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朗拿过信看了一遍,却是捷报,薪武已经攻占了沿途三城,很快就要南下汇合了。
按原本的计划,骑兵要全部驻守在新郑城,等敌军到来再出城寻找战机,而沿途三城再加新郑城这就是其依托跟补给来源。
“这城中,还是太挤了啊!”智朗转身看向城内,有些无奈。
本就是只能容纳两万人的城池,如今只智军就有万余,加上郑军俘虏,这倒是成了彻底的兵城了。
好在城中贵族送走了,空了不少宅院,这才不显得太过拥挤。
招手示意一旁的智坦到近前来,智朗说道:“让城中腾出来一些地方,明日薪武要来了。”
“那……该选何处?”智坦指了指城中几片地方:“那边战俘搬走了,空着营帐,能安置两千兵马。那几座院落空出来了,地方是够大,只是都是大夫居所……作为士兵军营的话,有些不大合适。”
到了别国,尊卑跟规矩还讲不讲了?就算是敌国大夫,但规格在那摆着呢,变成士兵的宿营地,确实有些不妥的。
“还有别的地方吗?”智朗无奈道。他虽然不在乎这些,可终究要认真对待,特立独行绝不是什么好事。
智坦一摊手:“没了。如今城中到处是兵马,本来就很挤。”
这新郑城设计的就只是容纳两万人而已,可现在只兵马加上俘虏就有万余,很挤!偏偏那些贵族宅院大的离谱,占据了太多地方。若不去,哪还有地方呢?
“那就这样吧,尽量腾挪一下,把他们都安置到空宅院里。来年春天就要出城作战,让他们过一段好日子吧。”智朗决定道。
做好了安置,智朗正要去别处,突然又有哨探从远处骑马奔来。在城头看到了,他只好停步,等对方到了城头。
“何事?”智朗说道。
这哨探是放置在方圆数十里外防备敌袭的,此刻回来,显然是遇到了什么情况。
“宗主,刚才有一大夫乘车前来,自称罕达之子,有事要跟宗主相谈!”
“哦,罕达的儿子?他叫什么?”
“罕朔!”
“
让他过来吧!”智朗点点头。
“唯。”
传令兵回去了,智朗也下了城头,去了城中宫室。
郑丑这几日倒是悠闲,每日除了睡觉,就是抱着几卷杂书看。没辙,他的活动区域只有这座宫殿百步以内,旁边也只有一个年轻内侍,家人不在旁边,除了这些还能做什么呢?
听到智朗过来,郑丑连忙把书放在一边,又整理了有些臃肿的衣服,端坐起来。
到了宫殿中,看到郑丑,智朗已经笑容满面。
“郑君这几日可安好?”
郑丑挤了个笑脸,说道:“安好,安好!只是实在无事可做,心中焦躁。上大夫,我想……”
智朗却抬手打断了他,说道:“我今日有一事要你帮忙。若你做的好,我就把你的家人送过来,宫室原本的侍女内侍也一样送还。别的若有所需,也尽管直言。你可愿意?”
占据了城池后,郑丑的家人被隔离到了宫室一角,宫中侍女内侍也都在那边。智朗倒是没有为难她们,只是跟郑丑一样限制了活动区域而已。
听到这,郑丑几乎是毫不犹豫的连连点头:“上大夫尽可直言,我无不答应!”
不怪他怯懦,他实在是受够了。如今有机会改善状态,他根本只想尽快做好,让智朗兑现承诺而已。而且都这样了,他真的能有选择的权力吗?
智朗笑着点点头,就把要说的大概讲了一遍。
过了大概小半个时辰,终于有人汇报,那罕朔来了。
此刻,智朗跟郑丑正相对而坐,旁边站着几个甲士,两人却在对弈。
听到汇报,智朗随意招招手,示意让人过来。
接着,一个青年人大步走了过来。这人身材高大,容貌也称得上昳丽,衣着却很朴素,到了殿中,就对着智朗怒目而视。
“你就是罕朔?”智朗一边下棋,头也不抬的说道。
“正是。”罕朔昂首答道。
“所为何事?”
“来替我父作为质子!你若觉得我一人不够,我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可一并前来。”
智朗突然笑了一声,瞥了
他一眼,说道:“什么质子?你父亲不是质子,是乱臣贼子。我是应国君邀请,来匡扶正义的。”
说罢,他就抬手落了一子。
“上大夫所言正是!”
对面的郑丑抬头看向罕朔,抬手就大声指责道:“罕达才是乱臣贼子。只你罕氏的户邑就几乎占去了郑国半数!罕达在我面前更是跋扈。连我从伯,先国君也是为其所害。
还有你,在我面前未曾行礼,连问候都未有一句,可还记得这是郑国吗?这不是你罕氏。你今日如此故作豪言,在我面前虚情假意,难道还想获得一个忠孝的名气吗?”
他这一说起来,果真是满脸愤怒,让智朗也分不清是演戏还是真情流露了。
而被这一顿说,罕达即使心中恼怒,也只得硬着头皮听着。尊卑在那摆着呢,还真不好回怼什么。
等郑丑说完了,只顾在那平复心情,罕朔这才拱手说道:“国君的话,我自然不敢说个不字。只是,敢问国君一句,各地贴的那些毁我罕氏名声的内容,是你所书,还是这智朗假借你的名义?”
“贴的……”郑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前些日子智朗带来的那些纸。
瞥了眼面无表情的智朗,他只得捏着鼻子答道:“是我所书!”
罕朔显然也没料到郑丑会应了下来,张口欲言,却不知说什么好了。
他今日来,原本没想着能遇到国君,也没想着真能把罕达换回去,他其实是来抗议的。
抗议的内容嘛,却是智朗这些日子让人到处散布的那些纸上的内容,其中内容着重指责了罕氏。
本来这也是小事,把散布的纸收缴了就是,可损就损在,智朗还让人在背面用雕版印刷了大篇的《尚书》《易》《礼》这样的经典。
以书在这年代的稀缺程度,结果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