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赢耀询问道:“律令修订的进度如何。”
诸葛亮回应:“已全面启动,张居正领军,李斯、王阳明、魏征和韩非等贤才共同参与,阵容可谓豪华。
他们在九公子府内秘密研讨,每项修订都需要赢耀认可的法学专家签字确认。
务求将法律依据帝国现实进行革新,让民众生活更为宽裕。
以往一人犯错株连九族的苛政,如今仅限于叛国和叛乱等特殊情况下适用。
严酷刑法被大幅度削减,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人性化的方法。
这是核心原则,也是赢耀的铁律。
例如盗窃者,虽需严惩,但可安排劳动改造,三至四年就能回归社会。
贩卖人口的行为则更为严酷,连坐制度被严格执行,这是他对这一罪行的严惩态度。
听到诸葛亮作为新任秘书的报告,赢耀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既然准备就绪,明日就按计划行事吧。”
“名单上的所有人,立刻缉拿归案,敢于抗拒者,就地正法。”
诸葛亮听着这冷峻的命令,心中不禁为那些世家子弟和学者们感到悲哀。
他们仿佛还沉浸在胜利的幻象中,却不知死神已悄然降临。
他们的安逸即将结束,大秦的律法虽不再如商鞅变法时那般森严,但人人平等的原则已昭然若揭。
曾经,即使是太子,也需遵守法律,否则同样会受到制裁。
新的一天,平静如常,廷尉府的官员们照例前来报到。
蒙毅在位时,这种秩序无人敢违。
然而,只要没有突发事件,蒙毅通常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免触及世家和学派的利益,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除非得到皇帝亲口指示,蒙毅极少干涉内部事务。
在他的治下,只要不过分挑衅,一般都能保全。
如今换成了赢耀,一个月未踏足廷尉府,奇怪的是,廷尉府的副官竟也未向九公子府汇报工作。
更令人惊讶的是,赢耀甫一接任,便规定廷尉正、左监和右监在处理任何事务前,须先经他审批。
然而,一个月过去,这些官员却毫无动静。
廷尉府似乎不存在这位新任廷尉一样。
公子高、胡亥、扶苏、公子荆和孟尝君联手,预备在早朝上公开弹劾赢耀的失职行为,以此显示皇室的公正。
"朕明白你们的心情,然而,还是稍作等待为宜,"秦始皇言辞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他对那些王子们深感失望。
就连二公子与三公子联手欲废黜耀帝之举,足以揭示他们已被世家和百家势力所左右,缺乏独立思考与决断。
若是江山落入他们手中,大秦无疑将面临空前危机。
历代秦王,从未成为这些势力的傀儡,他用血汗换来的江山,不容他人轻易践踏。
听闻耀帝即将上朝,诸王子们的神情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讶,显然,他们意识到耀帝此举是对他们的挑战。
然而,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对耀帝的意图毫无头绪。
整整一个月,耀帝未曾踏出府邸一步。
少卿通报,耀帝从容赴朝,面带沉静。
“儿臣恭迎父皇训示。”
"平身,有何奏议?"秦始皇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与审视。
“今日群臣皆指责儿臣疏于职守,实则不然,廷尉府内已腐败至极。”
耀帝开门见山,接着,他命赵高呈上他的调查报告。
秦始皇接过,目光逐渐凝聚,怒火在眼中燃烧,“这还是我大秦吗?竟敢玩忽职守,上下欺瞒,滥杀无辜。”
他转向耀帝,问道:“皆有据实可查否。”
耀帝答道:“半月前已取证,为确保无误,再行核查,确凿无疑。”
他又道:“儿臣已下令三千修罗卫全面出击,铁鹰锐士也将配合行动。”
冯去疾闻言,心中警铃大作。
若耀帝深入追查,不知会有多少无辜者丧命,世家子弟亦难逃一劫。
他谨慎地进言:“陛下,老臣以为,此事需多方核实,而非仅凭九公子一人之言。”
秦始皇冷笑:“无需了,黑冰台与影密卫已根据小九的名单复查。”
“你们很快能看到公正的裁决。”
他的话语中充满自信,对于耀帝的调查,尽管有所保留,但影密卫和黑冰台的介入,意味着结果不容置疑。
耀帝解释道:“这是儿臣这个月酝酿的清廉风暴计划,自回咸阳以来,我对廷尉府的失职深感不满。”
“律法对官员来说,形同虚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惨剧难以言表,我不再信任廷尉府的官员。”
秦始皇感慨道:“朕亦有此感,故派黑冰台与影密卫共同调查。”
虽然他早已知情,但现在,他决定公开此事。
“诸卿,昨晚小九秘密入宫,带来了这份清廉风暴计划,是我亲自批准的,他并无擅自行动。”
这样的转变,预示着一场深远的变革,将在大秦掀起波澜。
“鉴于事态的复杂性,朕决定让暗流堂和幽影卫介入调查。”
此刻,你们应当安心,朕向来秉持公正,从不冤枉无辜,亦不容忍任何罪恶。”
李斯赞同道:“对于保密性,我对此计划并无异议。”
王绾接着道:“确实如此,九公子并非擅自行动,他的提案和证据都经过我审慎的评估和确认。”
秦政笑道:“诸卿勿轻信流言蜚语。”
“小九并非无所作为,他的行动意义深远。”
李斯补充:“九公子并非独断专行,这项计划其实早有雏形,他在接手职务前已与我们分享过。”
王绾补充道:“我们已将相关情报呈报给陛下,只是陛下认为需全面审视,故派遣暗流堂和幽影卫跟进。”
实际上,这是赢曜的战略反击,也是秦政期待的局面……众人皆不相信百家和世家会清廉自律,他们的品性,有目共睹。
冯去疾心中明白,一切布局都将付诸东流。
原来,赢曜的真实意图是廉政风暴,帝国统一后,官僚们的进取之心早已消磨殆尽。
他们沉溺于权力寻租,秦政并非不知晓,只是未将整治吏治视为首要任务。
其实,他们应该能察觉到,赢曜的外出巡查,正是秦政的暗示。
一直以来,秦政和赢曜之间的默契演出从未停止。
特别是李斯和王绾的话语,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