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赶着牛车在镇里七拐八拐的,大约二十分钟后,在一家很不起眼的房前停了下来。
“麦草,到了。”
麦草跳下牛车,有些怀疑地看着眼前这座稍显破旧的小房子,连个招牌都没有,难道这里就是大富要带她过来吃饭的饭馆?
大富将牛拴到了旁边一棵树上,走到麦草跟前,对麦草说道:“你别看人家门面小,做的味道可不比你做的差,我哪回来桥头镇,要是赶不回去吃饭,都是在这里要一碗打卤面,人家都是用海碗,一碗我就能吃饱。”
麦草半信半疑地跟在大富后面,掀开厚厚的门帘走了进去。
这是一家不大的饭馆,估计只有十个平方左右,不管是环境还是桌椅板凳,看上去都有些简陋。
不过,简陋是简陋,收拾的非常干净,清清爽爽的。
这个时候正是饭点,来吃饭的人还真是不少,几乎座无虚席,配着那冒着香气的热饭菜,屋子里显得热气腾腾的。
相较于那些国营饭馆的冷清,这家饭馆的生意算是红红火火了。
“大富来了。”饭馆里一位正忙着上菜的中年女人跟大富很熟的样子,两人刚一进门,那女人一边忙着上菜,一边热情地和大富打招呼。
这中年女人人有些矮胖,皮肤倒是白白净净的,身上的衣裳虽然都洗的有些发白,可看上去干干净净的,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而且,从麦草进屋,她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看来是深谙和气生财的道理。
这才是做生意的样子嘛,象那些国营店里,那些服务员一个个都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生意能做好才怪。
“嫂子,给俺来两碗打卤面。”
大富本来还担心没地方坐,哪知他们刚进门不久,就有一个桌上的人吃好走了,大富怕迟了这座位被别人占了去,赶紧一个箭步走过去坐了下来,然后才对中年女人说道。
中年女人笑着答应了,正要去后厨报饭,麦草却拦住了她,“大嫂,你这里有米饭卖吗?”
上一世,麦草喜欢吃米饭,面食虽然也吃,可至多算是个调剂。可来到这里后,她还一粒米都没有沾过。
这里地处北方,方圆百里都是山多水少,种植的农作物,除了小麦就是玉米大豆或者高粱,根本就见不到水稻。
将近半年都没有吃过米饭了,麦草心里馋啊。
大嫂听了,笑盈盈地点头道:“大妹子,你还真是有口福,我家那口子,昨儿个从县里买来30斤大米,想试着在店里卖卖,可是咱这里的人,都吃不惯,说吃这个不顶饿,我今儿个蒸了一锅,到现在才卖出去两碗,你要是吃,我给你盛去。”
“我吃我吃。”麦草喜不自胜,生怕大嫂反悔似的,一迭声的应着,应完了又扭头问大富道:“大富,你吃不吃米饭?”
“我才不吃那东西,又吃不饱,我还是吃打卤面。”
麦草还真是不清楚吃米饭吃不饱是个什么概念,吃不饱多吃点不就行了吗?
不过,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她也懒得去问个清楚,听大富说不吃米饭,又回头对大嫂说道:“大嫂,再帮我炒两个菜,具体啥菜你看着办,反正是你店里最拿手的就行。”
大嫂笑眯眯地答应着去了。
麦草在大富对面坐了下来,大富有些不理解地看着麦草,“麦草,你啥时候喜欢上吃米饭了。”
“见别人家吃过一回,有些馋了,借这个机会尝尝味道。”
麦草一边和大富说着话,一边扭着头四处打量,见饭馆里的人一个个都吃得兴高采烈的。
看来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人在吃的上面都是很舍得下本钱的。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嘛。
“麦草,我看你一直打量这家饭馆,你是不是以后也想开一家啊?”大富将头伸到麦草跟前,压低了声音问道。
“当然想,不过不是现在。”
“为啥不是现在?你也怕政策会变?”
麦草有些好笑:这个韩志富,是不是在以前的运动中受过什么刺激啊,怎么动不动就担心政策会有变动。
“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政策不会变了。我现在不开,是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开饭馆的本钱,再说了,我要是到这儿开饭馆,庆玉和庆林咋办?”
不过,这饭馆以后肯定是要开的,不但要开,还要做大,最好能做到全国连锁。
“大富,你的打卤面来了。”大嫂爽朗的声音打断了麦草和大富的窃窃私语,大富刚把头抬起来,一碗面便放到了他面前,麦草看了,咂舌道:这盛面的哪里是碗,简直就是一个盆啊。
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大海碗吧。
大富拿起筷子,招呼了麦草一声,“麦草,我先吃了哈。”
“吃吧吃吧。”麦草还真想看看,大富是如何把这一盆面塞到他肚子里去。
大富扒拉着面条,呼噜呼噜的吃的很香,不一会儿功夫,大海碗里的面条就去了一半。麦草看着他吃的香,觉得自己的肚子也饿了起来。
好在她要的菜和米饭也很快端了上来。
给麦草炒的两盘菜,其实也是极普通的家常菜,一盘辣椒炒肉,一盘木耳炒鸡蛋。
虽然是家常菜,不过吃起来味道还不错,最起码比那个杨大锤的手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大富,来,吃菜。”麦草招呼了大富一声,然后便端起盛米饭的碗吃了起来。
这米饭也不知道是哪里产的大米蒸出来的,粒粒晶莹,闻起来米香扑鼻,入口后又香又糯,十分的合麦草的口味。
麦草边吃饭边想着,等一会儿吃过了饭,要问问大嫂,他们家是在县城的哪个地方买的大米,等自己有机会过去了,也买一袋回家,吃个过瘾。
麦草又想到,刚才那个大嫂好象说过,她这次买来的大米,因为不合这里人的饮食习惯,在饭馆里都卖不动,那等一会儿吃好了饭,不如就让他们把大米卖给自己,正好趁着牛车带回家。
麦草和大富吃过了饭,麦草抢先把饭钱付了,这才把那位大嫂拖到一边,对她说了自己的请求。
那位大嫂挺爽气,反正这大米放在饭馆里也卖不出去,自己家里也不习惯吃,那就让麦草买走好了,这样好歹还能回来一点钱。
大米要比麦子贵许多,麦子才一毛钱一斤,这些大米都要2毛钱一斤。大嫂两口子是痛快人,也不想从麦草这里赚差价,把剩下的大米按原价卖给了麦草,一共25斤,5块钱。
大富见麦草花了5块钱就买了那么一点大米,心疼得直咂嘴,麦草也不理他,付了大米钱后,便叫大富把大米拎到了牛车上。
作者有话说:致富倒计时中哦,猜猜看,麦草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掘到的?
买到了大米,麦草想着晚上要让庆玉庆林,还有三奶奶好好的吃一顿,便叫大富带她去了三里营那家私人肉铺,买了一斤猪肉,这才返程回家。
大富将麦草送回了家,又帮着麦草将大米拎进了屋里。麦草让他晚上过来在自己家吃晚饭,大富觉得自己中午已经吃了麦草的一顿饭了,哪好意思再吃,推辞着赶着牛车走了。
这个时候应该是下午三点钟左右的光景,庆玉和庆林还没有放学,麦草对着那一袋大米,有些犯愁。
前世的时候,蒸米饭很简单,把淘洗好的大米放进电饭锅里,然后插上电源,按下开关,一会儿的功夫,就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了。
可这个年代,上哪去找电饭锅去!
麦草刚才竟忘了问一下那个饭馆的大嫂,他们饭馆是如何蒸大米饭的了。
麦草正在犯愁的时候,听到院子里三奶奶在喊她,“麦草,麦草。”
“哎。”麦草一边应着,一边跑了出去。
三奶奶颤微微地站在院子里,手里还拎着一个柳条编的篮子。
“麦草,我听到你这院子里有动静,想着肯定是你回来了。”
“我刚回来三奶奶,三奶奶,你哪来的这些香菇和木耳?”麦草见三奶奶拎来的篮子里竟装了半篮子的干蘑菇和木耳,有些好奇地问道。
“这是你三炮叔给我的,我一直放在那里没吃,时间一长就给忘了,今儿个在家收拾东西时才想起来,我看这蘑菇跟木耳也没有坏,拿过来你想办法吃了吧。”
“三奶奶,三炮叔哪来的这些蘑菇和木耳?”如果麦草记得不错的话,这个年代,应该还没有人专门种植这些菌类。
“傻丫头,你难道忘了,山里有啊,农闲的时候,谁家不去山里采点山货啊,这东西晒干了能放好长时间,天冷没菜的时候也能当菜吃。”
麦草想自己怎么把村旁边那座小伾山给忘了。
麦草冲着三奶奶吐了吐舌头,“三奶奶,我今儿个在镇上转了大半天,都把自己转糊涂了。”
“你去镇上干啥去了?”
“三奶奶,我想去镇上看看能不能做点啥生意,光靠给人掌大勺,挣钱太少也太慢,庆玉和庆林马上要上初中了,家里用钱的地方也多了,我得想办法多挣点钱。”
麦草并没有打算向三奶奶隐瞒自己的想法,三奶奶怎么说也是大商人的女儿,说不定基因里也遗传有一些生意头脑,对她说一声,也许她还能给自己一些参考。
“麦草,你想做生意,三奶奶支持你,可是你得想好了,这政策要是变了,你可就惹上大麻烦了孩子。”三奶奶跟大富一样,对现有的政策还持有怀疑的态度。
“三奶奶,你放心,我不会蛮干的,而且我今天去镇上看了,发现有不少人都在偷偷做着小生意,说是偷偷做,想必镇里的领导都是知道的,既然领导允许,那肯定就是政策上也允许,三奶奶你放心好了。”
三奶奶点了点头,“那你可是看好了要做啥生意?”
“三奶奶,我还没有看好。”
“孩子,做生意的事急不得,慢慢来。”
“我知道的三奶奶。对了三奶奶,你会不会蒸米饭啊。”麦草想着三奶奶在马来西亚生活地过,想来应该知道怎么蒸米饭。
“你有大米?”三奶奶有些惊讶地问道。
这个地方因为不产水稻,大米可是个稀罕物。
(/21702/21702785/15969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