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总管答应的痛快,侍女满意,想着以后回胡国就吃不到了,最好能要到菜谱,便问,“那些菜是怎么做的?可以告诉我们吗,我们回胡国可以自己做来吃。”
御膳房总管为难道:“不是我不说,那些菜很考验厨艺,一般人炒不来。”
侍女不死心,软磨硬泡,还给御膳房总管塞了不少银子。
御膳房总管挺自信的,即便知道菜谱,寻常人也把握不好火候,做不出来那味道。遮遮掩掩的还显得大宁人小气。豪迈的把菜谱写了下来,交给了侍女。
侍女喜滋滋拿回去给穆罗伊。原本到这里,穆罗伊就能清楚自己吃的是什么了。可她不太认识大宁的字啊,也没想着找人来看。
反正胡国使臣有人认识,等回了胡国,再寻了使臣翻译过来就是。何况,她若能成事,都不用回胡国,用不上菜谱,每天都可以吃御膳房做的。
知道穆罗伊真派人去御膳房传菜,而且问出了菜谱,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织锦还挺意外,没想到穆罗伊口味那么重,她白算计了一场,织锦还失望了好一阵子。
御膳房她打过招呼了,虽然每天要给驿馆的穆罗伊做饭送去有点麻烦。不过织锦发话了,御膳房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照做。每天都给穆罗伊送去最新鲜的。
几天下来,穆罗伊似乎都长胖了一圈。穆罗伊觉得她明白了织锦的计谋。肯定是想把她养胖,变丑了,皇帝就不会喜欢她了。
大宁皇后的心机真是太重了!
在宣仁殿陪宁怀景吃饭的织锦,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宁怀景担心道:“是不是着凉了?”
织锦摸摸还有点发痒的鼻子,闷声道:“应该不是,我感觉有人在骂我。”
太上皇这两天,送了三公主和嘉妃不少好东西,从他的私库出,织锦管不着。但是三公主和嘉妃各自要配宫殿,这个归织锦管。
按太上皇的意思,一切都按最高标准来,什么都要最好的,比她这个皇后都不差什么了,织锦怎么会同意?
那两人她一个都没好感,更不可能为了他们破例。太上皇强势,织锦也挺轴,咬死了按规矩来,宫殿里的摆设不能逾越了。为此太上皇把织锦叫去数落了两次,时间短,织锦就当一阵风吹过,半点不留心。
若是太上皇喋喋不休,织锦就装肚子疼。她肚子里揣着宁怀景唯一的宝贝疙瘩,又有太皇太后护着,就是太上皇也拿她没办法。
宁怀景伸手在她额头上试了试,确认没有发烧,这才道:“有我陪着你呢。”
宁怀景遭遇不比织锦好多少。三公主和嘉妃,只是住处越制了些,太上皇还想给安顺伯封王呢。
宁怀景没同意,太上皇退了一步,郡王。宁怀景仍然不同意,太上皇不太高兴的降到了侯。宁怀景再拒绝,就被太上皇一顿夹枪带棍的指责,无非说他薄情。朝中还有小部分人支持太上皇。
宁怀景登基也不过一个多月,对朝堂的把控还不很彻底。太上皇多年经营,即便退位了,手中还是有不少的势力的。
织锦白他一眼,“什么好事啊?谁稀罕你陪我挨骂了?”
宫女们耳观鼻鼻观心,权当没听见。皇后和皇上说话那是真的一点忌讳都没有。
宁怀景无奈,点了点织锦的额头,“要不你这两天装病?”
“我不!”织锦撅了撅嘴,“我要装病了,不正好如了她们的意?”
太上皇可是让嘉妃协助她处理后宫呢。因为后宫人少,像长清宫,宣仁殿,御膳房这些地方,织锦不可能交给嘉妃,嘉妃也插不上手。
长宁宫有太皇太后,所以嘉妃就管了管宁祁安的长乐宫。宁祁安没有正妻,许水仙三个妾出面压不住人,就暂时交给嘉妃了。
嘉妃正想着法儿的能多接管些地方呢,织锦装病不就送人手里去了?她这两天看账本,见管事,可勤快了。
宁怀景自然明白她的努力,也是为了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心里甜滋滋,夹了一筷咕噜肉亲自放进织锦嘴里。
苏恒进来看到这一幕,顿时觉得有点酸眼睛。他这当哥的都还没娶上媳妇呢,妹妹都要生娃了,苏恒看宁怀景的目光有点不善。
织锦见到苏恒很高兴,欣喜道:“哥,你怎么这时候来了,吃饭了没?”
“还没,着急进宫。”苏恒瞄了一眼饭菜,肚子有点饿。
织锦叫白芷添了副碗筷,苏恒也不客气,坐下边吃边说。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宁怀景,“小奕传来的。”
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清州旱灾严重,情况危急,早做打算。
宁怀景俊美的脸庞变的严肃,抬眸看着苏恒。
苏恒在狼吞虎咽,“消息是通过苏氏商行养的信鸽送来的。”
宁怀奕单枪匹马的去了清州,本就是打算靠着苏氏商行行事。到了那里才发现,清州乌烟瘴气,苏氏商行都被控制住了,根本传不出消息。
他都不用查,清州地界饿殍遍野,百姓们流离失所,消息却被清州官员死死的封锁住了。进不得,出不得,宁怀奕能进去,还亏了他善思多变,打扮成路过的行商,才侥幸得手。
情况严峻,他和苏氏商行的掌柜都出不去,发不出消息。想了很多方法,最后找到两只没被销毁的信鸽,混在一群鸽子中,让它跑了出来。
信鸽飞的快,苏恒看到纸条,午饭都摆上桌了,也没顾得上吃,赶忙来了皇宫。
宁怀景脸上飘着一层寒霜,织锦也是不住的蹙眉,还真让她说中了,清州真的出事了。
再想起宁怀玉撺掇着太上皇,要给清州官员封赏,织锦冒出一身的冷汗。清州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朝廷不仅不作为,还对清州官员大肆封赏。
不是在清州百姓的心里捅刀子吗?这时候但凡有人怂恿下,清州就会发生民乱。
“幸亏没有听太上皇的话。”织锦道。后来太上皇又提了两次,都被宁怀景岔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