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是石桥村的老熟人了。石桥村所有的村民都认识他,他也认识所有村民,不仅认识,还跟几乎所有村民都有过短暂的交锋,锱铢必较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之后,双方一副不情不愿吃了大亏的样子完成交易。
贫瘠的山村不可能有人开小卖部,村民想要得到的生活物质只能依靠这位货郎,可货郎太会做生意,经常与村民们闹得不欢而散,然而没过几天,村民们需要生活用品的时候,又不得不想念货郎。
恨他,却情不自禁地想他,像极了多年前甩掉自己的初帅气渣男。
宋根生第二天便将这位货郎找来了。
货郎一脸迷茫地走进石桥村,正好看到站在村口迎客的顾青,那张天生的不高兴的脸令货郎不由自主开始反省自己有没有欠他货款,不然为何有一种他乡遇债主的惶然。
货郎是买卖人,买卖人未语先笑是基本的职业素养,于是货郎笑着迎了上去。
“顾家的娃子,哈哈,久违了。”
顾青垂头看了看自己,十六岁的年纪,或许确实可以被称为“娃子”吧,只是总觉得不太自在。
“正常点,莫叫娃子,叫我名字亦可,我叫顾青。”顾青不得不纠正他,“娃子”这个称呼他不是很喜欢,而且对即将开始的双方谈判不利,容易产生地位不对等的误会。
货郎笑容不变:“好,那就叫名字吧……”
宋根生在旁边实在忍不住了,认真地建议道:“也可以叫爸爸,我们都是这么叫的。”
货郎愕然:“爸爸?”
顾青狠狠瞪了宋根生一眼,立马道:“不用客气了,还是叫名字吧,我是永远都得不到的爸爸。走,去我家聊。”
一头雾水的货郎跟着顾青进了村,发现沿路遇到的村民们都很热情,纷纷主动向顾青问好,而顾青则目不斜视,仍旧是那张不高兴的脸,对别人的问好只是淡淡点头示意了一下算是回礼。
货郎顿时惊了,自己才几日没来石桥村,为何村里的情况有点看不懂了?
顾家娃子不是那个经常被人追打惊惶逃命的可怜小子吗?为何今日却变得像村里的灵魂人物了?
货郎唯一知道的是上次顾家娃子在自家门前挖了个大坑,把丁家兄弟狠狠坑了一回,所以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揣着一肚子问号,货郎来到顾家门前,接着又吃了一惊:“这不是丁家的房子吗?”
顾青头也不回地推开门,淡淡地道:“以前是,现在是我的。进来吧。”
农家的屋子不像权贵家那般设置玄关以及铺木地板,没那么大的讲究,屋子里有几个蒲团,三人鞋子都不必脱便直接跪坐在蒲团上。
货郎神情惊异地打量着顾青,今日的石桥村有太多看不懂的东西了,而这一切似乎都因顾青而起。
“呃,不知少郎君唤我来有何事?”货郎朝顾青拱了拱手,称呼和语气都客气了许多,连礼数也做得很周,不得不说,买卖人的眼力还是很不错的。
顾青朝他神秘一笑:“来,我给看一样宝贝……”
说着顾青起身,转身从西侧的柜子上取下一物,递到货郎面前。
货郎凝神打量,此物是一只陶碗,看似平平无奇,但货郎又隐隐觉得与普通的陶碗不一样,他常年走村串户,卖的大多是陶器类的生活器具,对陶器自然是非常了解的。
接过陶碗,货郎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曲指弹了一下碗壁,单手托起它面向屋外的阳光,陶碗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青灰色的光晕。
货郎渐渐认真起来,惊疑道:“这成色……”
顾青笑着接过他手里的陶碗,道:“不必那么小心,里里外外看清楚了咱们再聊。”
说完顾青将陶碗狠狠朝桌上一磕,陶碗应声而碎,顾青将手里的碎片递给他。
货郎仔细端详陶碗的胚胎,神情跟憨叔如出一辙,由最初的惊疑渐渐变得凝重,最后赞叹不已。
“好东西!我走村串户多年,从未经手过如此品质的陶器,少郎君,此物是烧出来的?”
顾青点头:“今日叫来便是为了此物,是买卖人,我跟谈这笔买卖,有意否?”
货郎急忙点头:“当然有意,少郎君若愿让我来参与,我必给您卖个公道价钱。”
顾青笑道:“一个人怕是吃不下,村里开了窑口,每三日能出各种陶器成品上千,挑着货担每日能卖几样?”
货郎迟疑地道:“少郎君的意思是……”
“东西我给卖,能卖多少便拿多少,先货后钱亦可,但是我需要帮个忙。”
“少郎君请说。”
“以前卖的陶器应该是在青城县的商铺进的货吧?帮忙引荐一下商人,身家丰实一点的,能吃得下整个窑口所产的商人,想办法将他请到石桥村来,这个忙能帮吗?”
货郎想了想,迟疑道:“倒是认识两个商人,但他们身家丰实,家财万贯,对我这小货郎根本不带正眼瞧的,很难请到人呀。”
顾青笑道:“带几样我们窑口出的陶器去,什么话都不必说,把陶器当面交给他们,只要他们不瞎,应该会主动来的。”
货郎恍然,很痛快地应了。
该聊的事已聊完,顾青伸了个懒腰,轻松地道:“天色不早了,眼看到了要吃饭的时辰,吃过饭了吗?”
货郎一听这是要留客的意思呀,于是笑道:“出门早,尚未用过饭。”
顾青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那就赶快回家吃饭去,莫误了饭点,饿肚子对身体不好。根生,帮我送客。”
说完顾青朝货郎歉意地笑笑,起身朝厨房走去。
货郎目光呆滞地目送顾青消失在前屋,扭头看着宋根生,吃吃地道:“刚才……不是打算留我吃饭吗?”
宋根生无语望天,改变后的顾青言行处处挑战着他长久以来圣贤帮他树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且情况很不妙,三观有崩塌的危险。
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逐,莫蹭我家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