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老棍子他已经接受了招安,那为什么他还会继续盘踞在二郎山,仍旧以土匪自居呢?
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王老棍子,之所以会被宋文辉秘密招安,又或者说被招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盘踞在了二郎山之上,占据了这个关键的地理位置,并且手握一支战斗力还算不错的三千兵马。
二郎山距离崔家老巢广宁府府城之间的距离不足百里,只要王老棍子愿意,他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便率部奔袭到广宁府,威胁到崔家的安全!
因此只要这王老棍子在二郎山上一天,崔家就必须要集中大量的精力来应对他,家族的人力物力都会受到牵制。
从这个角度而言,王老棍子就是一根处于崔家心脏位置的毒刺,随时威胁着崔家的安全
为了自身的安全,崔家当然想要拔出这根毒刺,尽管家族中没有人直接领军,但是崔家还是调动自家的人脉网,促使官军对王老棍子所在的二郎山进行了三次围剿,其中第三次围剿,更是集结了超过两万的兵力。
然而在二郎山天险的阻扰之下,这三次围剿均是以失利而告终。
不仅没有能够剿灭王老棍子,反倒是帮助王老棍子,在辽阳打响了名号!
这些年来崔家在,家主崔绍的带领下,家族实力的发展可以说是蒸蒸日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仅在实力层面甩开了同为辽阳三阀中的公孙家和云家一大截,更是在士族当中拥有极强的号召力!
除了拥有强大的势力外,崔家虽然表面臣服总督宋文辉,但是实际却拥有极强的独立性,家族内部也是紧紧的团结在家主崔绍的身边,因此宋文辉能够对崔家施加的影响极为的有限。
治下出现一个强大且不受控制的势力,这对于任何一个上位者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尽管这个势力表现的十分低调,行事风格也不张扬,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人畜无害的
虽然在崔绍的带领下,崔家已经竭力掩盖自身的锋芒,但是对权力掌控欲极强的宋文辉,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崔家的威胁,他为了制衡崔家,便是找秘密招安了王老棍子,让这根处于崔家心脏位置的毒刺,能够为他所用,替他牵扯住崔家!
宋文辉此举虽然隐蔽,但是崔家作为地头蛇,当然也是察觉到了宋文辉的举动。
但是奈何一来确实剿灭不了王老棍子,二来身为宋文辉的部署,行事受到宋文辉的节制,所以崔家只能是被迫选择,将此事隐忍不发,将这口恶气默默咽进肚子里。
通过监察司知道这个事情后,叶明盛立即就是意识到了,他可以围绕这个王老棍子,做一做文章,挑拨一下宋文辉和崔家之间,本就不是很牢靠的互信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叶明盛会在明知道,还可以在招安谈判中压一压郭志平手中的价码,还愿意加速跟郭志平之间的招安谈判的原因!
郭志平和王老棍子之间的恩怨,将会是他对付王老棍子最大的武器!
试问一下如果他叶某人,替崔家解决了王老棍子,这把宋文辉放在他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叶明盛相信知道这个消息宋文辉的心里,一定会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做?
宋文辉他的第一个反应,想来一定会是振武军和崔家达成了什么协议吗?崔家要和振武军联合起来了吗?
而接下这第二个反应,宋文辉他会开始思考,没有了王老棍子牵制的崔家,下一步会做什么?
会不会和振武军联合到一起,彻底的反抗他?
对于宋文辉这位主宰了辽阳数十年的藩镇诸侯而言,公孙家的背刺,已经让他在辽阳的统治显露出了颓势
为了对付公孙家,宋文辉已经是集中全部的精力,但是却迟迟无法搞定公孙家。
而如果崔家在这个时候反戈一击的话,那无疑将会是对宋文辉政权的致命打击,只要宋文辉还不想认输,那他除了选择大摊牌,开始搏命没有第二个选择。
所以宋文辉为了防止,被崔家的反叛打一个措手不及,他一定会将原本集中起来,准备对付公孙家的力量,分出一些来防备崔家。
由此一来公孙家之围遂解,叶明盛的围魏救赵之策便是成功了!
不过叶明盛此举,却不止围魏救赵这么简单,他处心积虑,废了这么大的功夫,也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
叶明盛在房间中,并没有等待太久的时间,崔大凯便是找到了他,深深的望了叶明盛一眼后,他开口说道:
“家主在书房等你!”
见对方终于准备要和自己好好谈谈了,叶明盛自然也是欣然若往。
在崔大凯的引领下,叶明盛来到了崔绍的书房,望着脸色仍旧平静如水,正用审视目光打量着自己的崔绍,他微微一笑,不等崔绍开口,便是坐在了崔绍对面的椅子上。
两人就这样对视了几秒钟,谁也没有说话,面对崔绍强大的气场,直慑人心的目光,叶明盛没有丝毫的动摇,目光没有任何的躲闪。
僵持了将近十几秒钟之后,崔绍微微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可了叶明盛的表现,开口打破了沉默说道:
“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攻上二郎山的吗?”
叶明盛闻言,也不故弄玄虚,直接说道;
“很简单,我的部下有人跟王老棍子有仇怨,我以部下和重金为诱饵,诱使王老棍子下山,然后在集中优势兵力埋伏他。
“我七千人马打他三千人,不是什么难事,一个时辰足以结束战斗,王老棍子一死,二郎山上残存的余孽,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崔绍闻言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似乎没有想到,困扰了他数年之久的王老棍子,竟被眼前这个看上去和他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决掉了,这让他忍不住,心底发出一声感叹。
“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