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许月月还小,并不需要高强度的修行,但对于她的习武计划,方平安与许立仍旧是十分认真细致地制定了一番。
方平安之前说过,斗沉的话不能全信,可也不能不信。
按照常理来说,吃,的确应该是巫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方平安与许立决定,考虑到许月月的年纪尚幼,目前就先保证吃的“量”。
也就是斗沉的那句“要想长得好,必须先吃饱”。
不论花费多少,一定不能让许月月挨饿。
而慢慢的,待到许月月长大一点,可以承受修行压力之后,方平安与许立便会保证许月月吃的“质”。
所谓“质”,便是食物的品质。
一开始,可以给许月月购买猪、牛、羊肉,之后,还可以购买鹿、豹、虎肉,最终,如果需要的话,他们甚至可以给许月月购买妖族的灵肉。
虽然京临周边,连野兽都很少,更别说妖物了,但在市面上,确实是有妖族灵肉贩卖。
其中大多数,应该都是别的地方猎杀之后运来的,毕竟京临乃是大乾境内,高手最为云集的地方,除非是傻的,否则没有哪头妖物会在这里出没。
而方平安之所以这样安排,正是因为斗沉说过,他们巫族在北地,吃的都是妖族灵肉。
不过考虑到许月月还有一半人族的血脉,倒也不能像他们巫族那般,一股脑地埋头苦吃。
只是再往后的计划,方平安与许立没有轻易制定,毕竟谁也不知道,伴随成长,许月月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要知道除了是半人半巫以外,许月月身上还有许立的血脉。
而从京临巫族的反应来看,许立的血脉,与寻常巫人不同。
所以,方平安不敢也不能随随便便安排许月月的成长。
说到底,还是情报的缺失。
要想让许月月健康成长,便必须对她了解更多。
因此,与巫族大祭司玉信婆婆的谈话,方平安是得早日准备了。
……
了结了与巫族的谈判,以及刑部的换囚案,方平安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迹上。
寅时修行,卯时上值,酉时散衙。
虽然这中间的时辰里还是会为了处理京察卷宗而忙忙碌碌,但却比之前好太多了。
至少现在的方平安,不必像前段时日那般,一根弦紧绷,由不得半点放松。
那个时候,只要走错一步,便是满盘皆输。
另外,时至今日,方平安手上的卷宗也没有多少了,再过几天时间,他便能彻底完成高弘义交代给他的任务。
话说回来,方平安倒是忽然想起来了,大乾此次京察的另一目的,找出蛊族留在帝都的细作,不知道进行地怎么样了。
以往,这件事与方平安的关系可以说是不大,也不是他能左右的,更无须他来关心。
可如今,他的老师孟昱去了南境,南境的胜败将会直接影响到后者的安危,方平安不能不顾。
所以,蛊族的细作有没有被拔除干净,对现在的方平安来说很重要。
下次再见到高弘义,应该向他询问一下了。
……
与巫族谈判结束之后的第三天。
大乾除怨司十三号分部,壬申伍小院当中。
方平安悠闲地睡在躺椅上,难得地享受了一回朝阳的轻抚。
这样的日子虽然颓废,但却是真的舒服。
“你们几个,别以为我看不见,好好修炼。”仰头望天的方平安随意开口道。
听到这话,不远处,正认真修行的许立赵显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整齐划一地朝方平安竖了竖中指。
这个动作,是方平安教给他们的。
一开始还说是什么“天下大同友好手势”,直到他们看见前者冲一位大部分除怨人都厌恶的官员用过一次之后,便不能直视这个动作了。
曾几何时,许立赵显四人,还在相互见面,打招呼的时候用过这个手势。
那天知道真相的他们,只感觉天都要塌了。
“方平安,外面有京兆府的人找你。”忽然,壬申伍小院外传来了值守官的呼唤。
而听到这番话语,方平安顿时从躺椅上弹了起来,不愿相信地反问道“谁?”
见此情景,不远处,许立赵显四人相视一笑,他们都看出来了,某些人的快乐时光要结束了。
“永宁,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他们三个小子,和你的躺椅的。”许立故意挤眉弄眼道。
闻言,方平安转头冲许立几人竖了竖中指,随后急匆匆地跑出小院。
出了十三号分部的大门,方平安一眼便是见到了京兆府传命的官员,竟然是那位高弘义的贴身青袍文吏。
‘又出什么大事了?’方平安内心疑惑道。
这才安宁几天,高弘义是想累死他吗?
“敢问这位大人,高大人有何吩咐?”方平安几步上前,拱手道。
这位贴身文吏乃是正八品,而方平安只是从八品,理应称呼大人。
但深知方平安在高弘义心目中地位的那位青袍文吏,并没有摆架子,同样拱手回道“这个下官不知,高大人只说了,如果少参大人问起,便让下官告诉您,与刑部的大案有关。”
刑部的大案?
需要用到他的刑部大案,除了换囚案,还能是什么?
可是这件案子不是应该属于板上钉钉的吗?
怎么,高弘义已经老到连这件案子都拿不下了吗?
应该不至于,可如此说来的话,还真是出问题了。
莫非是钟钧与淮易侯,准备了方平安没有想到的后手?
而且是连高弘义都头疼的后手?
那方平安倒是真想见识见识,他们能用什么手段,把死的说成活的。
“少参大人,请上马吧,高大人那边该等着急了。”见方平安陷入沉思,那位青袍文吏连忙拱手道。
“抱歉。”
回过神来的方平安也是拱了拱手,应道“大人先请。”
……
不多时,方平安与那位青袍文吏便是纵马疾驰,火急火燎地赶到了京兆府衙门。
从那位青袍文吏带来的是良马,而非马车这一点就能看出,高弘义的确是挺急的。
另外也能从侧面看出,这位青袍文吏,会体察人心,能随机应变,毕竟以往他来找方平安,可都是坐的马车。
也对,能在心思深沉的高弘义手下做这么久的贴身文吏,没点真本事确实说不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