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连动都没动,抬起头坚定地说道:“孙儿,没有罪!”
啊,文臣一个个又激动了!
你没有罪?
你打骂解缙,污辱解缙人格,导致其投水自杀,你说你没罪?
那,谁有罪?
朱允炆还跪在地上,而朱允熥面对陛下的质问居然不跪。
乍一看,就像是他朱允炆是罪人一样!
虽然是跪得难受,但朱允炆的内心是爽快的。
朱允熥说自己没有罪,显然是要把罪推到皇爷爷身上!
皇帝做事,哪儿有错的?
就算有错,臣子敢指出来吗?
皇爷爷不是唐太宗李世民!
皇爷爷,亏你几个月来一直袒护朱允熥!
但他却不肯为你有丝毫担当!
现在,您总该看到朱允熥的本质了吧?
您总该对他失望了吧?
只有我,您的二皇孙,才是最合格的储君!
朱元璋面色愠怒,心想,三孙,你怎么能把责任推给我?
「终于,我得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这是我离开应天,到封地逍遥的最好机会!」
「就算被撸了吴王封号,被发配边疆,我也愿意!」
「那可真是天高皇帝远、天高任鸟飞!」
朱元璋心中这个难受啊,到这个地步了,三孙居然还想着离开应天,离自己远远的!
哪怕是被夺了封号,哪怕是发配,他也愿意!
难道朕的龙椅是扎人的钉板?
「老朱,你赶快生气,快点发飚!」
「把我赶得远远的!」
「不过,在流放、发配或者是就藩之前,老子还想骂个够!」
「不骂就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一惊,还想骂个够,你想骂谁?
“孙儿没有罪,一切都是解缙这个白痴咎由自取!就算是死了,也是活该!”
朱允熥还是没有动,但把声音提高了八度。
大臣们又炸锅了。
我的天啊,吴王简直是反了天了!
解缙咎由自取!
死了也是活该!
这是人话吗?
这还是那个胆小怯懦的朱允熥吗?
就算是死了?
解缙明明是死了!
朱允熥简直是在胡说八道,已经是在强辞夺理了!
“解缙此人,对于匠人、农人不屑一顾!”
“我们每个人,往前数一数,哪个不是农人,哪个不是匠人?”
“就连黄帝,也是造车的匠人,所以叫轩辕!”
“就连有巢氏,也是造房的匠人,所以当了首领!”
“比如大禹,也只是河工,最后当了夏皇。”
“那个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就认识到,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决定人类的发展进步!”
“我们的陛下,也是农人出身,从来没有看不起农民!”
朱允熥说到这里,大殿里静下来了!
“但是解缙对匠人出言不逊!说他们的技术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
“解缙之类的文人,出自底层,鄙视底层!享用技术,鄙视技术!”
“完全是数典忘祖!罪大恶极!”
“老子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个酸不拉叽的货色!”
朱元璋听到这里,忽然有种击节赞叹的冲动!
这话,怎么就说到咱的心坎里去了呢?
一个个文臣们气得脸色煞白,偏又无力反驳!
因为朱允熥说的是事实!
黄帝,大禹等人,说到底就是匠人!
陛下就是个农人。
这些,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说解缙数典忘祖,也无法反驳,因为黄帝、大禹的确是“祖”!
虽然夸张了,但是朱允熥句句说到了点子上。
骂了解缙一个人,捎带着把所有文人给骂了。
武官们听得目瞪口呆,这样,也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反击?
常升高兴极了,没想到这个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外甥,居然如此犀利!
把一帮文臣驳得体无完肤,且无话可讲!
特别是“出自底层,鄙视底层!享用技术,鄙视技术”说得太好了!
这些个文人不就是这样吗?
你们吃的、穿的,哪一样离得开农人和匠人?
朱元璋又高兴起来了,太好了,三孙终于爆发了!
三孙,终于不装了!
如此口才,大臣们难道看不出什么来吗?
三孙,继续讲,把你的聪明才智全都发挥出来吧!
三孙,不要停,爷爷给你加油!
「老朱,我这一番说辞,应该是大逆不道了吧?」
「不对啊,老朱没有发怒!」
「老朱的眼睛没有眯!」
「老朱,这是几个意思?」
「怎么,二舅看我的眼神也不对?」
「其他人的眼神也不对!好像是欣赏加赞赏?」
「我去,完了,一不小心暴露了口才!」
「失策,失策!」
「赶快弥补,赶快弥补!」
朱允熥扑通一直跪到地上:“皇爷爷,我,我有罪。”
朱元璋无奈了,这小子明明露出了马脚,要向大家展示了,结果又赶快蒙上了。
翅膀刚打开,又缩回去了!
刚刚发飚,这又发软!
三孙,莫非又要搞什么小花招?
“皇爷爷,我刚才所讲的,都是小太监沐瑶教我说的。我,我也不知道解缙真的会投河自尽!”
“皇爷爷,我后悔了,我真后悔了,您千万不要赶我走!千万不要把我赶出应天!”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越是求老朱不要赶我走,老朱就越想让我走!」
「我越是做出一副不想离开应天的姿态,大臣们都越是想把我赶出应天!」
「君臣合力,我就能实现离开京城的既定目标!」
朱元璋心中冷冷一笑,想离开京城,想从咱身边溜走,做梦去吧!
大臣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朱允熥刚才的慷慨陈辞和过人机锋,都是有人教的!
就是那个叫沐瑶的小太监教他的!
上次,常升之所以能够测量出高塔,就是这个小太监教常升的!
现在,这个小太监又来帮朱允熥了!
而小太监又恰恰是陛下派给朱允熥做下人的!
哪儿有这么巧的事情?
肯定是陛下已经与常家、朱允熥串通好了!
朱允熥早就得到了解缙投河自尽的消息,提前得到了陛下的提点,做好了充分准备。
简直是胡闹!
大明朝再这样下去,非亡不可!
兵部尚书齐泰直接走到第一排的最中央:“陛下,不管吴王如何狡辩,有一个事实不可忽略:解缙死了!解缙是因吴王打骂而死!”
“俗话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吴王必须严惩!否则,士子不服,百姓不服,天下不服!”
朱元璋也没招了,三孙说破大天去,对解缙的指责也是品德、道义上的事情。
然而,事实是解缙死了!
死者为大!
明明知道解缙人品不端,但自己偏偏无法替三孙解释!
(/80561/80561048/101009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