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了一会,杨树明又有了想法,我得帮帮你们,至少得让你们看到尸体,不然咋立案呢,还不得查到猴年马月去啊!
杨树明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又去冰柜里拿出一些内脏,以及那张脸皮和脑袋,直接装进包里带了出去,就扔到了附近的几个地方。
这些东西很快就被周围的老百姓发现了,警察也赶紧跑过来调查,最后虽然确定了小郭的身份,但对于凶手是谁,依然没有任何头绪,怎么都查不出来。
这一切都被杨树明看在眼里,给他高兴坏了,你们警察还真是不行,我都快把答案给你们了,还是抓不到我。
时间到了2002年的一天,杨树明的后院起火了,她老婆给他戴了绿帽子,杨树明知道这事之后,第一次动手揍了他老婆。
打完老婆之后,杨树明在家里写了三天日记,详细的记录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杨树明是这样写的,老婆在他心里,已经完全没有地位了,不想再跟她过日子了。
第一天杨树明在日记里想和老婆离婚,但第二天又不想离了,第三天继续在离与不离之间纠结。
就这样折腾了自己三天之后,杨树明去了老丈人家,把这事和老两口说了,也把自己揍老婆的这件事告诉了对方。
老两口可都是要脸的人,听完之后大怒,直接骂了女儿一顿:“你这个畜生,居然干出这种不要脸的事来,我看打你一顿简直太轻了。”
接着他们又告诉杨树明:“你把她的腿打断吧,看她以后还敢不敢这样做!”
挨了一顿臭骂之后,老婆当场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了,坚决回归家庭,好好的过日子。
接下来杨树明的日子就凑合过了,反正现在的兴趣,已经不在老婆身上了。
接下来杨树明消停了几年,到了2004年11月24号,他再次出手了。
这时候周围的人已经放松了警惕,这次杨树明依旧是在矿区俱乐部附近,杀死了一个穿红衣服的漂亮女孩。
这次杀人之后,杨树明直接把尸体拖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把内脏都挖了出来,随手往街上一扔,继续向警察示威挑衅。
过完瘾之后,杨树明再次隐藏了起来,回归了正常生活。
压力一下就给到了警察这边,凶手作案了这么多年,连个嫌疑人都找不到,确实是有点挂不住脸了。
警方掌握的线索寥寥无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初发现小郭尸块的时候,发现表面有冷冻痕迹,因此推测凶手家里肯定有冰柜或者冰箱。
接下来的排查重点,就是冰柜和冰箱这条线索,当时一共圈定了25个嫌疑人,其中就有杨树明一个。
最终警方排除了6个没有作案时间的嫌疑人,剩下的19个,虽然找不到任何证据,但他们都具备作案时间和作案条件。
到了2006年,警方上了一套高科技设备,那就是传说中的测谎仪,又对这些人挨着个的进行测谎实验,杨树明是第一个进去的,结果折腾了两次,啥也没测出来。
这下杨树明不乐意了,老子不配合了,哪有功夫整天陪着你们玩,老子家里还有事呢!
从这点也能看出来,测谎仪这种东西,在心理素质强大的犯人面前,压根就没啥用,就是个摆设,这也是测谎仪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原因。
这玩意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嫌疑人制造心理压力,可以连哄带吓唬的,搞定那些意志并不坚定的嫌疑人。
不过这时候问题也出现了,其他十八个人都配合,为啥你杨树明就要搞特殊呢,于是警察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他进行了深入调查。
2006年3月28号,杨树明再次被警方抓了回来,31号他就交代了全部罪行,具体的审讯过程就不清楚了,不过肯定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不过杨树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和记者说,自己并没有挨揍,警方用的是强大的心理攻势和政策感化。
不过既然杨树明自己交代了,过程也就不重要了,这起历时多年的连环杀人案,就这么破了。
不过杨树明对看守所的印象却不错,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里面的人对自己态度好,吃的好睡的好,早知道是这样,自己早就过来了。
杨树明除了交代出杀这些女人的案子,还交代了另外一起案子。
2003年1月初,杨树明在马家坪变电站附近偷自行车,结果被人发现了,他一着急就掏出刀子一顿乱捅,把人捅成重伤后跑掉了。
2006年8月3号,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一共用了两天时间,一审判决杨树明死刑。
法官当庭问杨树明是否上诉,这小子告诉法官,自己要考虑考虑。
2006年11月21日早晨九点五十分,山西省最高人民法院下达了终审判决通知,维持原判,立即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记者在采访杨树明的时候曾经问过他:“你一不图财,二不图色,这些人跟你无冤无仇,你到底图个啥呢,总得有个原因吧。”
杨树明想了一会回答道:“我喜欢美好的东西,如果得不到的话,那就给毁了吧,我觉得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杀两个人玩玩。”
对于随处抛尸块的事,杨树明的解释更奇葩,杨树明说自己就是学生,警察是老师,我这么做,相当于给老师出题了,就是看看他们有没有真本事。
记者采访完之后,杨树明还问记者:“我是不是能上电视了啊,我有个要求,能不能让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时候,给我打个码。”
结果人家根本没搭理他,犯了这么大的事,就别想着再要脸了。
这小子最后还说了,如果自己没有被抓,早晚有一天,他也会把出轨的老婆干掉。
杨树明这个人,除了性格极端之外,还超级自信,他觉得自己聪明到了极致,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迷之自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