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飞回来的
“谢队长,你们明天要走?”钱多多找到谢队长。
“是啊,钱老师有啥事儿?”
“能帮我捎两封信吗?”
“没问题,写好了吗?”
“还没,我这就去写,明早给你。”
“成,走之前给我就是。”谢队长应下。
晚上钱多多在书桌上写信,一封给胡秀英,一封给家里。
说了一路的艰难险阻和这里的艰苦环境,也说了大棚种植的初步成果。
给胡秀英的主要是问能不能帮忙找一些草莓、猕猴桃、西瓜、葡萄种子,最好是耐寒的新品种,看能不能在雪域高原上种出来。
要是有可能,能不能帮忙找个农科院、农学院的专家来指导一下。
这些水果需要人工是授粉。
人工授粉有人工辅助授粉,花粉振荡器、激素授粉、熊峰授粉,需要专业人士指导进行。
师长那边迟迟没有回信,钱多多想着多问一个人多一个备用。
给家里的则是说了一些大棚种植心得,以及提醒大棚种植要注意的细节,特别是哪些菜需要人工授粉,怕家里不懂这个,白白浪费一年的时间颗粒无收。
“你想在这里种大棚水果?”罗盛勇看着妻子写的信。
“嗯,光是蔬菜太单一,如果再来点儿水果就更好了,长期缺乏维生素C,人体的血液凝固性会很差,一旦受伤伤口不易愈合。”
一战、二战中好多伤员就因为缺乏维生素C,伤口溃烂不愈合,或是一点儿小伤口血流不止。
“水果也能用大棚种出来?”罗盛勇顿了一下。
妻子都弄出大棚蔬菜,自己咋就没想过大棚种植水果呢?
看来自己的脑袋瓜是真不如妻子,罗盛勇对妻子心悦诚服。
“谢谢你,多多,有你真好!”搂住妻子,真心感谢妻子的奉献和付出。
“谢啥,来都来了,尽可能把我能做的都做了,战士们真不容易,当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钱多多靠在丈夫怀里。
这里的战士们没一个的手是好的,全都是裂着冰口子,嘴上都结着血痂,稍微一笑或是嘴张开,口子就崩开。
耳朵也是红彤彤的长着冻疮。
有的战士脑门倍儿亮,钱多多以为是聪明的脑袋。
丈夫告诉她,这是高原脱发症。
整个营区时不时看到个光脑门的小战士,显得特别成熟,明明不过十八九岁,看着像三十多岁的大叔。
钱多多帮不了多的,有几十年后的见识,知道大棚蔬菜、大棚水果这玩意儿。
摸索着看能弄出些啥,算是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要是有农科院、农学院的专家来指点,也许能早日让战士们吃上更多的蔬菜、水果。
想到这里,钱多多在给胡秀英的信里把这个想法说了。
早上交给谢队长,没封口,还要团部审核没问题才能邮寄。
一同捎回去的还有豆腐模具,老马还等着做豆腐呢。
这里好冷,明明太阳当空亮晃晃的却没有一点儿温度,僵手僵脚的,站一会儿脚冻得发痛。
“哈!”钱多多哈口气在手上,跺跺脚,“好冷!”
地面一片白霜,夜里零度以下,地面的水分都被冻住。
好在这些地早就垦好的,不然有的忙。
昨天才播撒的种子,浇了水,现在不用打开大棚。
钱多多带着孩子在地里转了一圈,暂时没啥事儿。
“妈妈,脚脚痛!”小丫头不肯走路,冷的脚痛。
没料到这里这么冷,钱多多穿的千层底布鞋,小丫头穿的小皮鞋,单鞋好看不御寒。
钱多多抱起孩子,摸摸小手冰冷,放到自己腋下捂着。
“钱老师,有啥建议?提一下呗!”转到炊事班,老郑问道。
这会儿快中午,厨房里热气腾腾的,一个小战士围着围裙,举着大铁铲费力地铲大铁锅里的萝卜丝。
另外的战士把蒸好米饭的篜子抬出来,还有的端着饭盆、碗筷摆桌子,一个班一张桌子。
“没有,就这些原材料,就是厨神来了也只弄得出这些菜。”钱多多摇摇头笑道。
“钱老师谦虚了,我可是听老罗说你做的土豆饼、萝卜丸子是一绝!下午教教我们呗。”老郑坚持道。
“行啊,这个也只是吃个新鲜,多吃几顿也会腻的。”钱多多没再推辞。
午睡后,钱多多带着孩子来厨房,厨房里几个战士在揉面。
“这么早?”钱多多问了一句。
“不早了,晚上雪山上的战士们要回来,做些面条备上,吃一碗热腾腾的豌豆尖面条、空心菜面条,美死他们!呵呵!”老郑笑道。
都在上面待过,自然知道刚下山的人最想吃啥。
“土豆饼怎么做,钱老师你只管说,不用动手,来,坐这里,喝茶。”
老郑殷勤地搬来一张靠背椅放灶前,“这里烤着火暖和。”
茶叶是老郑从张教导员那里讨来的。
这里茶叶是好东西,没有蔬菜的时候,茶叶能助消化、清肠胃。
古代胡人、吐蕃之所以垂涎内地,其中就有茶叶的原因。
吃了牛羊肉,没有蔬菜可吃,茶叶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可长期储藏,便于运输。
那时茶叶、盐、丝绸是三大硬通货。
坐在炉火边,喝着红茶,真的蛮享受的。
“土豆饼可以做成甜的,也可以做成椒盐味儿的,看你们喜欢哪一种。
水晶萝卜丸子更简单了,蒸熟后就看调料,调料一定要有酱油、辣椒、花椒粉、醋,其他按自己口味搭配。”
钱多多在旁边指导,小战士们一步一步操作。
“唉,老郑,今晚上吃啥?好香!”有人在厨房外喊道。
“好东西,今晚有土豆饼、水晶萝卜丸子,钱老师教的新菜!”老郑大声回道。
油水少,油炸食品都能把人馋虫勾出来。
还不到晚饭时间,大家肚子都开始咕咕叫起来,从来没有这么饿。
“唉,你看山上是不是有人?”有战士无意间抬头,看到上面有一队人正呲溜呲溜地往下溜,顾不得屁股痛。
“喂!喂!”山上的人使劲儿挥着手,连喊带叫的,老激动了。
“天,他们这么快就下来?”营地的人惊呆了。
往常最早到家都得七八点钟,晚的要十二点多钟,今天足足提早了三个小时!
这路上不带休息也要不了这么早呀!
“老郑,老郑!山上的人回来啦!”有战士急忙跑到厨房通知。
“啥?那帮猴崽子就回来啦?飞回来的?这么快!”老郑吓一跳。
这会儿还在准备晚饭,山上的战士下来,饭菜不够呀。
“快快!你俩快去割豌豆尖、空心菜!你俩把面擀上!”老郑忙安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