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也想在回归的一路上看看生养了我们的第一个家园如今到底成了什么样子,大家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到什么?”
因为之前梨花将她们从正面战场上支开,所以祈土她们一队人几乎是整个蓬卢宫中仙术状态最好的了。不过她们现在的样子可看不出丝毫身为蓬卢宫女仙的灵秀。
这段时间她们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大家的大部分重任,忙里忙外地几乎没给自己留丝毫休息的余地。若不是这会儿话题转到她们身上,估计几人都还不会让自己停下忙碌的脚步。
可就是这样疲惫得精神状态几乎比一些伤病患还差的她们,说出口的话却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们想要成为对舜国更有用的人,能真正帮到陛下和台辅大人。”
听着这些平日里跟在身后的小女仙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想法,梨花等仙官们再也没说出让她们不必记挂蓬卢宫,最好现在就和陛下台辅他们一同安全离开的话来。
她们曾经想让祈土她们随舜麒回舜国,不仅是存着想让她们回到舜国后也能继续按照现在的习惯好好照顾舜麒的偏爱,也是想让她们能在脱离了蓬卢宫的仙籍之后能无缝衔接地加入舜王仙籍,不至于从长生不老的仙人跌落为需要再次为五谷伤病等困扰的凡人。
梨花等蓬卢宫的仙官其实也有一些交好的仙君,若是真心请求的话,也有可能将下山的祈土她们记入门下。
但一来频繁改换仙籍本就是一件招仙山仙人们忌讳的事,而且祈土她们是想要出世,这便不能被仙山上这些隐世的仙神们接受了。
二来一国的王仙籍还是与西虹等仙君的仙籍有很大差别的。更直白的说,等仙君一死,那么他们的仙籍上所记载的仙人都会仙力消散退为凡人。但王仙籍却不会,那上面的名字如果没有被新王所剥夺就会永存于仙籍之上。即便是将他们的名字记上去的君王驾崩,他们也能成为参与世俗的朝仙或者隐世潇洒的飞仙。
所以先前以梨花为代表的仙官们都默契地将祈土她们排除在了正面战场之外。
但现在看来是她们忘了,在上百年的生活中,蓬卢宫早已是大家第二个安置身与心的家园。她们又有什么资格阻止祈土她们为了守护家园而战呢?就像现在她们也不能阻止她们为修复家园出力一样。
这个她们共同的家园不仅在于蓬卢宫这座神圣的仙宫,更在于里面的家人们。
这是朝夕相伴的姐妹们自己的心意,是她们自由的决意。
梨花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送上祝福,同时让蓬卢宫尽快恢复不要让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们担心。要让这里是她们,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那些蓬山公们永远美好的港湾。
“原来大家是这样想的吗?能有这样的想法,或许就是这段蓬卢仙宫中的岁月给大家的珍贵馈赠吧。我想这样的你们一定能为舜国带来同样珍贵的未来。”舜麒由衷笑道,“不过一路上无论想做什么,可都要记得要好好保护自己呀。陛下和我在梓禹宫中等你们。”
他也难得的开了个玩笑,“可别让我们等太久啊,不然之后再入陛下的王仙籍可就没有现在青春漂亮了。”
脱离了蓬卢宫的仙籍之后,岁月会重新在这些主动下山的勇者身上刻下痕迹。对许多觉悟不够的女仙来说,岁月对容貌的磋磨正是她们没有勇气离开仙山仙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也是西虹仙君等行事不忌的高位仙神们永远不担心自己手握的仙籍空置的原因之一,无论被他们连名带命地划去了多少个名字,永远会有人渴望被写入其上。
不过现在看到大家是真得有了这样的觉悟,舜麒也稍微放心了点,在之后的畅谈中不着痕迹地展开了许多关于在常世国家中生活的讲说,大到沿途国家的法律,小到在荒野应该怎么面对妖魔、野兽与蛮植,他讲得极其生动细致引人入胜,也让这些女仙们再一次认识到这个从小她们看着长大的孩子是有多么的博学。
大家都成长了啊。
看着周围这些发自内心快乐的宫人们,舜麒在自如转换话题间神思不由自主地漂移了片刻,希望书阁中的那些书籍也是真的能给他的陛下带来快乐吧。
那司远现在书阁中看书吗?是,也不全是。
准确地说他是在做实验。并且这次还不是单纯的思想实验。
因为舜麒的爱好这蓬卢宫中的书阁扩建了好几轮,此时被知识充填得满满当当的书阁中只有司远一人。平日里这里当然是有女仙们在维护的,主要负责的正是这会儿舜麒他们话题中心的祈土一行人。
不过司远显然不需要人为他引导,共享了舜麒绝大部分记忆的他在这里也是轻车熟路。甚至对哪些书籍中有哪些内容都能倒背如流。
舜麒是天生的过目不忘,但他没有滥用自己的记忆,而是很聪明地选择了随着后天麒麟气势的增长一点点将他觉得有用的知识印入脑中。
司远虽没有过目不忘的天赋,可他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在记忆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其中主要是脑海中的记忆宫殿,而且同样的,他也是有选择地将自己觉得需要的知识收录进那日益恢宏的宫殿。
而他在和舜麒缔结了契约之后他生命的本质便发生了变化,对自己一向敏锐的司远在第一时间就察觉了这种变化。他当即就毫不迟疑地重新规划了自己脑海中的宫殿结构,在离开现世前那段不长却也不短的时间内有选择地扩张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网。
现在天敕归来,他对现在的自己又做了一番新的理解。现在的他也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对舜麒当时传输过来的那些记忆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规划。
但他在即将离开这座蓬卢仙宫之前选择来到这座熟悉的书阁,当然不是为了验证自己在记忆方面的能力,而是为了验证别的东西对知识的收容能力。
比如他手中这片从蓬山顶的舍身木上带下来的树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