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神魔述异志 > 第八章 年少负壮气

第八章 年少负壮气(1 / 1)

燕七这一支的祖上曾是宋国公族子弟,源自子姓宋氏。古时候的姓氏,大多都是来自对天道与自然的崇拜。慢慢的形成部族以后,便有了图腾、信仰的因素。到了宗法天下时,又跟祖宗、封邑、官职等有了关联,公孙这个姓氏便来源于宗法时代身份印记。

在燕七祖上立下这个姓氏的时候,还是家国天下,所谓“国者,诸侯之私产也,家者,大夫之私产也。”国是他们一族一姓的私产,他们的姓氏便是国名。诸侯国爵位有高下,公、侯、伯、子、男五等。封为公爵的极少,但是大部分公爵以下的国君,侯伯死后都被称为“公”,于是国君之子也就是“公子”。

国君嫡长子要继承家业,以国为氏,次子以下尤其是庶生子,长大了就要分家置业,同其他的士大夫一起为国君拓地殖民。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即为此意。

“天子建国”即天子封建诸侯国,“诸侯立家”即诸侯立卿大夫家,“卿置侧室”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贰宗”,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

燕七的祖上是子姓宋氏,也曾被封为世袭的大邑上大夫。传到第二代的时候,因为已经从大宗分出,可以有自己的氏,国君之子为“公子”,那国君之孙便为“公孙”。于是以公孙的身份改氏公孙,为子姓公孙氏。

到得后来,他们这一支子姓公孙氏又因故流落在外,辗转数国,在楚国时因功被封到燕县,作为楚国附庸的伯国,国君称为燕伯。于是他们一族又改以公孙为姓,以燕为氏,子姓也就没人再提了。

自楚国社稷沦亡后,燕七这一支也就地位不再,为避祸乱不得不举族南迁,但族中总难免有人想着要恢复祖上荣光,把全族卷入战乱中,如此折腾几次,族人便更显凋零。

到燕七出生的时候,他们这一支早已经数度南迁,不得不深入到极南的蛮越之地与当地蛮夷土人争夺生存空间了。燕七出生不久,因族中与当地土人部落争夺山场时不慎射杀了当地土人部落的重要人物,结下仇怨,以致父亲在随家主出外时被人伏击身亡,那时候他才三岁,母亲忧惧成疾,不到两年就撒手人寰。

祖父怜他孤苦,担心他如母亲一般哀伤忧郁,为他起个小名叫乐天,只希望他这一生能快快乐乐的,但自己却没能走出丧子之痛,在他十一岁那年祖父也离世而去。

祖父去世后,燕七又跟随伯父生活。好在他们一族历年经营下来,也算是逐渐站稳了脚跟,燕七虽然没了爹娘,但父亲名下的田产还是有些的,交由伯父照管,足以供他衣食无忧。他们这一族传承久远,支派繁多,嫡庶之分早已有些淡漠,唯独家主之位倒一直在大宗手中,只是近年来大宗人丁不旺,这一任家主也未曾诞下子嗣,地位未免有些不稳。

燕七在他所在的这一支的确是排行第七,上面还有几个堂兄。燕七的母亲是当地土人部落的贵女,当初族中为结盟示好当地土人让燕七父亲娶了土人贵女,委实也说不上有多少恩爱。

盖因当时的婚姻与后世不同,很多时候都要屈从于宗族利益,燕七的父母这段婚姻仅仅是迫于家族公利而已。更何况最终盟誓还是破裂了,盟誓破裂后母族不但不足以成为助力,反而在族中的明争暗斗中常被人攻讦。

近些年来随着血缘关系的逐渐淡薄,大宗的凝聚力早已不如从前,家主若是身故,身后的位置恐怕也还有的一番争夺,燕七所属这一支小宗也是觊觎家主之位。

他们一族继承方式却一直没什么定法,家主之位的也未必一定是家主的长子,也或许是家主的弟弟或侄儿,家主没有弟弟,宗子年岁尚幼,族中其他血亲之中力强智深者也未必没有机会。现如今大宗人丁不旺,家主上次受伏击后伤重一直未愈,各小宗难免私下里有些觊觎家主之位。燕七的亲伯父虽不是大宗嫡脉,但也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燕七爷爷去世后,家中再无人看顾于他,伯父虽待他甚好,但一天到晚要盯着田奴佃客们,忙自家农事。族中事务也不能落下,常要与各色人等交接,平常也只吩咐家人把燕七衣食照管好了,也没空来拘管于他。

只是伯父的长子,燕七的大兄,却与燕七颇为不合。他们这一支未来若是夺得家主之位,大兄虽是长子,有燕七这个桀骜不驯的堂弟在,这位大兄虽然机会比旁人更多,但也未必能笃定继承家主之位。

当时的人都颇重视家族传承,长孙是第一个证明家族传承能力的人,所以自小就受到各种关照。只是别人家都把长孙捧在手心,偏他们这一支的长孙却在祖父跟前没甚地位,颇让大兄有些失落。只因祖父怜惜燕七自幼失去父母,一直带在身边,颇为骄纵,外加燕七自幼早慧,养成一副眼高于顶的脾性,对大兄也没多少尊敬。

他们这一脉原是殷商后裔,殷商立国时所传承下来的礼法制度却和当时的诸侯共主姬周有所不同。他们这一族的继承制度并不一定是嫡长子继承,也不一定是父死子继,也有可能是兄终弟及,甚至是强者为尊。主要原因是当时天下氏族方国林立,弱肉强食,征战频繁,所谓“夏商之际,世无顺民”,所以继承制度也更多的考虑让强者继位。

国君的弟弟大多比国君之子年长,兄终弟及可使国有长君,也更易形成围绕在君主身边的稳固利益团体,如此则于内不至有幼主当国家臣弄权之忧,于外更可令四方诸侯与封臣不起异心。这个继承制度让殷商强盛了数百年,当时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礼**理约束,能传承五百余年没有王权旁落也很是不易的。

后来殷商被姬周所灭,只是按照当时的礼法,灭其国而不绝其祀,于是姬周把臣服的殷商后人依旧封于故地,以宋为国号,以“兴灭国,继绝世”,仍然全其宗庙祭祀。

等到周公秉政后,制定周礼、重颁教化,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虽然当时的子宋已经不再是过去威服天下的大邑商了,但宋国的礼法制度却并未随周礼的颁布而改变,依旧因其旧俗,沿袭殷商旧制。主因是子宋仍自居玄鸟后裔、天帝子孙,对祖上传下来的家法制度颇有自信,深信自家祖传下来的传承制度一定是优于他族的,只要维持祖制必然是会得到天帝护佑的。

周公也因宋国地位特殊,并未强求宋国完全照搬周礼。虽然后来宋国宗庙沦丧,但子姓一脉还是有很多守着旧制的,即便是他们早就从宋氏一脉分出去的公孙一姓也依旧如此。

在这种传承制度下,大兄虽然嘴上虽然不说,内心深处却是极为忌惮燕七的。毕竟他们这一支族人还一直尊崇祖训,家国一体,还想着有朝一日化家为国,重现祖上荣光,哪怕不能入主中原,能在边陲之地得个伯国或是子国也是好的。尤其是如今他们身在南荒,也不是讲什么礼法的地方,谁更强谁就能当首领。

但燕七自来骨子里颇有傲气,他是自由散漫的性子,族中规矩颇多,早就不耐了。况且燕七从小就志在修道法神通,年纪稍长点便起意要游历天下,对大兄眼里的家业殊无在意,在他眼里为这点权势争夺实在是太无谓了,觉得大兄实在是看扁了他,分说几次后见无法取信于大兄后便也懒得解释了。

只因这种事对于有不同价值观的两个人来说,根本就是说不通的。就好比猛兽护食,你怎么去跟猛兽解释你是不吃生肉的?就算猛兽能听懂你的话,你也绝不能离猛兽的食物太近,否则一不小心你也会成为猛兽之食。

因此,到后来燕七也懒得和人解说,族中的一些明争暗斗他也从不参与。待到他族中所传法诀突破第二层功夫以后,觉得进展颇慢,他也没奢望自己能练成近两百年来历代族人都难以修成的神魔化身,只寻思如何离开宗族去外间寻找机缘,解开族中无人能够练就传说中的神魔化身之谜。

燕七自幼深得祖父宠爱,各种护短,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子。祖父去后,伯父又忙,其他长辈也各有自家的事,谁也拘管不得燕七,只由着他任性妄为。燕七从来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更不是等着别人来摆布他的孩子,当时男子十五岁束发,以示成童,他还不到十三岁就自行束发,留书一封远走江湖了。

(https://www.yqwxw.cc/html/138/138651/509860313.html)

www.yqwxw.cc。m.yqwxw.cc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