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了经典导读课,大树看李介宾的眼神有点幽怨,刚刚王映骄直接走到他面前,友好的请跟他换个位子,他抱着桌子坚决不同意,誓死扞卫他跟阿宾的兄弟情义!但是随后王映骄就对李介宾说那帅哥你跟我坐呗。
然后李介宾真的就跟着她跑了!
果然是见色忘友呀!这下子谁来掩护他上分?
上课了,王老头拿着一沓子作业走上了讲台,然后开始说:“这次的作业超出了我的预料之外,同学们写的都很好,其实,初学中医重要的是去了解中医的发展历史,而在这个过程中,各朝各代有影响力的医家的生平及学术思想,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中医不是一成不变的,千年来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各种学派众星璀璨。到了近代,还有张锡纯这样的中西医汇通大家,阿司匹林石膏汤听说过吗?就是张锡纯尝试药性后独创的。你们能说这不是中医吗?”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想起了熬夜挑灯夜战的老唐,会心一笑。
“这里尤其有几份写的特别好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重点来讲一讲这几份作业,有请这几位同学上来给大家讲讲,第一个徐茂树!他写的张仲景尤其朴实,没有那位伟人生来伟大,必然是经历了挫折磨难......”
下面有几个同学已经开启了帝王引擎,都是找了阿宾当“枪手”的。
尤其是大树,两眼一黑,差点晕过去,连忙习惯性向身旁的阿宾求助,一看空空的座位,突然想起自己兄弟已经被女人拐跑了,回头看到坐在后排的李介宾对他不怀好意(不好意思)的笑笑,随后跟那个女人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去了。
靠!李介宾你不是个东西,这不坑爹嘛!我给你带过饭,我为你流过汗,你就是这么对待我的嘛?
“徐茂树同学。”
“啊,在!”
“请上台来!张仲景是一代医圣,他的《伤寒论》是方书之祖,你能在大一就对其有如此了解,更是能将他的经方讲的头头是道,真的是了不起,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讲一个!讲一个!”
大树欲哭无泪,只得站起来,求救式的说:“老师,我太紧张了...…要不...…要不先让其他同学讲讲,给我个组织语言的机会。”
靠!薛莉已经开始暗自骂人了,大树你不是人!
王老头哪能不懂呀,他就是故意的,随即视线扫过全班,把几个学生的反应尽收眼底。
“那好吧,你先好好准备准备,那谁先讲呢?”
薛莉王洪心中大喊,直接让李介宾上呀!
“王老师,让我先讲讲吧。”
一个女生声音传来,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随即去看,原来是哪个经常旁听的女生,天呀,李介宾怎么跟她坐一起?哇塞,这不是照片上哪个吗?
顿时,无数荡气回肠的小故事编纂成形,这不比写中医作业惊险刺激?
薛莉看着二人,酸酸滴骂一句,狗男女,难怪答应的那么爽快,肯定是帮人写作业去了。
王老头似乎是认识王映骄的,从作业里抽出她的作业,点了点头,“好的,那你就讲讲张景岳吧,张景岳也是个传奇人物,着作极其丰厚,对于阴阳之理研究极深,可以说是明清时代的代表医家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
随后王映骄起身走上讲台,拿起那份作业,往台下看了李介宾几眼,开始讲述道:“张景岳,本名介宾,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善用熟地,所以人称张熟地,浙江绍兴人,温补学派的创始者,时人称他为’仲景以后,千古一人’......”
大家听着感觉怎么那么耳熟,纷纷回头看向李介宾,好家伙,当枪手是吧。
李介宾耸了耸肩,表示雨吾无瓜。
虽然确实是指点了一下,但是这小妮子很要强,大部分内容都是靠自己写的,学西医能做到这一点,有点破格了。
“张景岳出身军伍世家,幼时游学,壮年从军,中年后才开始行医......”
台下的同学开始听着,好家伙,原来是半道出家学医的呀,这就能成为一代宗师?我上我也行!
“他早年是个道学家,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领悟尤多......”
额,这家伙还是有点厉害的,感受到身边同学态度的变化,李介宾感慨:古人的智慧呀,现代人难以理解,毕竟当时子承父业,没有就业压力,也不用考公考研,大部分愿意学习的,都是学自己想学的知识。
“他初学医时,推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刘河间一脉相承,认为‘六气皆从火化’、‘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多为火热阴虚生病,后来发现当时医家盲目学习朱氏之法,攻伐寒凉,不管虚实,滥用寒凉药.....所以张景岳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抨击当时医生,并且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为此苦学《内经》并且花费30年编纂经典成书为《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
说到了这里,班里同学都已经开始震惊了,朱丹溪刘河间是金元四大家呀!在中医学界也五绝的水平,怎么听起来一下子变成反派了?
有几个写的是朱丹溪、刘河间的已经有点想拍案而起了——这小妞拉踩人是吧?什么意思?
王老头点点头予以肯定,下面的学生刚刚初学,还存在盲目崇拜古人的地步,而映骄已经可以对其学术思想进行点评批驳了。
随后又看了看下面一脸淡定的李介宾,这小子还真是…这怎么评价呢?
王映骄顿了顿继续说:“张景岳苦心孤诣编纂出《古方八阵》,分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将医理以兵法阐述,以为可以囊括万千,各种疾病都可以从中找到治法方药,到了57岁之后才开始行医,才发现很多理论看似完美,但临床上却并非如此,于是又重新化裁新方,编纂出《新方八阵》,其特点精专简练,活用古方,长于温补,终成一家之言。”
方才激动的同学听完开始有点明白过来了,原来…这些医家也是凡人,他们也有犯错的时候,没有谁生来就是医学大家,都是一步步成长来的。
而他们也大可不必一味仰望,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千年的宝库任其发掘。
“以六味地黄丸化裁为例,六味地黄丸本为补肝滋肾养阴之通剂,景岳以此为基础,举一反三,衍化出5首类方。
大补元煎即六味地黄丸中增入人参、当归,即变滋阴养肾之方为大补气血之剂;
左归饮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甘草,改治肾阴不足,腰酸遗泄,舌红脉细;
右归饮即六味地黄丸加杜仲、附子、肉桂、枸杞,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怯神疲,肢冷脉细;
左归丸即六味地黄丸加菟丝子、牛膝、龟板胶等而成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之剂;
右归丸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当归等而成温补肾阳,用治命门火衰之方。”
“衍化新方均不离治肾培元之宗旨,以此为基础,或兼以温补气血,或兼以培补肾阳,或兼以滋肾养阴,或兼以填精补血。
由此可见,张景岳对六味地黄丸的加减化裁,临证应用已达到运用自如之境地。
至于对其它古方的变通应用,借此六味地黄丸一例,已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到了这里,其实下面的同学都已经跟不上了,但是很多都有种冲动,赶紧冲进图书馆,重新认真写一次。
尤其是薛莉几个,恶狠狠看了眼李介宾,都怪这小子!乱我道心。李介宾无辜耸肩,怪我喽,不是你们求我的嘛。
“到了晚年,张景岳更是根据临床经验写得《质疑录》针对早期发表的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
王老头心里在想,这个思想高度足够给学术会议上发言了,给这一群大一学生有点浪费了。
但是看了看下面一群热情高涨的学生,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未来还是要看他们的。
这个班是他带的最不同凡响的班。
这个李介宾,真了不起呀!
“清道光年间,章楠在《医门棒喝》中描述,论《景岳全书》云:‘或曰:尝见诵景岳者,其门如市’,自顺治中叶至1828年的近200年间,张景岳的着作是医生的必读经典,堪称一代宗师。”
同学们沉浸在了王映骄的讲述中,直到王映骄讲完走下了讲台,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没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医家居然有如此大的贡献及地位,也没想到会有学生讲的那么好,感觉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这千百年里,涌现的医家,绝对不是只有张仲景一人而已,这极大的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所有的同学已经觉得自己的作业写的不够用心了,明明可以更好的。
尽管已经看过王映骄的作业,即使对张景岳也是很了解,但是王老头还是被她的表现惊艳到了,直到掌声停下才慢慢反应过来。
“阿骄...王同学讲的很好,太精彩了,中医在不同朝代的风格不同,而明清医家重视温补,可以说是张景岳一人引领了时代,即使到现在依旧影响着我们,更难得的是张景岳中年才开始行医,刚开始多有稚嫩之处,但后来又不断纠正,进步。这是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地方。”
“下一个同学谁来讲呢?”
下面再次寂静下来,人都是想有准备的,有王映骄珠玉在前,谁还敢献丑?
大树呐喊道,老师,这边有个手撕老唐的李介宾,你就不想着为自己同事报仇吗?
王老师似乎听到了大树的心声,目光已经看向了李介宾,这时候有一个带着口音的声音响起来了。
“老师,我能不能讲一个日本医家?”一个陌生的女生在角落里举手问道。
这个女生齐耳短发,穿着一身不知道哪里的校服,都已经快入冬了,穿着长筒袜,棕皮鞋。
不认识呀,我们班里什么时候多出来了个妞?众人疑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