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彻一看就认出来了:“这是凌霄花枝啊!这插地就能活,很好种的!”
海兰惊讶地问:“这你也知道?”
凌云彻乐呵呵地说:“我知道啊,我们家乡很多这种花的。正巧了,这里边那主子啊,也找这花籽呢!”
海兰放心了:“那倒好了,姐姐在里头种种花,散散心思,倒也不是那么苦闷。”
“可说是呢!”凌云彻看了眼包袱,又对她说,“哦对了,海贵人,这将来啊,您就别再送这干粮了,里边那主子啊,打的络子换的钱,这吃食上还行,您放心吧。”
海兰点头道:“那好,那麻烦你了。”
“没事,我先进去了。”凌云彻左手提着包袱,右手提着篮子,快步去了寒宫。
一转眼,东西就到了如懿手里,篮子里的枝条也都有了去处。惢心左手抓着凌霄花枝,右手抓着一把小锄头刨土埋枝,口中对海兰赞叹不已:“海贵人真是体贴,这凌霄花活血祛瘀,止痒去肿,这儿阴湿,去去风湿啊,也是极好的!”
在她干活的时候,如懿就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个水瓢,往坑里头浇水。
(章总叹了口气:“朕就不该对她有任何侥幸。”)
亏他先前还说,种花草可以打发时间,可以挖坑、扒土、发苗、研究青苗……真是错估了如懿。凌云彻把凌霄花送来,挖坑的是惢心,扒土的是惢心,未来照顾这株花,保它长久活着的,多半也是惢心。
如懿要做的,就是闲来无事浇点水,悠闲坐在旁边欣赏它的美丽。
是啊,他差点忘了,她没有摘护甲,也没有脱花盆底,除了名义上是个庶人,她过的日子,跟在延禧宫里也没有多大区别。脏活苦活累活都是别人(指惢心)的,她只需要坐在屋里打络子、绣帕子就行了。
她在延禧宫的时候,不也只干这种活吗?
吉太嫔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出言称赞道:“被关在这里,还有心思种花,看来你和别人,真的不一样。”
(章总诚心诚意地问:“要不你说明白点,朕实在看不出她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难道是跟冷宫里这群疯子比吗?那她是精神比较正常,还是过得更加舒服呢?”)
大约是后者。
毕竟连吉太嫔都没资格请个丫鬟伺候。
这事说起来章总就恼火,李玉算是个什么东西?一声令下,连宫里的规矩都可以不顾了,无端端抹去一个人,把惢心塞进冷宫,让她伺候个有罪的庶人。这惢心,哪怕是弘历安排的,他都不会这么生气——连太监都能做到的事,皇帝却做不到,这后宫,难不成皇帝才是人下人吗?
而且吉太嫔这话,又让章总冒出一些不好的回忆:怎么 她每次都这么轻松就能收获别人的赞许呢?挖坑种花的是惢心,可吉太嫔连夸人都不乐意捎带她,惢心种花,“不一样”的倒成如懿这个坐享其成的人了。
她只需要做一点点事情,就能收获根本配不上的东西,凭什么,就因为她是主角吗?
“您的大臣有功劳,不也是算在您的成绩里吗?”白脸忽然说。
“朕很努力!”章总在脑中过了好多人的名字,然后点头鼓励自己,“朕予以他们支持,可不像她,连施恩都要叫两条腿跪断的人爬到她面前来露出伤口请她上药。”
发生在如懿身上的许多事,用丧心病狂四个字都不足以解释了。
她好像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做人很可怕,反而心安理得地接受来自外界的一切嘉奖。
吉太嫔夸她,她就报以友善:“等花开了我给您送过去!”
“这是冷宫!可不是你在后宫的院子。”吉太嫔教训她。
如懿不以为然:“就算在冷宫,也得活得体面些!”
(章总下意识看向如懿的手:“……护甲还没摘啊?”)
她这悠闲的样子,倒是衬得旁边素手纤纤拿着小铲子用力盖土的惢心更可怜了。
章总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还是选江与彬吧,李玉真不是个东西。
……
凌云彻往寒宫里送了凌霄花枝和包袱,扭头又去外面见卫嬿婉。
她仍旧在上回见面的长廊里等他,凌云彻一来就递给她一只褐色的布袋,“十两银子,加上之前存的,应该够了吧?”
(章总:“他这是卖了那些络子和帕子,换的钱?扣下来的也有十两银子?”)
那他可是用心催如懿了。
“够了够了!加上咱们之前攒的,也够四十两了!伺候不了主子们,若是能伺候大阿哥,也是好的!”卫嬿婉欣喜万分,愁云尽散。
凌云彻也赶紧把刚刚从如懿那打听到的消息分享给她:“我听说,这个大阿哥挺懂事的,而且纯嫔娘娘,据说性子也不错。”
卫嬿婉握住他的手,忍不住畅享未来:“云彻哥哥,还好有你,等我去了钟萃宫,讨了纯嫔娘娘和大阿哥的欢喜,能做个掌事大宫女,到时候,既体面又有赏钱,指不定额娘就答应我们的事了!”
(章总对白脸说:“朕瞧她的性子也很好,去了钟萃宫,不知能否将永璜的性子扭转过来,把如懿教坏的那些都改回去。”)
章总觉得,卫嬿婉这样的性子,永璜应不会对她有偏见吧?
镜头一转到了钟萃宫,卫嬿婉已经进去伺候了,她果然是永璜的大宫女,正蹲着给他系扣子,一边给他整理衣服一边唠唠叨叨地关心他:“这天热了,大阿哥少穿件衣服,啊!”
永璜乖乖地答应:“嗯。”
“小乐子,这个拿上。”今日卫嬿婉换上了普通宫女的衣服,比在四执库里穿的那身干杂货的褐衣好看多了,一身天青色,配着头顶别的一朵同色小花,显得愈发清丽。她将一个包袱递给小太监,叮嘱他,“大阿哥若在尚书房愣了,记得给他换上。”
在她说话的时候,永璜就一直乖乖站着,显然已习惯了魏嬿婉的伺候与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