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用火把点燃散落在庙里的稻草。
天干物燥,木质的横梁,板子中的水分早已没有,在火焰的侵蚀下,很快就成为助燃剂。
没过多久,整个破庙便化为一片火海。
在决定烧了这里之前,江姜已经让人把周围所有的可燃物移开,避免造成山火。
“江夫人,江夫人。”周管家抱着几本薄薄的册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周管家,您这是?”江姜指了指他抱着的册子问道。
“我家夫人听闻了这里发生的事,深感不忍,这是她前些时日抄写的佛经,希望能与这庙一同焚烧,也算是为那些惨死的人祈福了。”
说着,周管家将几本册子递给她。
江姜接过佛经,随手翻开,里面是用毛笔写下的娟秀字迹。
看水墨的着色程度,这佛经显然是近期才抄写的。
周夫人一番好意,江姜自然不会拒绝,她当着周管家的面,将佛经朝火焰燃烧最旺的地方一本本扔了进去,升腾的火苗立马吞噬了这几本佛经。
“周夫人一定会善有善报的。”江姜客气了两句。
周管家倒是摇摇脑袋。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夫人却说,她倒是不愿要这善报,只盼这些惨死于亲人屠刀之下的冤魂能够投个好胎,下一世不用遭这些苦了。”
江姜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叹了口气。
周管家还有要事要忙,便和江姜他们打了声招呼后离开了。
江姜也深吸一口气,叫了站在一旁,出神的李旭一声。
“走吧!别看了。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便是最大的福气了。”
李旭也点点头,一手揽着江姜的肩膀离开。
他想起家里几个孩子新学的一句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下,李旭也突然有些明白了。
他以为自己是个大人,是几个孩子的爹了,已经足够成熟,可他发现,自己遇到心里难以跨过的坎后,第一想法还是找娘倾诉。
沉闷的气氛持续了很久,大西村的众人不止一次的感叹道自己的好运。
若不是江姜一家提醒他们买粮存水,恐怕走到这里的人不足一半。
人若是饿到极致,为了活命,能干出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确定。
越是危难关头,江姜似乎就越靠得住。
慢慢地,大家都对她变得更加信任和依赖。
李述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明明这种变化对他的权威有损,但他却没有阻止的意思。
有时候他也在想,自己是不是老了,特别是经历了这次李二狗被掳的事情后,他更加坚信这个想法。
若是能平安到达江州,稳定下来后,他考虑将村长的位置传给李旭。
有江姜帮衬着,他应该能胜任这个职位。
而自己,则能好好休息,不用再去想那些烦心事,每天和村里的老头一样,带着孙子到处溜达。
江姜还不知道自己一家被盯上了,她此时正为了生病的李来宝提心吊胆。
李来宝身子弱,刚一开始逃荒时,江姜就担心他身体是不是受得住,没想到那时候他身体倍儿棒,到现在江姜以为他已经能完全适应这个环境的时候,他又猝不及防地生病了。
好在问题不大,有些微微低烧的他在江姜给喂了几次小儿退烧悬浮液后,李来宝就已经退烧了,只是人还有些蔫焉的。
这两天他都没去周老爷那上课,江姜每到吃饭时就给他熬一小碗粥,配上点咸菜,家里仅剩不多的鸡蛋也隔一天给他煮上一个。
“平安,栋梁,昌源,还有李婵李娟你们几个也别怪奶偏心,你们弟弟最小,身子最弱,现在生了病,家里的东西只能先紧着他来,要是以后有蛋有肉,奶奶肯定少不了你们的。”
其余几个孩子听到江姜这么说,连忙摆手,有些惶恐,他们都知道奶疼他们,再说了,他们也心疼自己这个身子骨弱的弟弟,只盼他能多吃点东西,快快好起来。
爹娘,奶奶,甚至是小姑姑都没得吃,好东西只给了来宝吃,这说明不是奶奶偏心,而是家里的条件就是这样,他们也算半大少年了,懂得是非对错。
几个孩子都特别关心李来宝,特别是李平安,现在大家还是经常叫他的小名,小石头,他将来宝照顾得无微不至。
前几日李来宝发烧时,他更是寸步不离,要不是江姜态度强硬,让他去休息,恐怕他还想整日整夜守在李来宝身边。
“来宝,这两天你就好好待在牛车上休息,等身体好了再去周老爷那上课好不好。”
李来宝小脸煞白,原本好不容易被养出来的脸颊肉又消了下去。
孙巧巧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李升作为父亲,也十分担心,每次休息时,他都拿起弹弓,挎着大刀去附近捕猎,可惜一路上能吃的东西都被扫荡过不知多少遍了,他几乎每次都是颗粒无收,连以前常见的麻雀都不见踪影。
好在现在家里粮食存粮还够,没有任何人短了吃喝,在休养了几日之后,李来宝迅速地好了起来。
江姜也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那块石头,同时,她有些苦恼。
总不能每次等到出了问题去解决问题吧,她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
比如,提高李来宝的免疫力。
孩子免疫力提高了,身体好了,自然会少生病。
江姜想了想,她的空间里还有不少奶粉,也有不少孩子能吃的各种维生素,或许她隔三差五地给李来宝吃上一些,日积月累之下想必是有效果的。
至于昂贵的中药材补身子,江姜不傻,其他人也不傻,按照他们的家底是不可能吃的起的。
维生素好说,在她的那个年代,许多维生素都是甜甜的含片或者软糖,她能明目张胆地给家里所有孩子吃。
只是奶粉泡开后一股浓浓的奶香味,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好东西,她得再想个办法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