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几人在这儿谈论着电瓶车的日后发展,另一头布朗已经跟袁厂长谈论购买的事宜。
布朗对于这辆电瓶车非常喜欢,虽然缺点不少,并且速度以及电池历程也存在硬伤,但作为最早的“电瓶摩托车”。
男人嘛,哪怕米国都不例外,对摩托都有种自由和不羁的感觉,也是一种情怀,布朗也是顺势提出想购买运回米国收藏。
对于这要求袁厂长倒有些意外,倒不是不能卖,而是这只是辆样机,功能并不全面并且有不少瑕疵和故障可能都没发现。
虽然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目前展厅这台并不是第一辆产出的样机,而是为了展览专门又做的一辆。
预估明年就能正式生产电瓶车,这辆样机卖了就卖了,就是卖多少钱合适有些拿不准。
“袁厂长,布朗说他愿意出两万人民币购买这辆电瓶车,您要不卖他一辆吧,他对这电瓶车非常喜欢。”皮特在一旁替布朗翻译以及转告。
这两万当然是人民币,国内目前进口的摩托车贵点的也就这个价,便宜的大几千。
布朗怕是真的喜欢所以用国内高端摩托的价格购买,这个价格肯定是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不过袁厂长如今倒不在乎一辆车两辆车能挣多少,他们机械厂哪怕送出几十辆都没啥问题。
他比较振奋的是电瓶车受到了外国人的看好,并且布朗的购买欲望让袁厂长对于电瓶车出口的信心大增。
这电瓶车目前的成本不好说,光蓄电池定价就比较难把握,不过预估不比叉车低到哪儿去,别看真的制造成本可能就两到三千左右的成本。
但前期芯片研究所实验室的投入,蓄电池研发,以及各种设备购买产线布置等等的投入巨大。
这些就是自主设计产品企业的困难之处,毕竟消费者只看得到车本身,包括车身铁皮塑料件以及一个蓄电池的费用而已,可不管你前期的研发。
更难得是国内其他企业虽然研发创新能力不行,但是模仿仿制能力超群。
目前还好,民营企业还处于最基础的轻工业阶段,像电动叉车以及电瓶车这类技术较高的产品,企业仿造还比较困难。
买到电瓶车的布朗心情大好,继而看向了隔壁食品厂的产品。
包括水果罐头以及果酱还有些新尝试的水果饮料,食品厂不少新产品有部分让人试吃试喝,更别说跟着沈旭东过来的一行人。
海顿瞄向了这些果酱,而布朗则是对这些黄桃罐头以及自制的汽水感兴趣。
只不过食品厂的汽水就是这年头最普通的地方汽水,哪怕他们有做创新加调了水果汁,味道依旧一般。
布朗对他们展示的汽水兴趣不大,但对于食品厂本身的饮料生产线以及厂的规模很感兴趣。
在听说食品厂有千人以上的规模后,兴趣更加大了,跟马厂长问起了厂里汽水生产以及罐装的情况。
马厂长自己知道自己厂的情况,水果罐头算是拳头产品,果酱属于新品推广拓宽分类,而这饮料纯属在碰运气摸索阶段。
在当地卖的还过得去,但是跟可乐以及其他例如北冰洋冰峰等等相比,味道和销量都差了不止一个水准,生产线就更别提了,都是很老的产线一直没进行过升级。
(/28129/28129461/18414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