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茶叶?还是送到去年那家茶楼吗?”
去年靠着这些茶叶,老苏家也赚了几百两银子,所以今年一听到茶叶可以采了,大家都更积极了。
“不是,”苏子苓摇头,“今年的客人可比去年的厉害多了,给的价也高。”
茶叶,沈星野早早就提前定下了,特别是百年老茶树的,价格也比茶楼给的高一些,至于他是自己喝还是拿去干嘛,这她可就管不着了。
反正她只管赚钱。
过年的时候,他不是送了一车粉条回上京嘛,果然如他所想那般,大家都抢疯了,当然他也小赚了一笔。
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索性他回来跟苏子苓商量,让她以后专门给他提供粉条。
他给的价格高,苏子苓龇着一口白牙,应下了。
毕竟他给的钱多啊,再说了有钱不赚,她又不傻。
所以现在作坊里的粉条大多数都是提供给沈星野了,少数给了王福生在州府的酒楼,剩下的就是她们家自己卖了。
那天去送粉条,苏子苓顺便跟他提了一嘴修路的事儿,他说给他点时间,等他想想办法。
这都过去一个集市了,她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正好,过两天去送茶叶,正好可以催一催。
片刻功夫,两人便到了地方,大家还在挖路。
按理这是个力气活,但大家却干得热火朝天的,像是不知道累一般,一边挖一边说笑。
男人负责挖,女人或者是老人孩子负责清理土,端着粪箕把土端出去。
她的牛车刚冒头,便被人看到了,“到饭点了,到饭点了!”
“大家抓点紧,把挖的清理了再吃饭!”
“好嘞!没问题!”
“哈哈哈哈!这一天啊,就盼着小青过来送饭,她这手艺着实好啊,同样的东西,她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青丫头,今天吃啥啊!”
苏子苓把牛拴好,跟苏母两人把饭菜端下来,卸了车把牛拴进山里让它吃草。
“老样子,主食馒头,拌了折耳根,炒了豆渣肉沫,还有一桶水腌菜,一锅回锅肉炒野蒜。”
每天一个荤菜,多少带点肉,其他的基本上就是自由发挥了。
“水腌菜好啊,这个天气就乐意吃水腌菜,不过天天吃馒头也遭不住,你可以做点窝窝头,菜窝窝头之类的。”
大家也看出来了,虽然这馒头不全是白面,但天天荞麦面跟黑面的也扛不住啊,玉米便宜,而且还顶饱。
“对、对、对,我们喜欢吃窝窝头,下次蒸窝窝头就成,也不用天天大馒头。”
“成,下次给大家蒸窝窝头,咱们换着吃。”大家的好意苏子苓应下了。
她没说,其实这馒头也不纯,白面是有,但不多,大多数都是荞麦面、黑面跟玉米面,只不过加了酵母发酵了而已。
苏子苓搬了几个石头,搭了个简易土灶,苏母进山里抱了一捆柴出来。
把水烧上后她开始准备煮汤的配料。
看着浓浓的烟雾,大家满脸好奇,“青丫头,咋还烧上火了?饭没做够啊?”
“够的,够的,给大家现煮个汤。”
听她这么说,大家还都好奇上了,“什么汤啊,还需要带到山里来煮?往常不都是煮了带过来吗?”
苏子苓咧嘴一笑,“青龙过海汤!”
“没喝过吧?我也是头一次煮,正好大家帮着尝尝味儿。”
“哟!头一次煮,咱们可算是有口福了,大家伙儿加把劲儿,把这清理了好吃饭去!”
男人一声吆喝,大家干劲十足的。
“阿娘多添点柴。”见他们加速度,苏子苓也怕他们干完了水还没开。
苏子苓先把干腌菜掰碎了放入桶里,再加入盐巴、红椒及捣碎的姜块,再放上三两截大葱跟老缅芫荽。(青龙过海汤)
等水开后直接将开水倒进桶里,干腌菜遇水舒叶,开水慢慢变色,清亮透底。
干腌菜的酸加上红椒的辣,还有葱、姜的辛香,大夏天来上一碗,清爽解腻,酸爽开胃。
第二锅水刚加上去,大家便收工了,放下工具走到水沟边洗了把手,便迫不及待过来吃饭。
苏母把蒸笼掀开,“来、来、来,这边自己拿啊。”
知道东西有多,也没人争抢,大家排着队,一人一个馒头,一双筷子一只碗。
不少人拿到馒头那瞬间,先咬上一口,“嫂子,你这馒头蒸得真好,麦香十足,还特别宣软,那集市上卖的我也吃过一次,嘿嘿,说实话没这个好吃也没这个软。”
苏子苓再一旁打汤,听到他的话,嘴角抽了抽,还麦香十足,这馒头里面,就属白面用的少了,也不知道他咋吃出来的麦香。
“是吧?好吃就多吃点,吃得饱饱的,不够再过来拿啊。”苏母把蒸笼打开也就不管了,她把盆摆出来,把桶里的菜倒出来,好方便大家夹菜。
“嫂子你就放心吧,我们是不会客气的。”
“就是,这若是别家,我们估计还得克制一点,这小青的手艺,我们可忍不了一点。”
大家说完又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传出老远,林中鸟被惊得扑簌簌起飞,四散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