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六的上午,何秋燕生下一个男婴,徐氏大喜,立即给了槐花一个大红包。说来也巧,季凤兰下午也产下一个男婴,徐氏又塞给槐花一个大红包。
当天晚上,徐氏和玲珑忙前忙后,周寡妇几次喊她们娘俩吃饭,她们都没有时间吃。幸好有高氏伺候季凤兰母子,她们还算轻松了一些。
一天之内,自己有了两个孙子,东方远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悦,他让徐氏一定要伺候好两个儿媳妇过月子。她们有任何需要,就立刻派人去办。
得了一个大胖儿子,季凤兰心中的欢喜自然就不用说,儿子的哭声对她来说也是那样的悦耳动听。
晚饭后,东方自强又过来看儿子的时候,季凤兰对他说:“上一次回清泉镇,咱娘特地安排我,等我生了小孩,务必去跟他们说一声。”
自强说:“明儿个是二十七,等两天再去吧。”
季凤兰瞪了他一眼,“你听我的,让你去你就去吧,让咱爹咱娘高兴高兴!”
“中、中、中,我听你的。明儿个吃了早饭我就去。”自强高兴地说。
夜里,徐氏和高氏照顾季凤兰,玲珑在后院照看何秋燕,自强就到父亲的书房去歇息。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自强就跟父亲说了凤兰让他去清泉镇报喜的事,东方远笑着说:“那中啊,去跟亲家他们说说,他们也不挂念了。”
自强问:“爹,何寨还去不去了?”
东方远乐呵呵地说:“去,当然得去了,秋燕生的这个孩子还是长子长孙哩!你明儿个去清泉,后儿个就去何寨。去的时候别忘了带几样礼物啊!”
当天上午,自强就去清泉镇给季明威一家报喜。不用说,当季明威和赫氏得知了这个喜讯,他们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季明威派大儿子去买菜,中午,翁婿、郎舅几个喝了几杯。
下午,东方远告辞回家,赫氏把准备好的一大包袱婴儿穿的衣服让自强带回去,并告诉自强他们到八月初六上午去给孩子添饭。
接下来的几天,吴通江的老婆和儿媳、叶文海的老婆狄氏婆媳、邓氏以及镇上和村里其他那些跟东方远家有交往的人家的女眷都带了一些礼金或礼品来东方远家看孩子,她们都说了不少恭贺的话,徐氏自然很高兴。她们走的时候,徐氏少不了让她们带上几个煮熟的鸡蛋。
七月三十的上午,李胜春赶着马车拉着修文和小妮子来到了东方远家。
一走进院子里,他们就看见了正在院子里晾晒尿布的徐氏。李胜春刚跟徐氏问了安,小丫就跑过去拉着姥姥的手让她领着去看弟弟。
徐氏对李胜春说:“我领着他俩去看看吧,胜春,你去药铺跟你爹还有自强说话吧。”
胜春从衣袋中拿出两个小木盒,“娘,这是两个玉佩,你拿着给那两个小孩吧,我就去药铺了。我今儿个得把玲珑她们娘俩接走。一会儿,你就让他们几个去药铺找我吧。”
徐氏高兴地接过木盒,“又让你花钱了。”
李胜春笑着说:“得了两个侄子,花俩钱也是应该的啊!”
李修文对徐氏说:“姥姥,玉上雕的是龙,可好看了。”
徐氏领着外孙、外孙女去看两个小孩,并把两只龙形玉佩分别给了季凤兰和秋燕。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玲珑抱着小儿子,领着修文、小丫和小妮子来到了永春堂。
小妮子对自强说:“爹,我想去姑姑家玩。”
自强说:“去吧,到了那儿可得听姑姑、姑父的话。”
小妮子高兴地说:“中,我知道了。”
玲珑笑着对自强说:“家里添了两个小子,就把俺大侄女忘了。她一看见我,就跑到我身边,跟我说,‘姑姑,我想去你家。’我对她说,‘别说去俺家,就是住俺家我也不会烦!’”
东方远说:“这一阵子,家里又添了两口人,确实对小妮子照顾不周。等她回来,得给她做两身花衣裳!”
小妮子可高兴了,“爷爷,你可别忘了啊!”
东方远乐呵呵地说:“放心吧,保证忘不了。”
几个人又聊了几句,小丫就催着回家。东方远说:“小将急着回家,你们就走吧。”
玲珑对自强说:“你不用去接小妮子了,到何寨的人来给小孩添饭那一天,我把闺女给你送回来!”
李修文跑过去上了马车,自强把两个小姑娘抱上马车,玲珑对自强说:“自强,你回屋忙吧。咱娘岁数大了,该干的活你也得干一些了。”
“姐,我知道了!”
这时,一个老汉挑着两篮子莲蓬走了过来,自强喊住他买了十几个莲蓬放在了车厢里,李胜春赶着马车走了。
八月初六这天,快到中午的时候,赫氏婆媳领着他们家的一些亲戚来到了东方远家,大人加上一些小孩,总共用了四辆马车。
到了东方远家,东方远父子把季伯川兄弟和另外两位驾车的请进客厅喝茶聊天,徐氏把赫氏婆媳以及他们家的那些至亲领到季凤兰住处的里屋,还有十几个清泉镇来的女人就坐在外间说话,那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
田氏和季凤兰的几个妗子、姑妈、姨妈对睡在床上的那个男婴赞不绝口。随后,赫氏她们把看孩礼交给季凤兰,赫氏送的是一个金项圈和一副金手镯,其他那些人送的是金花生、银牌子、银锁子等。
然后,她们就坐在屋里闲聊。
赫氏知道秋燕也生了一个孩子,就让徐氏带她去后院看望秋燕母子,并送给秋燕的孩子一副金手镯,秋燕很是感动,徐氏对赫氏的做法也很满意。
中午,东方自强请客人们到醉仙楼吃饭。那些女人和孩子在一楼大厅吃饭,东方远、吴通江、叶文海和念先生陪清泉镇来的几位男客在二楼喝酒。
午饭后,清泉镇来的人急着要走,徐氏挽留赫氏留下来住上几天,“嫂子,你也知道,这阵子正是忙的时候,割谷子、掰玉米棒子、割豆子,天天地里干活的人有二十多口子,我不在家也不放心。等后秋种完麦闲了,我再来跟你说话吧。”
东方远、徐氏、吴通江、叶文海、念先生和自强一直把清泉镇的客人送到渡口,直到他们的马车安全到达对岸的河堤,他们才放心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