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姐姐可否让我们看看呢?”清秋很是好奇的问着。
东方亦是好奇,两人对着苏蕙一顿说服,让她取出来一观。
“好吧!好吧,我见与你们甚是投缘,便让你们看看!我的那些诗文见不得人,可别埋汰我。”苏蕙用着手指刮了一下清秋的鼻梁说着。
而后苏蕙又喊着一旁的下人,让人去将那画屏抬过来。
话音刚落,清潇、叶昭、鹿鸣他们过了来。
“长姐,说什么呢?什么抬过来?”清潇跑过去,搭着清秋的肩头,不顾及的问着。
清秋略微示意清潇不要多问,反而苏蕙变得坦然了起来:“无妨!你就长话短说吧!讲给他们听听吧。”
苏蕙语气平和道。
清秋见苏蕙坦然如此,便没有顾及,和清潇三人说着。
清秋说完故事后,这边春杏抬着那锦缎画屏前来。
清秋等人看到一个用着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而织成的锦缎,锦缎之上绣着许多文字。
东方上前仔细数着上面绣了多少个字。
“共八百四十个字,夫人真的是好绣功,而且吾刚刚在数数的时候,略微看了看,这八寸大的锦缎画屏之上,字数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夫人才学,在下佩服!”
东方用着敬仰前辈的口吻说着,说罢后拱手向苏蕙行礼,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清秋和清潇、鹿鸣等,在旁细细观看,直觉巧夺天工,心思奇巧。
清秋心里想着,这要是自己,哪怕专门钻研这种回文诗,都不一定可以做到如此。
而苏蕙偏偏是不经意间就做到了,并且还绣了出来。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清秋徐徐念出自己所想的读法而念出的一首,清秋一边读,一边代入了情感,这首诗甚是感伤。
清秋是跳一个字读出的一首。
“这是夫人被歌妓取代后所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
夫人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夫人的情意和才华真让人艳羡!”清潇在听到清秋读完后解读着这一首诗。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夫人一定经常一个人作在院中抚琴吧,将所有的情感寄托与琴音之中,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鹿鸣又用着咏颂的口吻,自己读了一首感叹的说着。
“无论怎样读,读出的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东方看着这画屏已经被这里面的奇妙之处所吸引,东方直盯着看,眼神丝毫不离开这画屏。
“姐姐可否为此画屏取了名字?”清秋看着画屏出神,回过神来问着苏蕙。
苏蕙略带不好意思地说着:“我这是自己无聊与相思之时作的见不得人的东西,哪里还取名字呢!”
“夫人此言差矣,夫人的才学远不止这些,这幅画屏,算是夫人机缘巧合下所作,但是若夫人没有如此好的才情,哪里能作出来呢!”
清潇听到苏蕙如此说,对苏蕙自薄而感到有一丝丝的不高兴,便夸赞着说道。
“夫人如此,便是有想过名字了,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吧!”东方见苏蕙的神情不似之前那般平静便问着。
“是的!”苏蕙微笑点头对着东方示意道。
“既然你们都如此说了,我便说了!”苏蕙见众人如此,便不好再不说出。
“名为‘璇玑图’。”当苏蕙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清秋等人都若有所思。
在想着这名字的妙处。
“璇玑!很是符合上面的诗文,回文璇玑,真真是好名字。”清秋如视珍宝的说着。
“那夫人绣好这个为什么不送给窦韬将军,好让他知道您的心思,好心意转圜?”
叶昭不似清秋等太懂这些文字,但在这一点上,叶昭有了疑惑。
“我也想!可是……”苏蕙刚说了几个字就欲言又止了。
“夫人但说无妨!如若需要帮助的尽管说,再者我们也不会将这事说出去的。”清潇示意
让苏蕙直接说,不用顾虑其他。
“哎!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去送,府邸中的下人尽管可以去送,但是一路上经过的地方有一些流匪,再者如若让城中将士去送,那么不免又要劳烦兵马,他们还要守卫秦州呢,所以就耽搁了!”苏蕙无奈地解释道。
“蕙姐姐真是有大家风范,为了不劳烦城中将士,自己甘愿受着这份委屈,吾就不明白了,窦韬为什么弃之而去!这样,过些天妹妹替姐姐亲自送过去!”
清秋听到苏蕙如此委曲求全,不免有些同情与对这个窦韬有了些鄙夷,就豪言说着。
“这怎么好麻烦呢!你们才从那边回来,况且你们和夜秦的关系也不融洽,我怎么好让你去呢!”
苏蕙见清秋有点激动,害怕清秋作出什么事,连忙劝阻清秋。
“夫人!放心,那夜秦动不了我们,我们也就当游玩一遭了。就当会会拓拔余了!”鹿鸣又帮着清秋一同宽慰苏蕙道。
这几个人对这种以文为趣的朋友打心眼里喜欢,所以愿意不怕麻烦地替苏蕙走一趟。
“那……好吧,麻烦各位了!吾以茶代酒敬你们!”
苏蕙见清秋和鹿鸣几人坚持着,自己也不好再推脱,便站了起来,倒了杯酒后端起酒杯敬他们。
“今日难得高兴,不如我们行玉烛酒令为乐吧!”东方这时候提建议道。
“好啊!只是谁做玉烛录事呢?”鹿鸣歪着头问着。
“我来吧,我最小,不宜饮酒!就让我作吧!”清潇一下子站起来说着。
“你这丫头最会逃了,一会我定要抽一个录事十分的筹!”
叶昭见清潇又以最小为由而逃脱不喝酒,故意说着。
其余人一下子笑了,苏蕙在笑得同时示意侍女去取《论语》玉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