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晴。
尽管今天不是休息日,但最近在京中引起风波的詹事府少詹事钱龙锡却没有去上班,而是早早地告诉府中的仆人请了假。
或许是这些天心情不错,闲居在家的钱龙锡身穿常服,神情自在地躺在摇椅上,惬意地享受着身后的侍女按摩。
现在京中的局势已经很明朗,李国普面对他的“猛烈攻势”毫无招架之力,恐怕很快就会“黯然退场”,引咎辞职。
虽然在这个“国泰民安”的时刻发起攻击显得有些“乘人之危”,但钱龙锡并没有太多的顾虑。
他们东林党已经缺席崇祯朝很久了。
“泡茶来...”
舒服地哼了一声,钱龙锡轻轻挥手,微微眯眼,对旁边的管家吩咐道。
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管家仿佛受到了惊吓,匆忙行礼后转身离开,他急促的脚步声让钱龙锡有些不悦地睁开眼睛。这个管家跟随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怎么今天这么毛躁。
但一想到自己的“计划”即将实现,钱龙锡心中的一丝不满便烟消云散,尤其是耳边不时传来远处花园里的蝉鸣鸟叫,让他心情更加放松。
不久,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钱龙锡耳边响起,伴随着一声小心翼翼的轻呼,让假装睡觉的钱龙锡重新睁开眼睛:“老爷,钱先生来了...”
“唔...”
短暂的惊讶后,钱龙锡意识到管家口中的“钱先生”是谁,不由露出沉思的表情。
在如今的大明,能被眼前管家称为“钱先生”的,也只有在东林党中叱咤风云,被誉为下一届“东林魁首”的钱谦益了。
在这种形势下,钱谦益主动来访,恐怕是为了帮自己“摇旗呐喊”。
“让他在客厅稍等。”
在婢女谨慎的扶持下,钱龙锡慢慢从摇椅上站起来,缓步走向前院,仿佛漫步在园林之中。
...
"老师。" 钱谦益早已等候多时,看见钱龙锡的身影,立刻从座位上起身,主动迎上前去,急切地鞠躬行礼。尽管他与钱龙锡并无实质的“师生关系”,但两人同为东林党的核心成员,加上钱龙锡年长且在党内的资历更深,因此平时他总是以弟子之礼对待钱龙锡。
"受之到了。" 钱龙锡依旧镇定自若,示意管家奉上香茗,同时在钱谦益的协助下坐到主位上。此刻,他仿佛找回了昔日在东林书院讲学的感觉,那时无数学子都对他行弟子礼,后来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老师,大事不妙!"
钱谦益顾不上与钱龙锡寒暄,一脸惊恐地说道,使得正在倒茶的管家动作一滞。
"慌什么!"
听到这话,钱龙锡皱起了眉头。当前的局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李国普的败局已定,东林党正值鼎盛,不应说丧气话。
"老师,您今天没去值班,朝廷里出事了!"
"一大早,昔日的东林叛徒阮大铖上书诋毁京城的首善书院,妄议国政,要求予以取缔。"
似乎并未注意到钱龙锡脸上的不悦,钱谦益连忙惊慌地补充道。
啪!
钱龙锡刚拿起的茶杯瞬间摔落在青石砖上,尚有余温的茶水溅湿了他的衣衫,但他似乎毫无感觉,只是紧紧盯着眼前的"门生"。
"这小子胆大包天。"
沉默片刻,钱龙锡渐渐恢复冷静,咬牙切齿的声音在官厅中回荡。
钱谦益口中的"东林叛徒"阮大铖曾是东林党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他在天启年间转投魏忠贤的门下,对东林官员大肆打压报复。
随着新帝即位和阉党失势,阮大铖自然退出了政坛,没想到他今日竟然再次出现,而且矛头直指东林党的"首善书院"。
"首善书院"是昔日东林大佬御史邹元标和副都御史冯从吾在宣武门内创办的书院,高攀龙、叶向高等东林领袖都曾在这里讲学。
在天启年间,权倾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曾以首善书院妄议国政为由,试图取缔它,幸亏众多朝臣据理力争,才得以保全。
原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没想到阮大铖竟在此刻突然冒出来。
一时间,钱龙锡心中交织着惊恐、不甘和愤怒,他不由自主地望向钱谦益,问:你对此有何看法?
钱谦益听到此言,心中五味杂陈。他的“恩师”在东林党中资历深厚,但性格懦弱,常避事不前。
否则,“东林六君子”怎会尽数丧命于魏忠贤之手,唯有这位“恩师”能安然至今。
“恩师,此事刻不容缓,应立即联络朝廷官员,联名上书天子,请求宗室离京,并请端王、桂王等亲王出面……”
虽然不清楚为何“东林叛徒”阮大铖在此时跳出来,但钱谦益已无暇深究。如今的天子虽然登基未满半年,但其勃勃野心已昭然若揭,毫无“垂拱而治”的迹象。否则,他怎么会一即位就收回京营的兵权,调动军队进京。
种种迹象表明,此刻的三位内阁大臣在天子眼中都是“帝党”,拖延的时间越长,天子“破局”的可能性越大。
钱龙锡深深吸了口气,压制内心的不安,转向面前的“门生”。看着他镇定自若的样子,难道早已预见了今日的局面?
心中一动,钱龙锡继续说:“我们在京中的东林党势力单薄,恐怕天子会置之不理……”
如果李国普不顾士林的非议,加上天子挽留,即使他们东林党的“舆论”闹得沸沸扬扬,也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请恩师将消息传到南直隶……”
面对钱龙锡惊讶的目光,钱谦益一字一顿地说。
他们的“东林党”本就是在南直隶兴起,更是南方世家大族的“代言人”。如果决心与天子对抗,只怕天子也要退避三舍。
“我明白了。”
长久的沉默后,钱龙锡的声音在官厅中迟疑地响起。这“党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一旦踏入,就没有中途退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