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邂逅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的谋士贾诩。
蔡瑁认得贾诩,也知道他是曹操麾下数一数二的谋士。
贾诩与蔡瑁二人走近了之后,贾诩并没开口说话,而是露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
此时的贾诩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看上去十分的慈祥,眼神中也丝毫没有诡谲和狡诈。
不了解贾诩的人,很难想象到就是这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却一直都视天下诸侯如棋子、视黎民百姓如草芥。
“贾先生,您这是来江边散步啊?”蔡瑁率先打招呼道。
贾诩迟疑了一下,略微点了点头。
如果换了别人,蔡瑁打过招呼之后就会扬长而去,因为曹操带过来的人都是朝廷的人,与蔡瑁并不熟悉,而且蔡瑁此时还要赶着去向曹操汇报军务,建议他即刻下令全军横渡长江。
但贾诩曾经与张绣在宛城待过数年,当时依附于刘表帐下,所以贾诩与荆州军头号人物的蔡瑁,也算有几分昔日的交情。
“蔡将军,如果老朽没猜错的话,我军的备战应该差不多了吧?”
贾诩终于开口了。
蔡瑁胸有成竹地道:“经过连日来争分夺秒的积极准备,此时已是万事俱备,只待丞相大人一声令下,我军便可朝江东方向大军压境!”
贾诩点了点头,又把目光望向了长江对岸的江东方向。
“可怜的江东百姓哦,又要经历一场血雨腥风、生灵涂炭喽!”贾诩感叹道。
蔡瑁笑了笑,说道:“要怪就只能怪孙权小儿不识时务,明明敌我兵力相差悬殊,他却偏要不自量力、负隅顽抗。最后还是照样得输,但却多了很多冤魂啊!”
“蔡将军,您觉得此役过后,天下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啊?”贾诩又云淡风轻地问道。
蔡瑁不假思索地道:“丞相大人一统天下,大汉气数已尽,江山易主、改朝换代!”
贾诩突然狂笑起来,似乎大有幸灾乐祸之意。
笑过之后,贾诩又道:“刘邦当年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汉江山,终于被别人颠覆了,那个无赖也算是罪有应得啊!”
这话听起来十分的大逆不道,如果在公共场合说这种话,让朝廷的人听到了,按说应该是要满门抄斩的。
毕竟现在还是大汉的江山,而开国皇帝刘邦在天下百姓的心目当中,也依然是神一样的人物。
蔡瑁有些无言以对,只好尴尬地笑了笑。
贾诩又兀自说道:“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那帮兄弟,每个人都出生入死、功不可没,但刘邦得了天下之后,便把他们一个个都给除掉了!于是后人便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贾先生,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吧?汉初三杰之中,只有韩信被除掉了,萧何和张良还是得以善终的!”蔡瑁反驳道。
贾诩摇了摇头道:“哎,蔡将军,除掉未必就是杀掉,萧何和张良虽然没被刘邦杀掉,却也落得个凄凉的结局啊!当年大汉开国以后,刘邦一直在暗中监视着萧何,发现他的声望极高,深受百姓的爱戴,便一直闷闷不乐。后来萧何终于察觉到了这一点,便自毁清誉,故意低价强买民田,还贪污朝廷公款。萧何很快就变得声名狼藉、臭名昭着,刘邦这才放了他一马。张良在刘邦登基称帝之后,则是采取了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并没有享受应有的高官厚禄,过起了清贫的隐士生活。这样一来,张良便对刘邦构不上任何威胁,刘邦自然也不会处死他了。”
蔡瑁若有所思地道:“相比之下,韩信是最惨的一个!当年他辛辛苦苦地帮刘邦打天下,为了对付项羽,韩信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最后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给项羽设下了十面埋伏,最后逼得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与虞姬双双自绝身亡。可以说,没有韩信的话,项羽就不会死,刘邦也不会建立大汉王朝,很有可能早就成了项羽的刀下之鬼。但刘邦并没有念韩信昔日的功劳,而是借吕雉之手除掉了韩信。”
贾诩又接着道:“除了韩信之外,当年被刘邦迫害的开国功臣还有卢绾、樊哙、彭越、英布!彭越和英布都被刘邦处死了,卢绾则是流落异乡,被迫逃到了匈奴。樊哙就比较幸运了,本来刘邦是要杀他的,但在执行死刑之前,刘邦却先走一步。刘邦死后,吕雉便大权独揽。她一直与樊哙是一伙的,这才使得樊哙逃过一劫,最后得以幸免。”
蔡瑁毕竟是行伍出身,对大汉当年的历史也只是略知一二。
听贾诩这么一说,蔡瑁不禁来了兴致,又好奇地问道:“刘邦杀彭越和英布,这个倒是在情理之中!那两人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山野倭寇出身,而且毫无江湖道义,一会儿跟这个一伙,一会儿又把这个出卖了,转去投靠那个,也算死有余辜。可卢绾和樊哙可都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好哥们,他们怎么可能会造反呢?”
贾诩十分耐心地解释道:“人一旦当了皇帝,就从普通人变成了神,不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还没人制约他,所以他便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虽说国有诤臣不亡国,但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敢跟皇上唱反调的?就算是有,也都落得个惨不忍睹的下场。皇帝周围的人,成天都对他阿谀奉承、点头哈腰,极尽讨好之能事,以便早日加官进爵,甚至是封侯拜相。所以一个人如果当了皇帝的话,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昏庸无比、神志不清,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拥护。”
蔡瑁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从一个小小的亭长,一下子变成了真龙天子,任谁都会忘乎所以!”
贾诩又接着道:“当年刘邦听信了一些人的言论之后,便觉得卢绾会造反。皇帝觉得谁会造反,谁就一定会造反,大家也会都跟着说那个人一定会造反。而卢绾又有前车之鉴,韩信、彭越被刘邦叫去了之后,就都死于非命了。于是无论刘邦怎么召见卢绾,他都称病不去。最后卢绾又怕刘邦派兵来讨伐他,便只好逃到了匈奴。”
蔡瑁苦笑着道:“真是有点儿莫名其妙,令人啼笑皆非啊!”
“刘邦要杀樊哙,并非樊哙要造反,而是樊哙是吕雉一党。当年刘邦年事已高,自知时日无多,而太子刘盈年纪尚轻。如果不除掉樊哙的话,一旦刘邦驾崩刘盈继位,便会出现子弱母壮、外戚干政的局面。”贾诩又兀自说道。
蔡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