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苑之中,传出了阵阵略显杂乱却又有序的琴音波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宛如天籁之音,动人心魄。
李诗仙微闭双目,摇着脑袋感受这琴音起伏。从开始的醉酒成狂,到后来的如痴如梦,让她不禁大加赞赏。
“好!~”
李诗仙朗声大笑,随手抛出一锭五钱的银锭。只见银锭在空中划出一个完美的弧度,稳稳的落在了琴案之上。
面对李诗仙如此阔绰的出手,让在一旁侍候的丫鬟翠儿,也不免有些心惊道:“这出手可比那凝之公子强多了。”
丫鬟念及至此,神色异样的瞥了一眼谢淑婷,心中暗自嘀咕道:“他也叫凝之,但好像不是同一个哎!”
“噌!~”
琴音收弦,戛然而止。
惜仪起身福了福身道:“多谢这位公子赏赐,可还要再听一曲?”
“嗯!~”
李诗仙点了点头,摇晃着折扇道:“曲子就不必了,不知惜仪姑娘还会些什么?”
李诗仙的话问的相当有水平,这让惜仪一时间不好作答,难道要跟对方说说床笫之欢。
但显然不能,因为对面的两人根本不是奔这个来的。
从她进入兰苑开始,打量了两人一眼,便知道对方是来寻欢作乐还是另有所求。
很显然,这两人是后者。
面对李诗仙的提问,惜仪沉思了片刻,抚了抚手道:“琴棋书画诗酒茶,奴家皆有涉猎,不知......”
“好,好一个琴棋书画诗酒茶,不如惜仪姑娘展现一下茶艺如何?”
“那就叨扰两位公子了。”
惜仪说话间福了福身,略显赔罪道:“奴家先去更衣,两位公子稍候。”
她顺势向一旁的翠儿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的来到茶案前,开始注水研茶。
李诗仙点了点头并未阻止便与谢淑婷开始一番耳语,由于两人相隔太远,翠儿是一个字也听不到。
直至炉水鼎沸,惜仪才穿着一身绿色衣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出来。冲着两人行了一礼,便快速坐到了茶案前。
“凝之兄!请。”
“请!~”李诗仙抚了抚手道。
两人一前一后坐在茶案前,看着惜仪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心中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宋的茶道,相较于上层社会还是以抹茶为主,贩夫走卒则是以冲茶为饮。
而作为青楼的头牌,惜仪所展示的自是抹茶中较为高深的手艺,茶百戏。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
是一种以茶和水为原料,通过特定的注汤、击拂等手法,使茶汤表面幻变出各种图案和文字的技艺。
这些图案有的像山水,有的像花鸟,有的像书法,千变万化,令人惊叹。
多为文人雅士所喜。
看着茶盘中呈现的画面,谢淑婷不禁眉头一皱。因为茶百戏展示的画面,正是此刻他们四人的场景。
人物勾勒的虽然模糊,但房间的布局以及四人的站位,却是显现的清清楚楚。
唯一不同的便是,画中的四人都是女子装束,这让谢淑婷心中暗自一惊。
惜仪自然察觉到谢淑婷的变化,笑盈盈的将泡好的茶奉给二人,轻声道:“两位公子请慢用。”
“是公子还是小姐,惜仪姑娘何必明知故问?”
李诗仙说笑间端起茶杯闻了闻茶香,不禁赞叹道:“不错!画美茶也香。”
他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了一番,接着又看向惜仪笑道:“这茶倒是不错,不过比起姑娘的琴声还是稍逊一筹。不知姑娘可还有其他才艺?”
惜仪微微一笑,答道:“公子谬赞了。小女子除了琴艺和茶艺,还略通舞蹈。”
“哦?~”
李诗仙饶有兴致地问道:“那可否为我们舞上一曲?”
惜仪并未搭话,而是看向了一直未曾言语的谢淑婷,掩嘴轻笑道:“次次都是公子提要求,这位公子却还不曾提过,不知凝之公子想看什么?”
“我?~”
谢淑婷愣了愣神,沉思了片刻朗声道:“从刚刚的茶百戏也能看得出来,惜仪姑娘画道也是颇有成就。”
“不敢,只是小道而已。”惜仪连声赔笑道。
“既然惜仪姑娘刚刚说了‘琴棋书画诗酒茶’,所谓琴能养性、茶能养神、书能养心。想来书法一道,惜仪姑娘也是颇有才情。”
“书法?”
惜仪神色有些异样,惊诧间不觉收神道:“奴家自青楼中数十载,听过诗词松雅,也有过茶酒琴画,从未听过书法。”
“你今日可不就听到了。”
李诗仙笑盈盈的摇着折扇,看向身后的丫鬟道:“把琴案收拾收拾,给你家主子腾地方。”
翠儿闻言并不敢动,而是向惜仪投去了目光。见自家小姐点头默许,才快速收拾了桌案,摆上了文房四宝。
两人也跟着惜仪的步伐,转道去了书案前,想看看她的书法到底有什么成就。
只见惜仪摊纸研墨,提笔凝神,随着笔锋灵动,挥毫泼墨间惊见一首小令浮现。
谢淑婷看着还未干涸的墨迹,心中也是暗自惊叹道:“她虽说是个女子,但她运笔的手法也是有些本事,只是这字好像在哪见过?”
就在谢淑婷沉思之际,李诗仙缓步上前,看着宣纸上浮现的小令,不禁哑然失笑。
“除粉涂油,易钗着冠,雌雄何难辨。玉齿朱唇,折柳束发三千羞遮面。未及木兰英姿,恐羞英台作伴。可叹良辰美景在前,平添幽怨,那见素娥着青衫。”
李诗仙话音刚落,便闻惜仪眉目闪烁的看向谢淑婷道:“不知两位与谢凝之是什么关系?”
“哦!~”
李诗仙摆弄着手中的折扇,玩味一笑道:“你又与谢凝之是什么关系?”
谢淑婷并未回应,而是依旧看着书案之上的诗词。一番思虑后,她好像知道眼前之人的来历。
这幅字的笔锋与前世青楼名妓李云婷的手法相同,只不过现在显得有些匠气。
前世她听过李云婷的名字,只因为她的一手字被不少士子趋之若骛。她也有幸得到了手稿,当时也是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