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崛川是怎么也没想到,那样一个胆小懦弱的川胜,居然会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十三楼办公室的落地大玻璃,被川胜用锄头击打的粉碎,虽然钢化玻璃的碎片不是太锋利,然而,那一片狼藉,也足以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川胜落下的地面位置,更是令人不忍卒睹。
小崛川没有亲自露面,不过,他仍旧通过关系人看到了现场调查录像,加上狸狸的描述,详细了解了事发经过。
这种激烈的跳楼事件,必然会形成轰动效应。
警方一定会对川胜自杀的情况展开调查,并对社会做出说明。
警方的调查流程,小崛川是熟悉的。
办公室里有监控录像,川胜跳楼之前,曾经用座机拨打过电话的画面,一定会被记录下来。
而川胜最后在办公室里,用座机拨出的那个电话,正是打给他小崛川的。
最让小崛川感到不安的是,川胜拨打那个电话号码,是用他小崛川本人的名字登记的手机号码。
真是百密一疏!
小崛川其实早就按照初鲁的提醒,去买了一部不记名电话。
小崛川也将那个不记名的电话号码告知到了川胜,还有各个店长。
可小崛川就是忘了监督川胜,把自己原来告诉他的手机号码删除。
这不是小崛川粗心大意,而是因为他觉得川胜留有那样一个号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小崛川本人名字登记的电话号码,知道的人也很多,川胜知道那个号码,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川胜能利用那个号码做什么文章?
川胜也绝对不敢用那个号码做什么文章!
至于川胜最后关头是怎么想的,谁也不可能再知道。
可是,川胜的做法,却的的确确将小崛川牵涉进了这样一桩自杀事件当中,并且,也将小崛川和这个办公室,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川胜跳楼的第二天,小崛川的关系人就秘密通知到他,调查科已经注意上了,那个办公室座机拨出的最后一通电话。
并且,监控录像还录下了川胜在通电话时,对着座机破口大骂的场景。
关系人的通知,让小崛川彻底坐不住了。
如果是单纯的,从那个座机拨打小崛川的手机,还可以找理由搪塞。
可是,一个人,在对小崛川破口大骂之后,立刻以极端的方式实施了自杀行为,这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做出合理解释的!
如果等到被调查科请过去,小崛川将百口莫辩,绝对难以自圆其说。
小崛川不是白混的。
他也的确用钞票,或者其他手段,收买了一批人,形成了一个关系网。
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必须主动出击。
小崛川立刻在调查科把他叫去之前,先一步展开了行动。
好在,小崛川和负责调查川胜自杀事件的人,都属于同一个系统,并且,调查的主要方向是川胜的死因,而不是针对他小崛川。
经过了一系列复杂,而需要消耗大量钞票的操作,几天时间之内,小崛川成功的将监控录像销毁,将通话记录抹除,消除了一切和川胜自杀案件相关联的证据。
并且,起码在他们内部,这件事的热度,迅速被压制了下去。
在小崛川看起来,他个人的危机,起码算是挺了过去。
可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更多的的危机,很快显现了出来。
在日本,虽然有个把人自杀这种事,算不得什么大新闻。
但日本人的性格决定了,一般的自杀行为,都会选择一些隐蔽的方式。
例如在屋子里烧炭,或者找个树林上吊等等。
为了不给社会造成恐慌,一般来说,那些方式的自杀身亡者,都不会公开报道。
可是川胜的自杀方式太过于显眼。
闹市区,高级综合体写字楼,砸碎了结实的落地钢化玻璃,摔下去的位置正处于人流不断的步行街。
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想要隐瞒不报,都不可能做得到。
因此,跳楼事件,第二天就在各大媒体中登载了出来。
虽然现场照片打了马赛克,没有人能看到自杀者的脸。
可是,川胜井男这个名字,却没有任何遮掩的被写在了报纸上。
每天巡店的工作,之前一直是由川胜负责的。
每个店长都和川胜很熟悉。
每家店里,也有不少的老服务员都认识川胜。
结合报纸上刊登的名字,再结合自己认识那个川胜的手机一直关机。
所有店铺里的人,很快都确定下来,死的那个川胜,就是他们认识的川胜。
这可是发生在如此熟悉之人身上的惨烈事件,并且,这个人,在他们看起来,还和店铺的经营息息相关。
如何能叫店里的人员不恐慌?
这还不算什么。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川胜可是常年游走于各大报社,游走于各种新闻媒体当中的业内人士。
许许多多的记者,新闻从业者,也都和川胜很熟悉。
在他们看起来,川胜也算是新闻界中的一份子!
撇开个人之间的交际因素不谈,单单就是新闻从业者跳楼自杀这一件事,也足以在其他的同业者当中掀起轩然大波。
别管是怀着兔死狐悲的心态,亦或者是基于挖掘新闻题材的工作本职,许许多多的记者,新闻界业内人士,不约而同的行动了起来。
他们势必要将川胜的自杀原因,弄个水落石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