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汉室可兴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公明奔袭雁门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公明奔袭雁门(1 / 1)

田豫先后击破马超、胡才等,合计俘获精壮万人,骑士与战马各数千。

刘备以徐晃为裨将军,领骁骑军四千六百骑,辖庞德、薛伦、张南三部。

庞德为骁骑校尉。

薛伦原为韩暹帐下,正式就任军司马。

张南原为卫靓殄寇军之曲军侯,立功进入刘备视野,这次也提拔为军司马。

刘备命徐晃、张辽率骁骑、荡寇二军,沿吕梁山之西北行,绕过太原,急袭雁门。目的是封锁曹操从太原北逃雁门之路。

这也算是种另类的迂回了。

徐晃是河东人,张辽是雁门人,对并州地理相对熟悉,又从高顺军中抽调并州人加入二军,确保不会迷路。

刘备本想委派身边智士跟随参谋,但贾诩年老,郭嘉体弱,荀攸也近四十岁,恐怕很难耐得住这种长途奔袭的辛苦。

刘晔身体还不错,但现在广陵陈登处参赞军机。

刘备寻摸一番,最后将殄寇军参谋法正叫来。

法正入殄寇军后,与卫靓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在卫靓征讨张琰、大战潼关、击破马超历次战斗中,迭出奇计,让卫靓赞叹不已。

刘备问法正可愿与徐晃、张辽北袭雁门。

法正踊跃道:“千里迂回,袭其后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此奇计也。正愿参与。至于辛劳,又何足虑?”

法正未满二十,身体年轻耐折腾,在贾诩、郭嘉、荀攸都无法前往的情况下,算得上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刘备遂表法正为参军校尉,与徐晃、张辽等人组成军谋部,遇有大事,可开会商议。

徐晃不论是年龄,还是职位,都是当然主帅人选。

刘备明确二军以徐晃为主,授予决机之权,可便宜行事。

一旦徐晃决定,全军必须坚决执行,不可违逆。

刘备叮嘱徐晃:“曹操狡诈如狐,处事果断,若战不利,必远遁漠北,将军当长驱速进,不可迟缓。”

顿了顿,咬牙道:“将军千里远征,粮草未必可继,一切都由将军自决,无须顾忌。”

要想进兵神速,又是从黄土高原上行军,辎重后勤肯定跟不上,徐晃在路上只能自筹粮草。军纪肯定不用指望了。

另外,从皮氏北上西河郡,多有异族部落,近万骑看似不少,但对妇女亦可挟弓的异族部落而言,根本不起眼。

徐晃这一趟可谓前途未卜,险阻重重。

能不能穿过大半个西河郡顺利到达雁门都不好说,更别提还要按期到达了。

如果到的晚了,曹操已自太原遁入雁门,徐晃就算是白跑了。

为给徐晃争取时间,刘备这边的操作也很关键。

如果攻势猛烈,曹操可能会放弃太原早遁。

如果进攻故意放缓,跟曹操对耗,一是有可能引起其怀疑,二是若推进过慢,在徐晃已到雁门和太原之间时,刘备尚被阻击在太原之南,则双方难以形成夹击之势,徐晃还可能被曹操先行击破。

徐晃北上之计,也是贾诩、郭嘉、荀攸在明了刘备必要消灭曹操的指示后提出来的。

三人与诸将反复讨论进攻节奏,务求迷惑曹操,将他留在太原。

刘备已得到袁绍派沮授攻破上党、擒杀任峻的消息,急派高顺、陈禄取端氏、阳阿、濩泽三城。

高顺、陈禄自翼城东下,取端氏、阳阿。濩泽却为吕翔所占。

濩泽入河东,仍需经过阳阿,也不算失了地利,最多是地利与袁绍共之。

现在若自河东攻上党,跟袁绍自上党攻河东,困难程度差不多。

这倒不怪高顺、陈禄,而是沮授攻势太过迅速所致,且当时刘备军还与曹操纠缠,尚未通过紫金山一线,也无从东下。

刘备又派翊武中郎将公孙俱挑选旧部数十人,深入太行山中,去寻张燕。

张燕与袁绍议和后,一直在诸山谷中潜伏,休养生息。

曹操入并州时,曾派使者见张燕,说其来投。

张燕好言谢之,但并未答应。

张燕并无割据为王之野心,只想投得明主,长保富贵。

如袁绍,张燕认为其并非明主,故不愿投。

如曹操,虽明略极优,然新失根基,复起不易,尤其是在被雄踞四州的刘玄德刻意针对之下。也不可贸然投靠。

天子被害,群雄兼并,第一个被盯上的乃是河内张杨,低调的张燕则被放过了。

为稳固后方,刘备表田豫为河东太守。

安邑残破,田豫驻兵临汾。

以马超、胡才俘虏为主,设立河东兵,计五千五百人,以孙观为中郎将领之,隶属田豫。

撼山军和厉锋军也归田豫节制。

以贾逵为典农校尉,领其余俘虏在安邑、闻喜间屯田。

从河南调苏则为司盐校尉,负责盐务。

调张既为冶金校尉,负责铜矿、铁矿开采事宜。

安顿好后路,刘备继续率军北上。

************

沮授付出无数条性命,终于攻破天井关。

袁绍将士愤怒,将残余守兵全部斩杀。沮授不能禁止。

程昱不知所踪。

吕翔从濩泽派亲兵报告端氏和阳阿为刘备所据,问是否要举兵攻打。

沮授斥道:“麴义未破,心腹之患未除,哪有暇与刘备交恶?

若吕君行动迅速,怎么如此被动?”

命吕翔坚守濩泽,广派斥候打探刘曹战事及河东守兵情况。

沮授率主力南下,急扑沁水、野王。

鲁肃一直派细作深入河内收集情报,但沮授保密做得极好,骤然发动雷霆一击。

鲁肃得到消息时,沮授正猛攻天井关,鲁肃急率兵北渡黄河。

驰援天井关已来不及,沮授南入河内已成定局。

鲁肃若迎击沮授,则东西两线都不如袁兵实力强,于局势无补。

鲁肃派使者说麴义西上,麴义不从。

鲁肃只得先东下与麴义会于怀县,合兵近四万人,对麴义道:“宜趁夜弃怀县,急赴野王,邀击沮授于沁水,然后据城与袁绍相持。

否则被沮授夺取后方,两下夹击,军心必乱。”

麴义却不能决。

他对袁绍并不畏惧,哪怕袁绍领着七万大军。

对沮授却有些惧怕。

沮授富有谋略,深通兵法,藏身如在九地之下,攻敌如于九天之上,在扫黑山、擒公孙、破田豫历次战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人又威严肃穆,性情严厉,诸将皆畏之。

麴义道:“沮授挟攻破上党之大胜而来,其锋恐不能当。

袁绍宽懦无计,不如设伏以待之。

若破袁绍,沮授亦将兵溃矣。”

鲁肃道:“袁绍有兵七万,田丰、郭图皆智谋之士,而为之谋;

蒋奇、严敬皆勇武之辈,而为之将;

驱燕代虎狼之卒,操河朔兵戈之利;

兵雄将广,主将用兵谨慎,不易破也。

若逡巡不去,必为之擒。”

麴义听了不乐道:“我有强弩千张,公孙瓒骑兵何其勇锐,而为我所破,君之同僚张翼德亦曾为我所败!

袁绍兵虽众,又能奈我何?

君若畏惧袁绍大军,可自去。

君若不畏惧,当与我共破之!”

鲁肃不得已,与麴义共商设伏之计。刘备还在河东北部与曹操恶战,鲁肃决不能让袁绍腾出手来,麴义必须得保。

回己军大营,鲁肃叹息不已。兖州左军中郎将雷升道:“子敬何必发愁?麴义既如此不识抬举,不如斩其首而并其军,统一兵权,再破麴义?”

鲁肃道:“此哪可行耶?麴义军战力最强者乃其强弩营,此辈皆麴义亲族、部曲、宾客死士等。

若杀麴义,此辈难以得而用也。即便夺得其余两万兵,亦无所益。”

雷升憋气道:“那便与袁绍死磕、等着沮授夹击不成?明眼人都可看出,袁绍兵虽多,但异常谨慎,或者说宛如乌龟,修筑营垒,高墙深沟,而不与战。任你千般妙计,总是无用。”

麴义却不是明眼人。在他眼中,袁绍不通兵略,好谋无断,自己佯装败退,必可引其来追。然后自己中途设伏,强弩定能派上用场,就如当日破公孙瓒一般。

麴义兴致勃勃弃了怀县,向州县败退,途中设伏。

但袁绍大军取了怀县,任凭麴义曝师于野外,却不去追,就在怀县安营扎寨,稳如泰山。

麴义久等袁绍一日,而袁兵不来,心中充满被鸽了的愤怒,欲再提兵夺回怀县,被鲁肃劝住。

鲁肃道:“袁绍铁了心将我军牵制在此,而沮授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这是堂堂阳谋,欺我兵少也,任你如何妙计,也如无米之炊,难以成餐。

阳谋当以阳谋破之。袁绍既谨慎,谨慎则易失机。我军可留一部守州县,迷惑袁绍,提主力西击沮授。迟恐无及。”

麴义听了,对鲁肃之计不置可否,反而异想天开:“我军各县皆有驻军,沮授一个一个攻取,必成疲军。我等以逸待劳,等其将至州县再率兵逆击之,岂不为妙计?”

鲁肃反诘道:“诸县守兵不过千人,如何能令沮授兵疲?且袁绍近在州县,必提兵救之,两者合兵十万,我军如何敌之?”

先至野王迎击沮授,目的就是不让袁绍和沮授形成合力。麴义却要等待两者靠近,是何道理?

之前沮授未破上党时,麴义与袁绍有来有往,互有胜负,鲁肃跟麴义使者交通、书信往来,还能聊到一起去。现在鲁肃实在难以理解麴义大脑回路了。

或许是“顺境难知人,逆境方见真”之故。

来回扯皮,不停劝说,时间白白流逝。

鲁肃自加入刘备军中,所共事者如徐盛、吕虔等,皆是果决之人,如郭嘉、刘晔等,皆是足智多谋之士,而主公刘备更是目光长远,落子高明,哪里碰到过麴义这等猪队友,以他忠厚老实的性子,都开始考虑雷升之议了。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