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满意归满意,看着脑海里厚厚的两份东西,姜团很是头疼。
大夏的字他现在勉强能认出来一些,想一字不差的写出来依旧不太行。
况且纸还没做出来,笔依旧是毛笔,要让他用羊皮和毛笔把这两份厚厚的东西都写出来,他估计自己得写到猴年马月。
他现在非常想要一个打印机,一个能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直接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有了那种东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多么的方便快捷。
然而打印机姜团就是想想,想要那东西估计比自己回家简单不了多少,于是他决定把难题交给别人,明天去找姜启,让对方想一个好办法。
……
姜启听姜团说,已经建议系统更改了收集能量的方式,难得的称赞了对方的智慧。
之后听到对方说从系统那里换到别的东西时,甚是不解。
“古代钢铁冶炼技术,火药制作方法?钢,你之前你对朕说过,这火药又是何物?”
钢,姜团说是比吉金和铁更好的东西,那火药又是什么?能跟钢这种利器相提并论的东西,应该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吧?
“陛下,火药就是,嗯……怎么说呢?陛下见过下雨打雷,雷劈到地上的情景吗?”
见过,怎么没见过。
从辰朝末年到大夏建立,这百十来年的时间,几乎所有的灾害都在中原大地轮番出现过,极强的雷电天气都只是其中的一种。
前些年夏天,不知道为什么,出现了多次很强的雷雨天气,宁平城内好些树木都被雷电劈倒引起大火。
姜启自己就曾亲眼见过一个雷劈下来,劈到一棵粗壮的树木上,那声势,他现在都记忆犹新。
“你的意思是,这叫火药的东西和雷电有一样的功效?”
姜启猛地起身走到姜团面前,眼里的火热差点儿吓得对方后退两步。
“陛下,不一样,不一样,就是有些相似而已。当然要是做出威力大的火药,倒是真能劈山开石,或者是炸开城门、城墙什么的。
再厉害一些的,把一个城毁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开山劈石、毁坏一城,姜启无法想象,但是炸开城门、城墙他觉得自己可以期盼一下。
以前他一统天下时,遇到有敌方躲在城池里不出来,除了用计谋之外,有的时候不得不派出大量的兵将,经过惨烈征战,才能把那个城池打下来。
要是这个叫火药的东西真有那么厉害,就不用那么麻烦,只要一个炸药过去,把城门炸开,完全可以长驱直入。
现在中原统一不需要再炸城门,可这不是还有匈奴?
在对付匈奴这点儿上,姜启和姜团的想法差不多,即使炸不死多少人,但凡火药有雷电一些威力,吓也能把匈奴吓个半死。
有了这个想法,姜启根本等不下去,立刻想知道火药的做法。
姜团不就是写字慢吗?这没有关系,他找人写,对方只要念就行。
一个不行就两个,两个不行就找一群,肯定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火药的制作方法。
不过事关重大,他没有让姜团把人带走,而是直接让对方去了问政殿后面,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再离开。
姜团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无情的朗读机器,他说一句别人写一句,有的时候还需要重复。
要是读的东西少还好,就当平常说话了,关键是东西非常多,为了加快进度他又要不停地读,读的他嘴唇发干、嗓子嘶哑,甚是痛苦。
对面记录的三个内侍,轮番换了好几次,天都黑了,他终于把脑子里的东西给读完。
读完后他一口气喝了一大杯蜂蜜水,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他觉得如果没有必要的事,三天之内他都不想开口说话话,真的说够了。
不过再累、再不想说话,他也得把注意事项跟姜启说清楚。
大夏本身能炼铁,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姜团就不再多说,他主要说的是制作火药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火药制作方法里有注意事项,可他觉得自己需要再强调一遍。
毕竟火药的威力大夏人还没有感受过,他怕有些人会疏忽大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他觉得姜启既然见过雷电之力,应该可以稍微想象一下火药的威力。如果数量不多还好,数量一旦多起来,产生的破坏力就不是对方能想象的了。
系统给的火药制作方法是古代版的,跟现代版的肯定没法比,绝对到不了毁灭一座城的程度。
可要是数量足够多,把皇宫里的几座宫殿毁了一点问题没有,所以做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
还有做火药的人一定要细心,最好对这东西有一定的了解,不然警惕心达不到非常容易出事故。
姜团说到这里,姜启犯了难。
注意安全这个他肯定会吩咐下去,可是做火药的人要对火药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很困难。
整个大夏在姜团说火药之前,连那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有人对火药有一定的了解的呢?难道让姜团亲自去做?
不行,姜团太重要了,即使做不成他也不会让对方去。
见姜启有些为难,姜团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陛下,那些骗子还在吗?”
“骗子?你是说那些装神弄鬼的骗子?”
“对,陛下,你该不会把他们都给杀了吧?”
杀是不可能都杀了的,顶多是杀了一些罪大恶极的,剩下的都被罚去干活了。
大夏百废待兴,正是用人的时候,哪怕是犯人也不能闲着该干活就得干活,甚至要干更重的活,杀了太浪费。
“没有,你想让他们做?”
“陛下,当然不是随便一个骗子就能做,最好找那些专门炼丹的骗子们来做。
那些骗子虽然不可能做出真正的长生不老药,但是他们炼丹的方法和制作火药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需要精准掌控好东西的用量和火候,让他们做这个事情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