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开前留给秦老三留了一封信,说他还有事,是该离开的时候了,让秦老三不要挂念他,如果有缘,以后还会再见的。
两人虽然没有师徒之名,但是他确实教了秦老三很多东西,他提醒秦老三,有些东西是命定的,无法改变。
未来会很危险,他给他留了一些人,能不能让那些人接受他,为他所用,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后来,秦老三才知道,老头说的人就是清风楼的人。
老头是清风楼的首领,清风楼以前是个杀手组织,向来以实力为尊。虽然这些年,经过老头的管理,有了些人气,但里面还是有很多刺头儿。
秦老三拿着老头留下的令牌,用了一年多时间,才渐渐将那些人收服。
这些人里面,“五影”相当于清风楼的五大护法,是他最先收服的人之一,“五影”每个人都身怀绝技,性格各不相同。比如无影,其实算是几个人里面,武功最弱的了,但是他擅长协调管理,所以,清风楼的事情,秦老三都是交给他管理。至于幽影,人如其名,是个性格相对文静的,一手易容术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秦老三觉得将她安排给乔婉,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孩子们的话,经常在家里,有蒋太傅照顾,应该没有问题。
而且,等崔家三孩子回来以后,他们的安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秦老三一路想着,很快,马车就行驶进了花溪村,看着宽敞的马路两旁,又有人在盖房子,秦老三忍不住低头,又看了看怀里睡得正香的女人,真是个小福星,花溪村能有今天的变化,这个女人还真是功不可没呀!
三天后,乔婉家的棉田开始采摘棉花,好多村里秋收完毕的人家有空了,都来报名帮忙。
但是,人还是远远不够,乔婉又去府城一趟,买了一些人回来,放在庄子上,这才勉强解决了采摘棉花人不够的问题。
天公作美,最近几天都没下雨。
又过了大概一周左右,乔婉专门雇人晾晒的棉花新鲜出炉,全部被送进仿棉厂。
在上官雪彤的带领下,众人忙得热火朝天,没用几天,第一批棉衣棉被就做好了。
最近一个月,乔婉身边的女人都学会了用她说的卫生棉,一开始还觉得有些羞耻,但现在,她们是真的尝到了卫生棉的方便之处。
于是,接下来几天,大家又赶制了一批卫生棉,交到钱思晴手里,让她和润肤膏一起卖。
做完这些,接下来就是制作棉布和刺绣了。
上官雪彤毕竟出生江南,作为曾经风靡全国的刺绣天才,她将仿棉与刺绣结合在一起,做出来的东西精美又保暖,简直不要太好看。
看着她把纺棉厂打理地井井有条的样子,乔婉满意极了。
将棉衣棉被和棉被给蒋太傅、乔烨渊、钱叔和其他处得比较好的人家都送去了一些。
“这就是婉儿说的棉被,真厚实!”
当乔烨渊拿到东西的时候,眼前一亮,当即扔下手中的公务,对长随吩咐道,“墨砚,备马,我们去花溪村。”
“是,世子爷!”墨砚已经习惯了自家世子爷的随性,应了一声,连忙备马,两人朝着花溪村而去。
去的路上刚好遇到胖乎乎的,笑得像是弥勒佛一样,比他还激动的钱爷。
乔爷的马车上坐着激动无比的唐文斌。
乔烨渊眼神一眯,看向他们,“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有事吗?”
“这不是乔家小子吗?怎么这么没礼貌?”
唐大人瞥了乔烨渊一眼,哼了一声,“这是你家呀,老夫去哪里需要向你报备吗?”
说起来,也不知道这死小子哪里好,为什么把他家孙女迷得晕头转向的,一副非他不嫁的模样。
更让他生气的是,这死小子都三十多了,居然还不开窍,对于孙女的喜欢,他表现得非常淡然,就像完全没感觉一样。
真是气死他了!
“报备倒是不用。”
乔烨渊淡淡地看了唐老头一眼,“你们要去哪里我也不管,但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你们不要算计乔婉就行了。”这两人一看就是也拿到棉衣棉被了,这些老东西老谋深算的,谁知道他们憋写什么坏呢?!
“算计她?那就是个小狐狸,我们能算计得到她?”
说起这个,唐文斌仿佛颇有怨言,他没好气地瞪了乔烨渊一眼,“我可警告你,那丫头可是有家室的人了!”
什么?
乔烨渊愣了一下!
随即反应过来,这老头是误会他看上乔婉了!
“你有病!”他狠狠瞪了唐老头一眼,淡淡地扔下这么三个字,拍马走人。
“这……这……这臭小子,也不知道随了谁,我是长辈,长辈,他居然敢这么和我说话。”唐文斌瞪着乔烨渊已经跑远的背影,气得吹胡子瞪眼。
“呵呵……”
钱叔依旧笑眯眯的,轻轻地摸了摸胡子,“这小子是陈大人的门生,您与陈大人是师兄弟,说起来他也算是您老的徒孙了,怎么京城还会流传出您与他不和的消息呀?”
“放屁!老夫会与他一个臭小子不和!明明是这臭小子不懂得尊老爱幼,老夫只是懒得与他计较而已。”
既然乔烨渊不说,唐大人才不会承认,以前乔烨渊刚入门时候,在他的手上吃过亏,甚至有几次,还莫名其妙地帮他在师兄面前背了锅。
“呵呵……”
您老高兴就好!
钱叔也懒得揭穿他,笑了笑说道,“是是,您老说的是。不知道这次,皇……上又打算如何奖赏乔婉呀?”
“休想套我话,到了你不就知道了!”
唐大人口风还是挺严的,“说起来这乔婉真是个奇女子,手握卤肉和佐料秘方,前能研究出各种吃食,能与号称要吃遍天下第美食的您合作。后能研究出亩产千斤的小麦和水稻,现在又搞出了棉衣棉被和那什么……棉布。这些东西要是能够推广开来,当真是我南黎之福,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