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全力以赴,手中银枪犹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锐不可当。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击,张辽渐渐力不从心,开始节节败退。
然而,张辽并没有轻易放弃。他紧紧咬住牙关,暗自下定决心,决定采取一种冒险的策略。在赵云发动下一轮攻势时,张辽突然舍身以对,同时发起进攻。
赵云见状,心中一惊,连忙收敛锋芒,试图止住自己如潮水般汹涌的攻势。但由于事发突然,银枪还是在张辽身上刻下了轻伤。而张辽的长枪也成功命中赵云。
"子龙,你终究还是手下留情了。哈哈,看来我这次赌对了!" 张辽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他早已察觉到赵云此番前来并非真的想要取自己性命,于是故意放弃防守,逼迫赵云收招,然后趁其不备发动反攻。
"文远兄,你这一招真是出人意料啊。" 赵云无奈地摇了摇头
"若不是了解子龙你的为人,我也不敢如此行事。"
"既然无法留住文远兄,那就祝你一路顺风吧。只是此去路途艰险,还望多加小心。" 赵云微微叹息一声,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好让张辽等人能够安全渡过河流,顺利离去。
"放心吧,子龙。后会有期!" 张辽拱手道别,带领部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之中。
袁军主力则是早已渡河返回冀州。段煨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下也成功撤离。官渡之战便以一种极其戏剧的形式告一段落。两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是一场没有败者的大战。
返回邺城后,袁绍依照惯例设宴款待众将士以及来援的董思。虽然并未取得胜果,但作为一方统帅的袁绍也知晓驾驭人心之法。此时与其过多责备,倒不如稍加宽慰来的有效。
宴会上并无发生他事,很快便各自拜别离去。饮酒略多的袁绍也在下人的搀扶下准备歇息。正当袁绍准备入睡之时,袁尚端着一碗醒酒汤来到了门口拜候。
"父亲可已睡下?"袁尚站在门口,轻声向门口的侍从问道。
侍从低头恭敬地回答:"回三公子的话,袁公刚刚准备歇息。请问三公子是否需要小人进去通报一声?"
袁尚点了点头,说道:"嗯,有劳你去通报一下。父亲今日饮酒过多,明早醒来或许会感到身体不适。给他喝下这碗醒酒汤再歇息会好些。"
侍从应声而去,进屋通报。片刻之后,侍从便引袁尚进屋。
一进房间,袁尚就看到袁绍正坐在床边。袁绍见到儿子进来,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笑着说:"哈哈,我儿真是有心人啊!"
袁绍平日里最为疼爱的就是这个聪明伶俐的三子袁尚。此时听说他特意送来醒酒汤,心中十分感动,立刻坐起身来,接过醒酒汤一饮而尽。
袁尚看着父亲喝下醒酒汤,关切地说:"父亲要保重身体,饮酒需适度,过量则伤身体。"
袁绍摆了摆手,大笑道:"哈哈,不必担心,为父还没那么脆弱。不过时间已经不早了,你也赶快去歇息吧。"
“父亲说的是,尚儿告退。”
袁尚告退后匆匆忙忙地赶回自己的府邸。此时此刻,夜幕已经深沉,但府邸内却依然亮着一盏微弱的烛光。那烛光微微跳动,照亮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将其投射到墙壁之上。那道影子随着烛火的闪烁而不断变化形状,时而修长如鬼魅般诡异,时而宽大如神佛般威严,让人无法捉摸其中深意。
"回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嗯,回来了。"袁尚轻声回应道。
两人开始低声交谈起来,仿佛在策划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你是否已经确定袁公喝下了那碗汤药?"
"当然,我亲眼看着父亲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
"如此甚好。那么在此,我先祝贺三公子不久之后就能顺利接管袁公的大业了。"
"多亏了董公子您尽心尽力。若不是官渡之战久久未能攻克,反而遭遇惨败,父亲的痨病也不至于日益严重。这汤药恐怕也是徒劳无功啊。"
"这一切或许都是上天注定吧。不过,三公子现在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应该争取哪些人的支持,同时打压哪些敌对势力。别忘了,大公子袁谭仍然在世,他绝不会轻易放弃争夺这掌控半壁江山的权力。" 烛光下的两个身影,正是董思和袁尚二人。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权谋与算计,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自始至终,董思心中都未曾想过要帮助袁绍赢得这场战役。他所带来的十万兵马,仅仅只是一个用来获取袁绍信任的工具罢了。即使这十万大军全部折损殆尽,董思也不会有丝毫怜悯之心。
濮阳行刺一事,则完全是冲着韩愈那奇特无比的“不死”体质而去。而选择首先攻击曹操,同样也是出于转移曹军注意力、方便对韩愈动手的考虑。
至于挑拨袁绍与许攸之间关系,并迫使许攸投靠曹操;以及进一步挑起袁绍和贾诩之间矛盾,导致小路无人防守等一系列举动,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策划,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历史的演进路径更加贴近它原本应有的走向——向着那注定要发生的天命靠近。
至于和曹操联合、通敌等等罪名,董思只觉得好笑。任由袁绍如何怀疑,都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因为自始至终,他就没有与曹军有过任何的联系。之所以一切能够向着如今的结果发展,都是因为——曹操才是官渡一战的天命所在。
而袁绍的天命,也将到尽头了。
董思的嘴角不由上扬,在明灭的灯火中露出了渗人的微笑。然而袁尚正沉浸在即将掌握权力的美梦之中,丝毫没有发觉对方的问题所在。
“有董公子助我,我又有何担忧?来,饮酒。”
袁尚畅快地与董思对饮,殊不知日后自己的结局也早已撰写在董思那名为“天命”的剧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