的目的。
现在条件允许了,白苏会不会重生到和昌身上?
自从韩莞发现谢三夫人不妥以来做着几件事,确认她的身份、试探她的实力、想知道她的目的、如何实施目的。到目前为止,完成了第一件,基本完成第二件和第三件,第四或许要等到闰年闰月前夕才会知道。等到这几件事都做完,就是如何阻止和收拾人了。
而偷听到谢明承的一些支言片语,韩莞又觉得和王和谢家似乎知道一些跟血月有关的什么事,还在布置着什么。谢明承出远门,并不只有他嘴里的那几件……
她怕自己轻举妄动破坏他们的什么计划,反倒不美。
有了这次谈话,等谢明承回来后想法子透露几句。
……
来到后堂门前,韩莞把思路拉回,定了定神。丫头把门帘掀开,她走了进去。
谢三夫人穿着红色撒花锦缎出风毛斗篷,戴着昭君套。见韩莞走来,灿然一笑。
“我去京城看望公婆,路过这里,想来看看你们母子和珍丫头。”
韩莞笑道,“老太太不好,两只虎今天上午就跟老太爷和谢大姑娘一起去了京城。”
她注意到八仙桌上居然放了一张琴。
谢三夫人指了指琴笑道,“韩娘子想听我弹琴的话我一直记着呢,这次专门把琴带来了。你让我听了那么好的曲儿,我也应该投桃报李不是。”
韩莞一愣,自己说过让她弹琴的话?好像是说过,谢三夫人去京城自己家时,自己客气说了这个话。
不过,谢三夫人根本不用正眼瞧自己,她怎么会这有心?
韩莞心里百转千回,嘴里却笑道,“哎哟,三夫人有心,我今天有耳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