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开天眼
第二五八章 开天眼
任大小姐的一个眼神,让吴昊差一点没把冷汗吓出来,但后面的那这些赋予哲理的话,还是让吴昊心悦诚服。
“我说的这些禁忌,只是保证你在官场当一个不倒翁,但对于你,姐姐我还要多加上两条。”任素红举起杯来,看着吴昊说道。
“谢谢姐姐的厚爱,来,弟弟陪您喝了这杯。”吴昊也不矫情,碰了一下酒杯,先干了下去。
“姐姐我就喜欢你这样爽快之人。”任素红也是一口喝干,把杯子一放,双眼如水般的看着他接着说道。“对你,姐还要多加两条,一是不可荒疏本业。读书之人,多有本业。一旦从政为官,多同本业无缘。旷日持久,便把本业丢尽。是为大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官罢官,无非一纸。今日裘马洋洋,明日栖栖惶惶。倘若手头有真功夫,不怕流落到没饭吃。人最靠得住的本事,也许就是童子功。哪怕顺水顺风,不荒本业也大有益处。人有专业背景,且能日新其学,又能推及其余,不成饱学博闻之士,亦会有逾越他人之处。若有福气擢为专业对口之官员,则成专家型领导,上下青眼相看。于公于己,善莫大矣。
二是不可钻营投靠。世如棋局,时有变数。今日若有投靠,明朝必定背叛。投靠是背叛的开始,背叛是投靠的终结。不要投靠任何人,也不要相信任何人的投靠。因投靠发迹者固然有之,实则是场赌博,输赢难逃天算。靠搜罗投靠者而乌合营垒的亦有之,实则也是赌博,未必胜券在握。君子不党,实非迂腐之论。鼠目寸光者,只图眼前小利,自可不断投靠,大不了不断背叛。然而欲成大器者,必不朝秦暮楚。常听人宣誓拜认主子:我就是您的人了!但人人生而平等,早是普世价值。当今之世,发誓臣服于人者,不顾脸面和尊严,所言必是假话无疑。这种人最靠不住。知道姐姐为什么要为你多加两条吗?”任素红白嫩着的一双胳膊拄着桌面,双手托着粉红着的小脸,水汪汪的一双大眼睛直直的看着吴昊问道。
“当然是为我好了。”
“那你说说,怎么个为你好法?”
“这个吗…...”吴昊之乎了半天,也没想起怎么说好。
“不知道了吧。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在宗教界,我也算得上半个大仙了。你先别笑,我就知道你不会相信的。不过,你信不信没关系,只要你记住我的话就行了。‘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不是庄子他老人家《庄子,逍遥游》里的说的话吗?”吴昊反应还不算慢,眼睛一转问道。
“你小子,还有点文化,我是借花献佛,只要告诉你,你非此池中之物,它日必将鹏程万里!对了,我问你,听说过天眼吗?”一看吴昊满脸的不相信,任素红突然问道。
“天眼?我只知道千里眼,就是望远镜…....”
“行了,看来我还真得给你实习一番。所谓天目,位于鼻根上印堂的位置,从印堂进去两寸,你看清楚了,就这个位置。”任素红点着自己的印堂穴说道。
“您不会说是二郎神他们老家吧?”
“孺子可教也,正是如此。只是真正的天眼并不是如二郎神他老人家那么张扬,而是隐藏其内。天眼功练成后,两眉中间的天目激活开通了,闭上眼睛,额前就能出现屏幕状的东西而成像。这就是说,在一对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义有深有浅,浅的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动,深的就要讲到五眼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层次不等的四种心眼。
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围越广。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如果能得天眼,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不过天也有层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禅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间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禅定天则指色界和无色界的二十二层次。层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有修得和报得的不同。一般的神鬼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所谓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生他的预期结果。这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弈,段数越高,所见棋目越多;段数越低,所见越少。但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已经分晓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