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当天就知道了李吉花回来就走的事,主要好事者那么多,李老六家就住李光辉家隔壁,他媳妇爱听壁角,断断续续的听了一些,出来马上就说了,这种事情会迅速传播。
有人大笑着和孔雪儿讲了一通,本意是想说,你瞧瞧,人家根本不领你们的情,哈巴狗一样的摇尾乞怜,照样被人瞧不起。
在原来李家村的人看来,李光辉当过大官,老虎死了皮还在,身份还是很足的。
他们虽然听到李光义考上了状元,或许是当了官。
但是这个人平时别人都看不到他,除了轰轰烈烈的摆了酒,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当了官只有天知道。
当了官不回来炫耀的,那肯定是官不大呀,要是大官儿,不三天两头回来才奇怪呢。
所以私下里许多人还是看不起阿宝家,酒楼吗,也就是个饭馆子,侍候人吃饭的地方,能有几个钱?
人们朴素的观念,没能看透这个真实的世界,所以爱炫耀的人总是让人羡慕更多一些的。
比如响山桃园三颗铜钱的门票,开始时原来的村里人都觉得李光正是想钱想疯了在抢钱。
后来发现进去玩的人多了,也是很羡慕,再后来他们自己也有了一些钱偶尔也会去喝酒吃烧烤,才发现真的特别的享受。
和在家里喝酒吃烧烤有着明显的区别,院子里烤肉没有那么惬意,让别人看着自己吃东西或者自己看着别人吃东西都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公共场合的饭更香,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痛快。
再说外面的碗碟也配的漂亮,家里的总是不齐全不配套,每年添补一些,很难找到相同花色和形状的。
年年买年年乱,所以桌上乱七八糟的。
之前更穷的时候装菜都是用土碗,或者干脆一个小瓦盆,什么两菜一汤三菜一汤,那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天天就是一个瓦盆在那里,有什么煮什么,就是只有一盆菜。
现在都富裕起来了,为了请客的时候好看,都买了些盘子,几乎都是买的次品。
东拼西凑的,没齐整的。
瓷器这东西,次品和正品,看起来有点像吧,实际上价钱天壤之别。
所以李光正能赚什么钱呢,人们想想自己能在那里消费几颗铜钱,便觉得他家定然也赚不了几个钱。
捡一次菌菇都能赚七八百颗铜钱,那三颗铜钱能干什么?
养蚕的女子,一个月一个人最少能赚三两多银子,还要干点家务活。
这么一想大家的心里都非常的平衡了,却没想过人家一整天的人流量是多少,能收多少个三颗铜钱。
自从李光华每天放学后开始到桃园上工后,他阿娘的脾气明显变好了,不打人也不骂人了。
他每月得的银子,现在变成了五钱一个的银币,他会给父亲两个,给母亲两个,剩下的自己偷偷的装起来。
李光正想着不厚此薄彼,是给过他一个储物袋的,他如珠当宝的收着。
银币越攒越多,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十分的美满了。
桃园右边的斜坡都被修成了一层一层的平台,这些平台上也有他住的一间小屋,晚上可以在这里住,也可以回家。
过了响山洞府一百多步,向下一点的官道上方四五十尺的位置,是他大哥新建的家。
旁边还有可以建房的地方,他决定用现有的银子买下来,城里的房子可要可不要,住在城外真的舒服。
有时候他会去大哥大嫂家坐一会儿,大嫂待他简直是诚惶诚恐,一会问他要不要吃这样,一会问他要不要吃那样。
大哥家很富裕了,盖了房子以后生活还特别好,家中啥都有。
从大嫂那颠三倒四的闲聊之中,他震惊地知道,大哥每月在桃园能领到二十两银子,现在是四十个银币,他惊呆了。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呀,怪不得关石仙那个外姓人也是死心塌地,做事情从不偷懒不说,还啥都抢着干。
大嫂得意洋洋道:“他们这季节早早去捡鸡枞,一天下来运气好能得一两银子,最少也能得两三钱,你就说说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吧。你光正哥真了不起,不计较,还让他们可以晚一点回来。”
“怪不得啊,一个个笑得跟个佛像一样!”
李光华总算是恍然大悟了。
想想自己只干半天都能得那么多钱,而且他还是个小孩子,这么小能赚钱就已经很奇怪了,有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赚那么多,又有多少大人都比不上。
他更加下决心好好干了。
阿宝去三叔家送东西,被三婶拉着左一声心肝右一声宝贝的,家长里短的一通下来,怎么抽也抽不出自己的手,就像漫画里的汗流浃背的尴尬小孩儿。
阿宝好后悔要亲自上门,应该叫堂弟带回来的,堂弟李光华不是在桃园里干活吗?
她非要来看看人家在家里过得怎么样,过来就被绊住了。
像李光华这种半大孩子的羊皮袄,是买的大人的,被阿宝刻了折叠线条,可以根据身材的高矮伸缩。
她也给穿衣人讲了这种情况,所以穿起来特别合身,大家都很高兴这种神仙能耐,啧啧称奇。
“小阿宝啊,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能力呢?我早就说过你像仙女一样,和别人不一样的。你瞧你的这些姐妹,和你比她们连狗屎都不如啊……”
三婶哼哼唧唧,皱着眉头贬低自己的女儿们……
阿宝哭笑不得,巴不得瞬间逃离。
然而那俩姑娘完全不管自家阿娘说什么,她们在忙着穿袄子,喜笑颜开。
她们也听到了阿娘的话,这种话她们听多了,早已习以为常。
这边秋天一场雨就凉了,秋收以后慢慢就冷了。
李家人每个人都穿上了本色的羊皮比甲,这些比甲都是小羊羔毛的,柔软亲肤,舒服极了。
李光华在雨天穿着比甲来上工,本以为这种天气没有客人了,结果还是来了些附庸风雅的读书人,在此吟诗作对。
也有一些城里的小老板,这种天气在城里呆得气闷,便出城来打发时间,小酌几杯,多半会约上熟人,坐在瀑布边的石廊坊下,趺坐在厚厚的蒲团上,放松放松。
更有新婚燕尔中的男女,走在秋雨中,二人共伞,悠闲自在。
泡免费温泉的越发多了,进进出出的,一堆一堆的人。
只要出了三颗铜钱,泡不泡温泉都一样,这种冷冷的日子大家都喜欢泡一下。
一个池子能容纳三五百人,很宽很宽,池水有自然进出口,一年四季都是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