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庭院中,顾窈娘风一样跑进了顾行之的院中。
她手中拿着薄薄一张纸,裙摆在她身后扬起好看的弧度,人还未到,声音便已穿过重重廊道,进到了顾行之的耳中——
“二叔!平生快到了!”
顾窈娘跑进了院中,方才发现院中还另有一个女子。女子相貌只算得上是清秀,顾盼之间却是无尽风风情。
见顾窈娘进门,顾行之便示意女子离开。
顾窈娘好奇地目送着女子消失在门外,转头看向顾行之。
本以为顾行之会向她介绍一下女子的身份,顾行之却什么也没说,而是向椅背上依靠,展开折扇问道:“平生快到了?”
顾窈娘想到自己此来的目的,便将对女子身份的好奇与探究忘在脑后,喜出望外道:“二叔!我刚收到家里的信,说咱们既然准备好了,平生五日后便可出发。信是十日前写的,这么算下来,平生五日前便已出发了!不就是快到了吗?”
顾行之哦了一声:“小丫头,还挺会算。还有五六日呢,便是快到了?”
他声音有些沉,却又带着明显的愉悦。
顾窈娘嗔了他一眼。她就不信二叔一点不激动!
顾行之自然不是无动于衷的。当着顾窈娘的面,他端着长辈的面子,十分稳重。
顾窈娘一走,他便叫来了忠叔,让他今日起便安排人在城门口等着,看到顾平生便将人接到家中。
又嘱咐将顾家宅院中为顾平生准备的住所收拾出来。
忠叔应了喏,却又没走,面上有些为难的样子。
顾行之哼道:“有事就说。”
忠叔一脸为难:“爷,咱谁也没见过少爷啊!认错人了怎么办?”
顾行之一愣,手中扇子点到了忠叔头上:“鼻子下面长个嘴,是做什么用的?”
忠叔连忙点头,出门办事去了。
顾行之摸摸鼻子,他上次到青云县去得匆忙,走得也匆忙,竟是忘了去见顾平生一面。上次见面时,顾平生还在他的阿娘怀里赖着走不动步呢!
他也不知道顾行之如今的高矮胖瘦、身量几何,哪能告诉忠叔呢。
朔京城中的商户,若不是卢家的,那便多半是顾家的。
顾家经营的多是米面油粮等直接与庄户人家打交道的生意,而卢家则养了许多手艺人,做的多是绣房、宣纸、笔墨、首饰等生意。
顾家商号和卢家商号本就是朔京城中平分秋色的两个大商号。如今顾家少东家与卢家商号掌舵人更是频频往来,顾家与卢家之间生意往来不断,更是互为倚靠。
朔京城中,大部分的财富都汇集在顾家与卢家手中。
这等巨贾,很容易激起百姓的仇富心理。但是朔京城中的百姓提起顾家和卢家,却是鲜少有人会说上半句不好。
卢家本就是京中世家,百姓对这种贵族人家本就多上一重敬畏,寻常并不会轻易在背地里议论。
更何况卢家这位二公子不知为何从了商之后,卢家商号虽是越做越大,却从来没有做出与民争利、强买强卖、以权压人的勾当。
而顾家的东家出身不显,为人却极是大气公道,且极有经商头脑。不仅初来朔京,便在商贾云集的朔京城中站稳了脚跟。
甚至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了朔京城中生意场上的风气。
因为顾二爷做生意公道,凡事留三分余地,有钱一起赚,朔京城中商界的风气比之从前,还要好上许多。便是喜爱短斤少两的小摊贩,也都规矩了许多。
无他,从前这样的人多,人们在谁家买,都差不多,总会被坑的。而有了卢家和顾家这两个行业标杆在,若是再做生意不规矩,客人便都转投了别家的生意。
是以,京中的商户无不挖空了心思,如何在给了客人实惠的基础上,自己还能多赚些银子。
京中的百姓因此获利不少,自然对顾家和卢家印象颇佳。
而近日,顾家又出了一桩新鲜事。
顾二爷的侄女接管了顾家的金玉楼,正式接手了顾二爷的衣钵。而这位侄女,与圣眷深浓的瑞宁公主乃是至交好友。
瑞宁公主是大成朝女子的佼佼者,品行高洁,才德出众。能得她的青眼,自也不会是一般人。
而瑞宁公主如今正在图谋一件大事,想要在京中创建一所仅供女子读书的女学。这不是秘密。
而顾家这个少东家,为女学的筹备提供了大量的银钱。
对女学的态度,京中之人褒贬不一。
不过女学还未正式开门收学生,究竟如何教学,尚无定论,绝大多数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但这并不妨碍京中之人对顾家的好感更进一步。毕竟,也是为大成朝的教育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家中有女儿、想要送入学堂好生学习的人家,对顾家的评价又好上了许多。
顾二娘的腿上已经好了许多,已经能下地走动了,只是断骨的地方到底还是有些疼。
且留下了病根,余二娘走路终究是与常人不太一样,一脚深一脚浅。她却十分满足,直言活下来已是万幸。
余二娘如今留在了顾家做工,主要便是在金玉楼做白案师傅,寻常点心和一些小菜她也会涉猎。
已经临近了冬天,顾窈娘却是突然馋余二娘从前摊上卖的蜜煎樱桃了。余二娘有些为难,这时节早已没有了新鲜的樱桃,而若是用酿好的樱桃脯来做,却也不是那个味道了。
这时节正是山楂果成熟的季节。余二娘见都是红彤彤的果子,且做熟了都是酸甜可口的果子,便为顾窈娘做了糖葫芦。
余二娘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做出来的糖葫芦的壳,比旁的店里的糖壳都要脆,且玲珑晶莹,不见一丝杂质和气泡,很是讨喜。
晶莹的糖壳包裹着红亮的山楂,如同晶莹的琥珀,十分喜人。
顾窈娘吃得眉眼弯弯,却是不小心便让山楂的籽给硌了牙,加上山楂本就酸甜,脸上一阵龇牙咧嘴。
碧霜便取了小银签,用刀将山楂横切开,将坚硬的籽先挑了干净,才又合上山楂,做成糖葫芦。
去了籽的山楂与完整的看起来并无区别,吃起来的口感却是截然不同。主要也是心境,吃起来放心了不少,再也没有硌牙的担忧。
余二娘灵机一动,又在切开的山楂中夹了蒸好的白糯米为馅,红白交错十分喜人,比之传统的糖葫芦,又多了一重风味。
顾窈娘也很是喜欢,想要在金玉楼售卖这道小甜品,又拍板在蒸好的糯米中揉进上好的牛乳作团。
自此,金玉楼的点心“蜜雪葫芦”,便算是成了。
庆王来到了金玉楼,金玉楼一如既往地热闹。
他亦知晓顾窈娘平日里都是在金玉楼里坐镇的,寻常若是有贵人来,少不得亲自关照几分。
可他一等再等,却始终不见顾窈娘的身影。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顾窈娘一母同胞的弟弟就要进京,顾窈娘这几日都是匆匆来楼里看了几眼便走了。
庆王这才知道,顾窈娘的弟弟要来朔京念书了。
他哼笑一声,又是一个想要考取功名的商户子。
小伙计上完菜,回了话之后便要下去,庆王却是从怀里随手掏出一个物事扔给了小伙计。
小伙计吓了一跳,手中的东西触手便知不是凡品,他还从未见过如此丰厚的打赏。
谁知下一秒便听庆王道:“替我交给你们东家,就说是送给她弟弟入京的贺仪。”
小伙计不由有些失望,面上却是不显,满脸堆笑地应下。
心中感慨——天家之人便是大方,一出手便是如此贵重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