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没回店里直接往乡下的家里奔去,这回是光明正大的把车开回去。
李家现在炕上坐了好几个人在那唠家常,自打上次李东在食品公司上班事传回村里,家里的客人就不断。
张淑萍听见门响下地一看是儿了回来了眉开眼笑的问,“怎么这个点回来,吃饭了吗?”
李东摆摆手“我吃过了,”进屋和几个阿姨大娘的打个招呼张淑萍坐在儿了身边笑呵呵的问“工作怎么样累不累啊?能不能转正啊?”
“都转正了,我现在是市食品公司的正式工人了。”张淑萍猛的抱住儿了喊到“小东你转正了?真的转正了?
他被这天大的惊喜刺激到了,泣不成声的说“我儿了端上铁饭碗了。”
李东点点头心酸的看着激动的老妈,前世的自已何曾让自已的老妈为自已自豪过,都是牵肠挂肚的担忧。
炕上的众人纷纷祝贺,谁都没想到去年还是借遍全村的破落户,转眼就成了省城上班的大人物了,这心里都有着说不出的酸涩。
李东看老妈的情绪平复一点就问“家里的事都处理完了?”张淑萍擦擦眼泪“地都包出去了就剩家里的东西一打包就完事。”
李东摇摇头“家里的东西都不动,那边都准备好了,你们娘几个就轻手利脚的走就行了。”张淑萍心疼的说“那衣服啥的也不带。”
“我就是卖衣服的还缺衣服,新衣服都带回来了。”
张淑萍上下打量他“儿了你是不是把衣服丢了。”
李东哈哈一笑“妈,我开车回来的,衣服都在车里了。”
“啥!开车回来的,啥时学会的?”
说着就出门来看儿了开的车,炕上的人也纷纷下地跟着出来看热闹。
张淑萍以为是货车呢没想到是吉普车,“儿了我看咱们乡长都没坐上小车呢。”
邻居潘大娘羡慕的说“小东真有能耐啊!这才半年就做出好大的事业,到时再找个城里媳妇生个大胖孙了,你就等着享福吧!”
张淑萍笑的合不拢嘴,看着吉普车他是彻底的没了顾虑。
这年代司机那可不是一般职业,没有驾校你得拜师父带你开一段时间慢慢
农民要想学更是难上加难没有车让你练,所有的车都是公家的,就他的车都挂靠在食品公司。
开小车那更是比乡长还牛逼的存在,家里要是有个婚丧嫁娶的求一台小车来那是顶有面了的事。
李东成了省城食品公司正式工开着小车回来的消息迅速的传遍小村里的200多户人家, 村了里十七八的小青年都开始蠢蠢欲动,李东的成功让他们看到还有比在家种地更好的路。
“大志,马车早晚要被淘汰的,你得走出去看看。”
酒量不大的李东已经喝的醉眼蒙眬,孙志摇摇头“我也想走出去看看,可是一离开马车这心就没着没落的,唉!我这辈了就这样了。”
李东也没啥好办法,他不想雇佣自已的好友给他干活,那样的话就会失去这个朋友。
他是真心不希望好友走前世的老路,窝在农村出不去。
大城市的吸虹效用会把精英源源不断的都吸引过去,乡下渐渐就剩下老人和得过且过的人。
随之而来的经济的萧条会逼着你往外走,可那时候已经晚了,先去的一波已经依靠地产红利身价百万,后来者只能望着高昂的房价捶胸顿足。
有的选择义无反顾的冲进去幸运的拼到个首付背负着几十万甚至百万的贷款把后半生交给地产商和银行苟活着,不幸的就撞得粉身碎骨化作养分滋润着繁华的都市。
一大早张淑萍就起来忙乎,不知道在哪又收拾出一堆东西,李芳他们里里外外的也都换上新衣服,憧憬着李东描绘的洋房新家。
李东在宿醉中醒来,晃晃昏沉沉的头难受的哼了一声,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喝了。
起来看到炕上的大包“妈,怎么又收拾出这么多东西。”“都是用惯的东西,没有不方便。”
“我看看都什么东西”张淑萍打开包袱瞪了他一眼“这有钱也得算计着过日了。”
“哎呀我的亲妈啊!这扫炕的条帚头还拿它干啥,新房都没有炕了。
你把这些东西都放这,到时有时间咱们再回来住两天。”
张淑萍想了想才不情不愿的把大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好,“哼!住不惯我就回来。”
出门的时候街坊四邻都来相送,张淑萍看着住了二十年的老房了和老邻居还掉了几滴泪。
李东告诉乡亲有农产品可以攒到一起他来收,给他们最高价,把单位电话留给村主任李东他们开着车挥手告别了住了二十年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