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热闹之后,崔润安顺利接到宋珍,接下来就是拜高堂了。
正式拜堂是在男方崔家,在老宅,只需要拜过高堂就行,若是高嫁,特别像是崔家这样的人家,崔润安就是不跪也可以。
但是崔家看重宋珍,一应礼节全都到位,没有一点怠慢。
花叶蓁坐在上首的位置,边上是苏茗苏执沈确和王见仁杨里长等贵客,大家都笑盈盈的看着这对新人。
花叶蓁已经坐定,但她身边的位置还空着。
宋家人挤进堂屋里,这是他们分家以来第一次进到屋里,李氏瞧着装饰一新又亮堂的屋子,心里又忍不住嫉妒。
宋二河给了他们一个安心的眼神,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裳,正准备走上前坐到花叶蓁身边的位置。
却不想突然宋玉捧着宋三江的牌位走了出来,她将牌位放在了花叶蓁身边的位置。
宋二河几乎已经要走到椅子前坐下,这一来,他尴尬的站在原地,底下的人都看着他,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这牌位是他弟弟的,总不能把牌位扔到地上,拿起来放在别处又显得太过刻意。
村民们纷纷看着,堂屋里安静了一瞬,直到花叶蓁示意,一个男子将宋二河“请”了下去。
竟然不请族亲,直接放过世丈夫的牌位!
这操作看呆了一众村民,甚至在那瞬间,众人连议论都忘了。
刚有人看不惯想说两句话,就被身边人扯了袖子,示意他看边上。
虽然大家都知道老宅只有孤女寡母,没有一个当事的男人,但大家心里清楚,花叶蓁不是好惹的。
今天这样的场合更是,这家里看似没个男人,但实际上帮忙的除了王婶子等人,其他都是男人。
这些人从要拜高堂时就守在边上,一个一个站的笔直,看上去训练有素。
方才宋二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若是宋玉慢了一拍,他就直接坐上去了,就是宋玉摆了牌位,他也没有立马就下来。
还是那个之前帮忙倒茶水的男子“恭敬”的把他“请”了下来。
刚刚想说话的人又偷偷去看宋二河,只见宋家人的脸色难看至极,偏上面是他们小儿子的牌位,又偏偏几个男人看似不在意,实则围住了他们。
只要他们敢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甚至可以肯定,那几个男子会立马把他们扔出去!
于是他闭嘴了,看热闹的想浑水摸鱼的人都闭嘴了。
花叶蓁扫了一眼底下的人,又着重看了宋家一家人,心里爽快,嘴角噙着笑。
宋珍和崔润安已经在她面前站定,随着一声“拜别父母”,宋珍跪下来,崔润安也随她一起跪下来。
两人双双磕头,又是看呆一众村民,这崔家也太看重宋珍了吧?!按说宋珍高嫁,崔润安只需要鞠躬即可,可以不跪。
但崔润安没有一点不满,跪的心甘情愿。
最后一拜的时候,大公鸡三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轻巧的落在宋三江的牌位上,没有人来得及阻止,新人的最后一拜就这样拜了下去。
村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终于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
“这是...四娘成亲的那只鸡?”
“这鸡...真神了。”
“拜堂是鸡,拜高堂也是鸡。”
“也不怕新女婿笑话!”
拜过之后,崔润安站起来,他脸上没有任何不悦,反而是淡定自若,好像早就知道一样。
他扶起宋珍,扫过全场,随着一声响亮的叫“好”声,众人纷纷祝贺,将那些议论声压下。
宋珍在红盖头下微微笑了笑,事情总是出乎意料,她说要拜鸡,花叶蓁不肯,这鸡倒是自己来了。
她将扇子稍稍往上移了移,走出屋门,日光照耀之下,扇子金光闪闪的,好像这商字缠绕是金线。
上面不是平常的鸳鸯等物,而是大气的牡丹花。
众人忍不住发出惊叹声,再看到宋珍的喜服,色泽艳丽,又是上好的布,绣花也是巧夺天工。
光这两样就盖过多少出嫁的女子,也让许多未出嫁的女子心生向往。
如果她们成亲也能用上这样的扇子,穿上这样的衣裳该多好。
踏出屋门,便不能回头,随着喜娘一句又一句贺喜的声音,宋珍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从前不觉得这段路远。
今日从屋门到院门,她却觉得走了很久,可真的踏出门槛的时候,她又顿住了,她不能回头,可她真的有些忍不住。
崔润安也不催她,只扶着她等她。
宋珍顿了顿,喉头有些哽咽,轻声道:“走吧。”
八台大轿被压下又抬起,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各种敲锣打鼓声也应声响起,轿子从门前走过。
花叶蓁站在屋门口送她,宋玉站在她身边靠着她。她们看着嫁妆一箱一箱的抬出去,直到最后一样也抬出去,院子里只剩下村民们羡慕的看着。
“竟然有三十二台!这可是大户人家才有的排面!”
“这都是之前崔家送来的吧?四娘是一点儿也没留啊!”
“还得是宋珍,当初都说四秀嫁的好,不还是嫁的悄无声息的!”
听着各种议论的羡慕的声音,宋玉终于开口道:“大姐出嫁了。”
“嗯”花叶蓁淡淡应了一声,刚刚的热闹好像一阵风,吹走了宋珍,就算还有很多人在,这院子好像也变得安静。
以后老宅就剩下她和宋玉以及高嬷嬷了。
远处敲锣打鼓的声音还能听见,结亲队伍大约还在村里,还没有走出村子,此时大部分的村民都跟着队伍往村外走。
一边走,喜娘就一边说着吉祥话撒喜钱,村民们纷纷跟着说吉祥话,再捡一些喜钱沾沾喜气。
只有一个奇怪的人,他往村子里走,与大部分村民的方向都不一样,他看了看马上的新郎,又看看后面的八抬大轿以及被抬着的一眼看不到头的嫁妆。
他摸了摸下巴不解,他才多久没回村子,怎么村子里成亲还有这样的排面了?
这时喜娘又撒喜钱,村民们把他挤到一边,他眼疾手快的捡了几个铜板,嘴里也应景的说着吉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