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记是生怕汪教授现在说的好好的,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万一之后实地一去,发现条件艰苦跑了,那不是白费功夫了嘛。
蒋书记也心有所感,跟着劝起汪教授来,这好不容易请来位宁州大学的教授,可别真给放跑了。
蒋书记俩人其实是惯性思维了,接触的这种高校教授和专家也少,并且常年在县里工作。
以为跟市里或者省里过来的人,都不乐意待在乡下,也认识不到乡下条件差的程度。
更别说汪教授这种高校教授,那都是国家或者说政府的香饽饽。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去乡镇,更别提他们这些教授了。
不过两人的劝说并没有动摇汪教授的决心,并且他一下就猜出两人心里的想法。
“几位不用担心,看我这模样,就能猜到我是农村出身吧!早些年做研究时再难的条件我都熬过,而且运动时期我也不是没经历过。我这次过来单纯是因为沈镇长的邀请,以及你们所提供的优厚条件,并且自己也有这方面研究的意愿才来的。”
汪教授说话还是一针见血,也直接将两位书记心里的担心给打消。
俩人也意识到自己对汪教授有误会,能从运动中走过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什么苦难没经历过?
瞬间觉得汪教授是位靠得住的教授,心底对他接手水果基地的事也更加有信心。
“汪教授,是我们俩有些误会您了,既然您同意,我们镇上包括食品厂都尊重您的想法。“蒋书记最终补充道。
汪教授与几人确定完试验村,见时间还早,提出想去王伯桥村实地看看。
沈旭东刚好也有短时间没去过王伯桥村,在中午吃完饭后,就带着汪教授前往村子察看。
他上次去到王伯桥村还是去年9月份,镇上批复五个村通村道的政策时来过。
因为王伯桥村的村路需要增加预算,所以沈旭东专门去了趟,一边看看之前下决心跟着种植黄桃的村子如今发展如何,一边审核这条村道是否需要增加预算。
他当时过去时,村里的王支书以及众人都十分热情,尤其在听到他是镇长时更是如此。
毕竟如今镇上就没有人不知道他这个上两年调来的镇长,到处鼓励各个村种植水果。
王伯桥村门口的路已经修整的很不错了,比他上次来走的小路阔气的多,如今这条路虽然宽不到三米,但也足够容纳单辆货车通行。
沈旭东带着汪教授依着记忆敲开王支书家门时,王支书才刚从山上回来不久。
”沈镇长,您怎么有空过来?来来,快进门。这位同志也是,一起进来吧。“王支书虽然不清楚他们俩来的目的,但是丝毫不妨碍对俩人的热情。
如今在王伯桥村里,只要是镇上来的干事,那都是村里重点的照顾对象。
尤其是最早来宣传的黄采娥和沈旭东这个镇长,在王支书的宣传下,在村里的影响更是不同凡响。
”王支书,这位是宁州大学的果树方面的专家,汪教授。我这次跟汪教授过来,是想跟您商量件事,也跟咱们村子发展有关。“
沈旭东话刚说完,王支书就立刻眼睛一亮,看向汪教授的眼里充满敬意。
汪教授此时也伸手道:”王支书您好,我叫汪文衡,谈不上什么专家,只是在果树种植这方面有些心得而已。“
(/28129/28129461/18415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