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买的东西你们拿回去给你们家孩子老人吃吧。”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原生和原婆娘神情一变,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绝望。
“你……”
“明天开始我不会再带着馒头来了,只要你以后别和我们家作妖,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李明夏的话无疑是让原婆娘绝处逢生,她脸上的眼泪都没擦干净连连带头,一个劲儿的让李明夏收下东西。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李明夏挑了一包白糖收下了,原婆娘这才松了一口气,拉着原生欢天喜地的走了。
“今天咱们出来的早,去镇上逛逛吧?”李明夏询问着几人的意见,其实主要就是问问程婶子,有些担心她着急回家。
“正好,我惦记着买点肉回去给我们家那些人打打牙祭,这都多长时间没沾过油腥了。”程婶子高兴的说道。
明天就是张氏的生辰了,张氏以为几个孩子都不记得了,自己也没有提起。
不过李明夏已经决定明天不来出摊子了,一家人在家里好好的给张氏过个生辰!
趁着张氏带着李明冬去买她想要的桂花糖,李明夏把这件事和程婶子说了。
“所以明天婶子好好歇一天,后天咱们还是那个时辰去码头。”
程婶子一听这话哎呀了一声,“可不是咋的,往年你娘生辰都是来我家偷偷摸摸的吃一碗面,今年太忙了,你们家日子也好过了,我竟然是把这件事给忘了,多亏你还记得。”
李明夏要采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和程婶子说了几句话以后就赶紧的忙活去了。
先是去了猪肉摊子上把猪肉的钱付了,虽然明天不打算出摊子,但是她还是准备买一些肉回去,她打算做一些卤味和腊肉,托人给姥姥姥爷送去。
“李姑娘,这是你让我问的牛奶,我给你弄来了,你看看行不行。”卖肉的老板如今已经把李明夏当成了大主顾,自从几天前李明夏提出了这件事求他帮忙开始他就放在心上当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操办。
他提出了一个木桶,里面放了大半桶的牛奶,上面还结着一层厚厚的奶皮。
李明夏有些惊喜的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多谢你了朱大叔,你多少钱收的,我把钱付给你。”
朱屠夫连连摆手,“不值钱,李姑娘这样说的话就太打我的脸了!”
李明夏也没有坚持,和他说了明天不来码头不必留肉以后又去买了别的摊子上买了一些牛肉和蔬菜。
零零散散的食材买了不少,接下来就是为张氏挑选礼物了。
李明夏找了个借口把张氏程婶子和三个小萝卜都支到了杂货铺里,她也是去了镇上最大的成衣铺。
她没打算买布料,她打算买一套做好的衣服送给张氏。
转悠了一圈以后她看上了一套水青色的绸缎衣裳,她伸出手摸了摸布料,顺滑细腻,是比较不错的料子,并不是以次充好,衣服上绣着精致的花朵,尤其是袖口和领口处飘着的几片花瓣,栩栩如生,又是用的极为鲜亮的粉红色丝线,让人眼前一亮。
“姑娘真是好眼力,这套绸缎衣裳可是我们家掌柜的从府城带回来的呢,如今就剩下这一套了,若是身量合适姑娘可不要错过了!”店里的伙计极有眼色,一看就知道李明夏是看上了这套衣裳,不遗余力的介绍着。
李明夏点了点头,这套衣裳张氏穿着应该是正合适,颜色款式布料也都入了李明夏的眼,她打算买下来。
“这套衣裳要三两银子,贵是贵了些,但是姑娘,贵也有贵的道理不是?”
李明夏对于这个价钱并不意外,绸缎本来就昂贵,想来这也不算是什么上等的,若不然绝对不会只要三两银子。
因着这家成衣铺的墙上挂了硕大的“不要还价”字样的卷轴,所以李明夏也不磨叽,付了钱让伙计包好了衣服就奔着下一个目的地去了。
她打算再为张氏挑选一支簪子,这段日子张氏一直用一根铜簪子挽着头发,除此以外就是几根木头的簪子,竟然是一件像模像样的首饰都没有。
想到自己家姥爷姥姥对张氏的疼爱劲儿,李明夏并不相信张氏的嫁妆会这样的寒酸,说不好就是被郑老太太那些人用什么办法都掏空了。
李明夏并不吝啬银钱,特意找了一家镇上颇有名气的首饰铺子为张氏挑选这件礼物。
“姑娘想要金的还是银的?这边还有一些镀金的,姑娘看看喜欢哪一个。”
琳琅满目的首饰整齐的摆放在柜台上,各式各样的花样材质看的人眼花缭乱。
李明夏并不打算买银的或者是镀金的,这是她为张氏买的第一支簪子,自然是要买纯金的。
她看了半天,看中了一支簪头雕刻了一朵牡丹的金簪,整体来说这支簪子份量不重,细细的簪体,牡丹花儿也不大,但是胜在精致,看起来也并不会让人觉得小家子气。
“这支簪子怎么卖?”
小伙计看了一眼,“十二两银子,这是赤金,有一些贵,姑娘若是喜欢牡丹的话,看看这个?这里还有镀金的,也很漂亮。”
并不是他看不起李明夏,只是一看就知道李明夏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身边也没有丫头服饰,衣着打扮也只能是勉强过得去,怎么都不是能舍得买赤金首饰的样子。
十二两银子的价格在李明夏的预算之内,加上她也估算过份量了,按照一两金子十两银子的算法,这支簪子得价格已经是很厚道了。
李明夏又挑了一对金的耳饰,是一对小小的喜鹊,又花了三两银子,一共是十五两银子,伙计用漂亮的锦盒装好交给了李明夏,并且一直给她送到了门口。
“小姐若是缺了什么就再来,我们家啊,可是镇上首饰花样儿最多的了!”
李明夏把衣服收拾都收回了空间里,她打算明天给张氏一个惊喜!
回到了杂货铺子里,张氏还在陪着程婶子挑碗筷,两个人细心,挑拣的时间长,李明夏也不催促,就带着三个小萝卜头在一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