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娘家里还有事儿,先走了,彩礼,伯娘先放在这儿,弟妹,你可要好好跟子衿说。”
说完就从裤兜掏出五十块钱拍在桌子上,拉着谢父与谢振国走了。
整个过程中,谢振国不发一言,似乎讨论的不是他的婚事,他只是过来凑人数的。
而一同前来的王婆子也没找到出声的机会,她知晓谢家着急过来定婚期是心中有鬼,林妈为人和善,跟她也处得来,她不愿为了那份媒人钱,推她女儿进火坑。
因而一直也没吭声附和谢家父母,王婆子打算抽个时间与林妈暗示一番,领不领悟得到就看林妈了,她是不肯诋毁男方砸了自己的招牌的。
谢家过来定婚期的事情,在谢母出门时,与媒婆交谈中透露出去,传到林蔓蔓耳中,就已经变成谢振国跟媒人上门与林子衿商讨好了婚事,两人好事就在不久。
林蔓蔓生气地踢了脚边的破椅子,从她的床上拿出那一包母猪催情药。
原本是给她的好堂姐跟她的垃圾未婚夫准备的,没想到这药得提前派上用场,促进她与谢振国的关系。
男人都是见一个爱一个的存在,前不久还跟她在小树林做了小情侣做的事情,现在居然把她抛之脑后,去娶未婚妻?
谢振国你想得美,谢振国的妻子只能是她一人,高官太太的风光也只能是她替堂姐享受。
即使被村民排挤的燕和裕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只是他内心虽然不平静,却也没有立马去找林子衿。
他有什么立场去找林子衿呢?他的身份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
燕和裕看着脚边的蚂蚁成群结队往门外走去,不甘心林子衿嫁给他人,更何况是一个不安分的男人。
却又自卑于自己的身份,若是林子衿嫁给他,怕是整个村子都会嗤笑她选择他这么一个地主出身的男人。
她的孩子也会跟他小时候一样背着地主家狗崽子的名声,被同龄孩子排斥,打骂。
燕和裕痛苦地揉了揉头发,不,不会的,他会护着他与她的孩子,绝不会让孩子重蹈他儿时的覆辙。
而且最近的风头没有刚开始那么严,放松了一些,即使再来一次斗、、、地、主,只要他与林子衿离婚,林子衿依然能脱身。
燕和裕啊燕和裕,真是被屎糊住了脑子,这么久都没想到这一层。
不管林子衿是否愿意嫁给他,他都得主动一把。
先从处理好后患之忧开始,不再混迹黑市,当个守法好公民。
他这些年在黑市赚了不少,就算收手以后,攒下了万多元,加上他家里之前藏起来的珠宝,也足够了。
燕和裕说干就干,跟燕和宿说了一声就往城里去,开始脱身黑市的生意,彻底干净了,找姓谢的把柄,劝服林子衿不要嫁给他,再与林子衿告白。
林子衿对此一无所知,她正在与林妈商量,先拖延个把星期,不要那么快答应谢家,她好到城里找谢振国与别的女人暧昧的证据。
林子衿说服林妈之后,在城里顺利找到了谢振国的工作单位,打听了一下,还真的让林子衿打听到原剧情中没提过的事情。
谢振国在工作单位一直隐瞒着自己有一个农村未婚妻的事实,以单身的身份约过不少的姑娘逛公园,如今还谈着一个单位都知道的对象。
那姑娘是谢振国科室的科长的女儿,给爸爸送饭的时候与谢振国接触,生了好感在一起。
如今姑娘的爸因为有留洋背景,刚被撸了职位,怕是要送去农场改造,姑娘也被她爸找了关系断绝父女关系下乡。
再一打听,姑娘名叫葛素昕,是剧情里少有的一心为了祖国,在西疆奉献终身的大好人。
剧情中也只是说她曾对谢振国有过好感,帮过谢振国几回。
林子衿犹豫起来,若是不知道这姑娘是葛素昕,拿这姑娘与谢振国的事儿一宣扬,谢家不愿退婚也得退婚,可是那样做了,被葛素昕她爸的敌人抓住,葛素昕的未来不会如同剧情中那般顺遂。
罢了,林蔓蔓那边还在虎视眈眈,林子衿不相信对谢振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执念的林蔓蔓会忍住不对谢振国下手,她不是非得把葛素昕扯下水。
她转身离开谢振国的工作单位,迎面碰上一个沧桑的中年男人,旁边还陪着一个带着稚气的姑娘。
听到中年男人喊了一句“素昕”,林子衿知晓眼前人的身份,他就是刚刚被放出来,即将到农场的葛已。
林子衿趁葛素昕进去帮她爸收拾东西的片刻,来到葛已面前。
“葛先生,你女儿如今的对象不是个好的,他在乡下有未婚妻,并且还勾搭上了另一个女人,您女儿值得更好的。”
所以快点分手吧!虽然不知道谢振国是怎么解决掉他与葛素昕的关系,不让林蔓蔓知道的。
但是以她这些日子对谢振国的观察,他怕是能令葛素昕愧疚地以为是她的原因,二人才分手。
不然剧情后期,成就比谢振国高得多的葛素昕会对让她被小三的谢振国出手帮忙?
“你是说小谢?”葛已不相信,“小同志,你胡说什么呢?小谢不是这种人。”
先前那些女同志不过是在追求谢同志,谢同志迫不得已应付她们,跟他女儿处对象以来一直都很老实。
葛已还打算托关系把女儿送到谢振国那个村里,能让女儿有个庇护呢。
“我就是谢振国乡下的未婚妻,老人家,你女儿长得那么好看,实在不应该栽在谢振国这小子身上。”
去按照剧情中的发展,一步步成长成那个坚韧的“戈壁之花”,以自己的才学守护祖国的边疆吧!
这一回没有谢振国的干扰,她相信葛素昕不会为了帮助前对象而屡次错过自己的机会,能走得更远。
“什么?”葛已气愤不已,“谢振国这个骗子,居然骗了我女儿。”
“分手!必须分手!谢振国他配不上我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