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回来了?
梁帝的心头竟莫名地多了一股暖意,在宇文云遇刺、镇南王惊魂、慕容锤又有很大嫌疑的刺客,耶律家长子耶律德的意外回归,那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耶律家忠诚的选择,就好似在寒风瑟瑟,危机四伏的暗野,忽然有人点燃了一盏烛火,温暖了岁末的秋天。
当然,这些感动和喜悦,他并没有表露出来丝毫,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神色中似乎还带着一点不满,“既然如此,胡全,去宣他觐见,朕有些话要问他。”
新任的掌印太监胡全正待答应,令狐衍又补了一句,“他连定西王府都没回,直接朝着宫城方向来了。”
话音方落,城门的守将就差人前来通传,说耶律德求见。
梁帝沉默了一下,开口让人宣他进来,而后朝令狐衍挥了挥手,“去忙你的吧,今日之事,朕必要一个真相!”
坐在空旷的大殿中,梁帝思考着耶律德可能的回答,以及自己能够从那些回答中,听出些什么,又该如何应对等等。
但当耶律德来到大殿之中,第一句话,就给自以为做好了准备的梁帝干懵了。
“微臣拜见陛下,恭喜陛下得登大位,君临天下。臣有罪,望陛下宽宥!”
梁帝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只得顺着他的话继续道:“你何罪之有啊?”
原本以他的地位,只需要站着行礼就足够了的耶律德恭敬地跪在地上,“臣当日听闻京中变故,不胜惶恐,心中胆怯作祟,以至于胆怯逃亡,有失臣德,更损家风。幸得家父教诲,始能迷途知返,乞求陛下宽宥。纵陛下降罪,臣亦不敢有丝毫怨言。”
梁帝沉吟一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般,“你去见了定西王?”
“臣当日不敢入上京,但亦不敢去控鹤军中,恐惹人口舌,只好前往烈阳关投奔家父,寻一个方略。谁知刚到怀朔城,就碰见了从烈阳关撤出来的他们,于是便连夜面见了家父。”
耶律德抬头看着梁帝,目光真诚,“家父说了,耶律家世为梁臣,只需效忠薛家皇帝,何必想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之所以能恩宠不断三十余年,就是秉持着一个原则,耶律家的荣辱是庇佑在皇权之下的,只需效忠陛下,不要心有杂念,就会少了许多无谓的烦恼,一切的选择也就都很清晰了。所以,家父严令微臣,立刻返京,向陛下请罪,纵然陛下怪罪,也绝不可有半点怨言乃至反抗。”
梁帝沉吟着,被宽大案几挡住的手指轻轻在膝盖上轮流敲着,大殿之中,陷入了令人喘不过气的沉默。
一旁还未习惯这种状态的新任掌印太监胡全都忍不住不安地扭了扭屁股。
“呵呵。”
梁帝一声轻笑,打破了这瘆人的死寂,“定西王言重了。耶律家身为七大姓,乃国之柱石。爱卿当时也不过是人之常情,既然并未犯下大错,那又何罪之有。快快平身吧。”
他目光盯住耶律德,准备看他接下来的反应。
耶律德叩首,高呼道:“臣多谢陛下隆恩!”
但他却没有起身,而是继续道:“陛下,家父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恩准。”
梁帝再次被整得有点懵,又带着点饶有兴趣的意思开口道:“说来听听?”
耶律德开口道:“陛下登临至尊,然后位空悬,非是长久之计。臣女耶律采奇,正当婚嫁之龄,如果陛下不嫌,我耶律家望与陛下结姻亲之好。”
梁帝一下子坐直了,眼里都亮起了光。
耶律采奇什么的无所谓,他主要就是被耶律家真诚的心打动了。
都把宝贝孙女草原明珠献上来了,这还不是真诚,什么才叫真诚?
而一旦他和耶律采奇完婚,耶律采奇身为皇后,耶律家身为后族,双方利益一致,荣辱与共,会怎么行事,还用得着怀疑吗?
听到这儿,说实话,梁帝的心头已经对耶律石没有什么猜疑了。
但是他却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笑着道:“为国朝大事计,后位的确不能空悬,朕亦久闻耶律贵女的大名,不过此事最好待定西王还朝,我们好生商议。”
耶律德闻言并未多说,十分老实地道:“陛下所言甚是,是臣心急了。待家父返回之后,再与陛下商议此事。”
“好了,旅途劳顿,也辛苦了,回府跟家里报个平安吧。”
“多谢陛下,臣告退!”
看着耶律德毕恭毕敬地离开,梁帝的心头,也仿佛一团乌云散去。
耶律德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向他表明了耶律家的忠诚。
他的忠诚也基本代表了耶律石的态度。
投石问路也好,示好表态也罢,至少是明确地没有选择站在他的对立面。
无非就是想要一个对耶律家继续信任的保证,这个保证落到实处就是立耶律采奇为后。
这个要求当然并没有让梁帝薛锐感到为难,以耶律采奇传遍整个大梁的花容月貌,就算上头不愿意,下头也是愿意的。
这当中唯一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此事有没有可能是耶律德擅作主张,想要保全耶律家的行为?
如果确实是耶律石的态度,那他就要轻松得多了。
有了耶律八部的五万控鹤军撑腰,再加上六万雪龙骑镇国,在他已经占据大位名分的情况下,还有谁能掀得起什么风浪来?
不管慕容锤是不是真的想铲除异己,独掌朝政,自己也可以以一个很镇定从容的姿态来对待他。
到时候镇南王叔领着六万雪龙骑,也能和手握五万控鹤军的耶律石相互制衡,从而让他安稳无忧。
想到这儿,他忍不住感慨,父皇当了几十年皇帝,这份功底还是的确需要他好好学习的。
有些道理谁都懂,比如异论相搅,比如制衡之道,但给这些东西披上什么样的外皮,选择哪些合适的人,这才是真正见功底的。
耶律石和镇南王叔这两位,的确是辅佐他政权的上上之选。
相比起来,鲁莽跋扈的宇文云少了几分气度和沉稳,老谋深算的慕容锤又缺了几分名望与格局,终究还是不如。
希望没有别的内情,让此事就这般定下来吧。
梁帝暗自在心头祈祷着,这时候,一个小太监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胡全见状连忙走了过去,不多时,回到梁帝身旁,“陛下,中书令元宪焘和兵部尚书裴世胜求见。”
梁帝的神色微微一凛,“一起?”
胡全点头,“是。”
梁帝深吸了一口气,“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北梁七大姓中上三姓另外两家,也是在朝堂文官系统中势力最大的两家,元家和裴家当代家主一起走入了殿中。
“臣元宪焘/臣裴世胜,拜见陛下!”
“平身吧!”梁帝看着这两个今日在朝堂上,对那份明显很利于安稳朝局的和议反对声最大的人,心头暗自警惕。
武人是恃兵而骄,他们这些文官,那可是祸心暗藏,杀人于无形。
“谢陛下!”
二人直起身子,元宪焘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陛下,怀朔刺史递上密折,请陛下御览。”
胡全走来接过,将折子递给了梁帝。
密折只能由皇帝亲启,所以梁帝认真检查了一下,确认火漆完好无损才缓缓打开。
元宪焘默默等着,折子虽然完好无损,但折子里面的内容他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作为朝中中书令,他的门生故吏可并不少,这位怀朔刺史,恰好就是他的人,在呈送密折的时候,自然有一份送到了他的手中。
这折子上写的,恰恰就是定西王耶律石在怀朔城密会其子耶律德的事情。
梁帝平静地看完,却没有立刻有何反应,而后看着裴世胜,“裴爱卿呢,你有何事?”
兵部尚书裴世胜欠身道:“陛下,关山道、白湖道、山南道、沙海道皆有紧急军文送达,四道皆有属国叛乱,军情告急,请陛下定下方略,臣等也好安排各方平叛。”
这话说完,他抬起头,并没有多少畏惧地直视着梁帝,等待着他的反应。
如今,宇文云重伤,生死未卜;
镇南王遇刺惊魂,执掌京都卫的慕容锤嫌疑巨大;
平北王完颜达至今只是上表祝贺,没有丝毫实质行动;
而定西王耶律石则滞留怀朔城不归,如今更是与其子私会密谋;
七大姓,看上去已有四姓外加半个薛姓靠不住,眼下又来了各地烽烟。
新君想要稳固自己的位置,这现成的元、裴二家,难道不考虑考虑?
他二人联袂而来,就是要借着那股势头,给这位新君上一课,同时博取他对己方的依赖,而自然地也会有权力随之而来。
裴世胜还生怕梁帝听不懂话,或是看不懂形势,主动道:“陛下,臣愿意从中斡旋,让平北王和定西王竭力平叛,必不至于在此危难关头,坏了天下大局。”
但他却不知道,梁帝此刻的心中,没有半点紧张和慌乱,有的只是彻底的放心。
耶律德真的见过了耶律石,所以方才那些也的确是耶律石的意思。
定西王果然不愧是国之柱石,如此这般,有了五万控鹤军,再加上六万雪龙骑,朕何惧之有!
于是,他将手中的折子轻轻放在桌上,笑着道:“裴大人愿意尽忠报国,朕心甚慰,四野之叛乱,皆是宵小作祟,眼下的重心依旧是在朝局之上。今日镇南王叔和虎威将军先后遇刺,足见京城之中,亦有心怀叵测且能力不俗之恶徒,攘外必先安内,欲得天下大定,必先有京师安定,京师定,则四方定,二位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