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轻骑直抵寿阳,苻融见苻坚前来,身后只有八千骑兵,诧异之余赶忙上前拜见,将其请入大营之中。
“陛下,如今寿阳被攻克,谢石率大军隔洛水与秦军对峙,臣以为,对比秦国大军,小小晋军不足为惧,臣愿领兵直攻敌营,取谢石首级,以振三军。”苻融早就想攻入敌营。
早在大军出征之前,秦国境内就有“谁谓尔坚?石打碎!”的谶言,苻坚对战谢石,终究是有些冒险。奈何苻坚不信这些,但为了大秦千年基业,苻融不敢让眼前的君王出半点差错。
苻融虽不解苻坚为何没带大军前来,但杀谢石,势在必行。
“不可,谢石其人,有将帅之才,杀之可惜,不如劝降,令其为我大秦所用。”苻坚喝着水,对苻融说。
“劝降?谢石是敌方将领,如何劝降?”苻融有些气愤,大敌当前,苻坚不思索如何杀之以绝后患,竟然还想劝降敌首。
如果谢石是那种轻易就会投降的人,早在大军来时就会倒戈,何至于耽搁至此。
“朕记得,当初围困襄阳之时,我军曾将襄阳太守朱序俘虏入秦。朕感念其气节和能力,曾授予其度支尚书一职,为我所用。朕有意让朱序去劝降谢石,朱序出身将门,入秦多年,又曾在东晋做官,与谢石有同僚之谊。私以为,以朕善待晋人之仁义,重用晋官慷慨,定能使谢石弃暗投明。”
苻坚说着,仿佛胜券在握。
“不如,臣弟命人随朱序前去,若谢石弃旧图新还则罢了,若他执意不肯归秦,也可杀之以绝后患。”苻融听着苻坚的计划,许久才出言以对,汉人常说兵不厌诈,他真的一点都信不过这个朱序。
“无妨,朱序来时便请命入敌营城劝降谢石,朕相信朱序为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苻坚并不赞同苻融此举。
苻融佯装作罢,还是派人以保护朱序安全为由,随朱序一同前去。
晋军大营前,朱序带着十名秦国士兵,骑在马背上,立于当前。
晋军之中有人大声质问道:“何人渡河?”
面对剑拔弩张的晋国士兵,朱序拱手大喊道:“在下朱序,曾任南中郎将、梁州刺史,求见兴平县伯谢石!”
大喊三遍之后,晋军值守的小将听清来人,急忙赶去将此事禀告给谢石。
军事沙盘之前,谢石得知此事,忙问:“朱序真是这样说的?”
小将稽首,对谢石说:“末将不敢有所隐瞒。”
谢石捋了捋胡须,朱序入秦日久,如今带着十数名胡人士兵前来,却只通禀在晋为官时的官职,未以秦人自居,只怕此事不简单。
于是对左右说:“传他入营,盯紧那些胡人,若有诡异之处,就地斩杀。”
向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朱序既入秦国为官,犹如背晋,就怪不得他不留情面。
苻融与苻坚位于阵后,听见朱序如此大喊,苻融喝着茶的杯子顿住,听见一连三声皆是如此,苻融狐疑地看着苻坚,问:“他为何不报在秦官职,莫非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秦人,有心背秦?”
苻坚握紧手中的杯子,并未言语,说不出为朱序开脱的话来。心中默念:朱序啊朱序,你可千万别叫朕失望。
“不行,臣弟不能让他前去,若他向晋军透露我军布防,岂不得不偿失?”苻融见苻坚不语,不顾苻坚在身后叫他,起身径直走了出去。策马上前,挽弓直指朱序后背,妄图一箭射死这背信弃义之人。
千钧一发之际,晋军大营门洞大开,朱序与十数人策马直驱,奔入城中。紧追其后的箭矢,射在门上,没入三分。
朱序翻身下马,带了三五人入见谢石,一见到人,朱序便以眼神示意,让谢石杀了这些胡人。
谢石会意,命左右悄无声息捂住这些共同入内的秦国士兵,拖下去就地杀掉。
见再无外人,朱序朝谢石跪下,谢石当不起这一跪,连忙将人扶起,只见朱序边流泪边朝谢石说:“我流亡秦地多年,如今终得回还故土!”
看着他涕泗横流,不像作假,谢石于是问道:“我听闻秦地苻坚亲率大军前来,是与不是?”听说苻坚已到寿阳,谢石十分害怕,本想坚守不战。
朱序一抹眼泪,对谢石说:“苻坚虽至,但秦国主力军尚在项城,并未集结前线。将军,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散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听他送来如此重要情报,谢石十分振奋,激动之余,又有些犹豫。
主将谢琰上前对谢石说:“将军,末将认为可接受朱公建议,末将愿与谢玄领兵与秦军一战。”谢琰乃丞相谢安之子,他的建议,谢石不能不听。
犹豫片刻过后,谢石下令抓紧反击,对左右道:“传令全军,鸣金迎敌,势必打秦军个落花流水!”
见谢石做下决定,朱序转身就走,谢石在背后问道:“朱公意欲何往?”
朱序顿住脚步,转身朝谢石一拜,对他说:“秦国拜我为度支尚书,我虽身在敌营,但百死不移其志!还望谢兄替我将此话带回家中,让族中父老知晓,朱序并非叛国投秦之人。”
“对了,有一事,朱序要向将军言明:苻坚下令举兵东晋之时,每十丁就遣一人为兵;二十岁以下的良家子但凡有武艺、骁勇、富有、有雄材都拜为羽林郎,最终召得三万多人,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朱某在秦多年,秦国虽幅员辽阔,胡人四方归降,互不服众,众将勇猛,却战力不足。若能挫败秦军前锋,还望谢将军整率三军,陈兵阵前,震慑秦军。若一路大捷,可让胡首退兵千里为战场,渡淝水与秦军对战,届时,朱序自会全力襄助。”
朱序以身入局,只愿一切顺利,能胜天半子。
“朱公大义!”谢石不再拦他,朝他一拜。朱序转身,趁晋军出兵之际,骑马带着剩余胡人士兵,渡水奔回秦军大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