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金氏不敢相信这是李二郎能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就算是李三郎都震惊了。
自己这个二哥什么时候做事这么利索了?以前的时候可是连几句整话都说不出来,现在倒好,一点都不惯着了。
可是他哪里知道李二郎心里的难处,这些年李二郎要是什么都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李二郎什么都知道,心里压了那么多的事儿,怎么可能开心的起来?
现在终于把心里这些话都说了出来,从前不敢做的事也都做了,李二郎肯定不想再压抑自己了。
他对金氏的感情早就已经被消磨的干干净净了,这会子心里只恨不得再也看不到金氏,怎么可能还会管金氏难受不难受?
至于那些话,李二郎不是不会说,可从前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说的,现在总算是可以痛痛快快的说了,李二郎不知道有多痛快呢。
“老三,今天真是太麻烦你们了。”李二郎看着满桌子的饭菜,心里有一些不好意思了,声音都局促了起来。
李三郎现在已经知道家里人对李二郎还有李明鱼的态度了,这会子立刻就道:“咱们是亲兄弟,说这个就外道了。”
李二郎笑了笑,看了一眼张氏,手里的筷子一直都没有落下来。
张氏心里明白的很,立刻就道:“孩子他爹说的对,咱们可是一家人,不说那两家话,也没做太多东西,你和明鱼别嫌弃,以后自己分家出来过了,有啥用得着我们的地方你就说,我们能帮上忙的肯定帮。”
李二郎看张氏也这样说,夹了一筷子土豆送进了嘴里。
“这饭菜做的可真好吃,三弟妹,你做的?”李二郎吃了一口,咂咂嘴,真心实意的夸道。
提起来这件事张氏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的浓郁了。
“这可不是我做的,是我闺女明夏做的,咱们这也没外人,我就有啥说啥了,要说我这个闺女,别的不敢说,做饭是真好吃,我这么多年做出来的东西都不如我闺女,差远咯!”张氏笑着说道。
李二郎这句话算是说到了张氏心里去了,她现在最爱听的不是别人夸她,最喜欢的是别人夸自己的几个孩子!
“明夏是个有本事的,以后也不知道谁家这么有福气能娶了明夏回去当媳妇儿。”李二郎看了一眼正在给李明鱼夹菜的李明夏,心里涌起了一阵感动。
以前老三家的这些人刚刚分出去的时候李家老宅的人没少说他们的坏话,尤其是说李明夏的,那就更多了。
什么不孝顺,什么不懂事,什么脾气不好,心里只有自己,一肚子坏水,眼里没有老人,心狠,这样的话李二郎不知道听了多少,可是李二郎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从前也没有相信过,直到有一天李老爷子状似无意的附和了一句,李二郎有一些动摇了。
别人的话李二郎肯定不会当回事,因为他清楚自己家里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可是如果是李老爷子的话,本能的李二郎就有一些相信了。
不是因为别的,大概就是因为习惯了吧,这些年李老爷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李二郎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李老爷子的决策是否正确,李老爷子怎么会出错呢?他可是自己的亲爹,亲爹做什么都是为自己好,做什么都是对的。
可是就算是本能的选择相信了李老爷子的一些话,李二郎也始终都觉得那是李明夏他们自己的事情,以前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李明夏也是该干啥就干啥,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偷懒的事儿,反倒是说李明夏那些人,有几个做的比李明夏好呢?
但是这些话李二郎就只是敢在心里想想,让他说出来他是怎么都不敢的,到今天分了出来,李明夏不管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李明鱼,那都是实心实意,李二郎就算是再怎么傻也应该知道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
李明夏和他们说的完全不一样,甚至李老爷子那些看似“公平公正”的话也是不公平不公正的。
那是不是就说明李老爷子错了?
接受了这个事实的李二郎,心里又冒出来了一个别的想法。
李老爷子就只是在李明夏这一件事上有错处吗?在别的事情上就一点错的地方都没有吗?
例如这些年不断的让他们勒紧裤腰带供养李正学,说以后他们就都可以因为李正学过上好日子了,可是现在看呢?好日子在哪里呢?
先不说好日子了,就说李正学坑来的这二百两银子,有他们哪怕一点吗?
分家出来真的就是光身出来的,不管是吸了自己血的大侄子,还是李老爷子郑老太太,都没能给他任何帮助,反而是被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李明夏伸出了援手。
“吃菜,多吃点,你们家明鱼啊,学做饭学的可认真了,这丫头说了,以后做给你吃呢。”张氏给李明鱼夹了一块排骨,看了一眼一直低着头沉默的李二郎,笑着说道。
李明鱼确实是这个意思,但是并没有说出来,张氏这话是故意说给李二郎听的。
但是她并不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有什么亏心的,李明鱼那孩子懂事,她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自己不过就是说了实话。
说起来张氏也是被金氏提醒了,看样子不管是李大郎还是郑老太太或者是李老爷子都没能成功的把金氏从牵牛村赶出去,毕竟就像是金氏说的,这件事如果闹开了,金氏或许会有杀身之祸,李大郎的下场也绝对好看不到哪里去,李老爷子和郑老太太就算是骂的再怎么狠那也是豁不出去自己的大儿子的,就看郑老太太最后还是放走了李二郎就知道了。
这也是让李二郎“息事宁人”的一步,要不然的话今天分家的事情郑老太太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说起来,李明夏还是挺佩服李大郎的,人品是一等一的坏,对郑老太太和李老爷子也没啥真心,可是就是能把他们两个哄的团团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