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从兖州府城南行不过五十里,便是历朝历代政治重地,神圣之地曲阜。
正德六载,河北爆发了民变,叛军侵入曲阜,焚烧数百民居,县衙也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战乱平息后,朝廷倾巨资以
"圣殿
"为核心重建新城,并不断修缮扩建。
至今,曲阜城的规模已不逊色于山东任何一座府城,甚至隐隐超越,仅次于有鲁王驻守的兖州府。
辰时已过,天光大亮,曲阜城的街道熙熙攘攘,但城门外仍有大批民众排队入城,谈笑声此起彼伏。
然而,与轻松的民众不同,驻守城门的卫兵显得紧张,人数比平时多出数倍,检查也更为严格。
每当有三两成群的男子出现,卫兵们就会迅速包围,仔细盘查后才放行。
这反常的景象自然引起了民众的注意,但他们询问时,卫兵们始终保持沉默,神色诡秘,苍白的面颊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又过了半个时辰,曲阜城外排队的市民突然停止了交谈,疑惑地盯着脚下颤动的土地。
为何地面似乎在微微震动?
轰!
相较于茫然的平民,城门口的卫兵立刻警觉,望向远方的官道。
然而,仅仅一瞥,他们的脸色就变得煞白,嘴唇颤抖,胸口急剧起伏...
帝国的预示竟然成真了?
远方,一片炽烈的赤色洪流在惊愕的民众眼前,沿着神道滚滚而来,数面绣有“河川主宰”徽记的巨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旗帜之下,一辆看似普通的马车驶过,周围环绕着一群身披甲胄、手持神器的帝国卫军。
咕噜。
短暂的震惊后,城门外响起一片惊叹之声。这座被称为“神圣之地”的曲阜,除了少数维护秩序的卫兵,几乎无多余军力。
这里的百姓何时见过如此壮观的阵容?更重要的是,帝国中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任何途径曲阜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文官下车,武官下马,以示对“圣贤”的敬意。
显而易见,这位气势汹汹的“河川主宰”张九德是有意为之。
想到此处,许多市民纷纷回头,期待看到那些守城士兵的反应。曲阜的官吏,从县令、县丞到守城士兵,皆由“孔氏家族”直接任命。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原先守在城门附近的士兵已然消失无踪,地上还散落着几柄兵器,显然是他们在恐惧中遗落的。
"嘿,今日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吧……"
"有人要倒大霉了。"
短暂的惊讶后,门外响起一阵嘲讽的笑声,打破了紧张的氛围。
循声望去,一位年约六旬、仍保持着学者模样的老者捋了捋略带银丝的胡须,幸灾乐祸地说着。
任何在曲阜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神圣之地”其实也隐藏着污秽。表面庄重的圣贤公府背后,与帝国那些欺男霸女的皇族诸侯并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皇族诸侯的暴行仅限于自身,但在曲阜,所有“孔氏家族”成员都享有特权,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嫡系血脉”,傲慢无礼,根本不将普通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
即使引起一些骚乱,传到巡抚大人那里,也会因“圣贤”的颜面而大事化小,最终不了了之。
"苍天有眼,朝廷终于要清理这些败类了……"
人群中,一位中年人突然瘫倒在地,捶胸痛哭,引来了众人的围观。看清他的面容后,不少人都露出了同情之色,有人上前安慰,轻拍他瘦弱的肩膀。
你一言我一语之间,这个中年人的故事逐渐拼凑出来……
此人身姓宋,源于东境之地的青州府,家境殷实,幼时曾就读于神秘的私塾,一举夺得“灵童”之誉,踏入了知识的秘境。
自那时起,这位中年人踏上了一场奇幻的“探索之旅”,数十载时光在他脚下流逝。终于,在接近不惑之年,他荣获了梦寐以求的“文魁”称号,拥有了魔法般的功勋,并获准次年参加“文试”盛会。
为此,宋文魁特地前往曲阜,意图朝圣“先贤故土”,祈求来年能够一展鸿鹄之志。然而,他因痛恨城中的邪祟少年欺凌女子,出言训斥,竟招来少年的暴虐,双腿被生生折断。
更令人心寒的是,得知他乃文人且已获“文魁”之位,那位恶少竟勾结学术衙门,剥夺了他的荣誉。经过一番曲折,有人透露恶少乃孔氏嫡系,孔子的直系后裔。
宋文魁的绝望加深,县城衙门非但未为他申冤,反而戏谑地将他驱逐。若非心中坚韧不屈,加之众多百姓暗中相助,他或许早已葬身孔氏之手。
此刻,目睹“河域主宰”张九德展现的威势,宋文魁几近熄灭的希望之火再度微弱燃烧。他奋力挣脱人群,四肢并用攀上大道,泪如雨下,悲愤呼喊:“大人,学生无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