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在天上?”李世民愕然的问道。
其他人也面面相觑,完全不能理解是什么东西,感觉就像在听一个神话故事一样。
“什么东西能飞在天上!”李建成同样一脸茫然的问道。
“是的!看上去就像一间房屋,上面花着骷髅头,弓箭射不到,除非提前准备大量弩箭,幸许能射下来。”李道宗以为他们不相信,急忙比划着说道。
“传说公输班能制作木鸟,在天上飞三日方落,唐国有大量顶级匠人,莫非是此物?”裴寂摸着胡须说道。
“不是木鸟!那更像一个巨大的球!下面吊着一个筐,似乎燃着火焰。”李道宗形容道。
“臣怎么觉得,郡王说的,像是孔明灯?”萧瑀疑惑的说道。
“对对!宋国公说得对,就是孔明灯,一个特别大的孔明灯。”李道宗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
“想不到孔明灯居然能带人上天!”萧瑀感叹道。
“如果有数量巨大的这个大型孔明灯,配合他们那种爆炸的武器!这…这…”李世民眉头紧皱,来回走动,不停的用拳头击打着手掌,焦急的说道。
“世民你也没有办法吗?”李渊惶恐的问道。眼见最能打的儿子都没有办法,他一下子就慌了神。
“没有办法!除非有上千的床弩,才能防守得住诺大的长安城,不然他们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城里,直接轰炸皇宫。”李世民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李渊六神无主的问道,想当年,即便是杨广起了杀心,他也没有如此慌张感觉如此无力过。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如召集人马,和邹长凤拼了!”李元吉怒气冲冲的说道。
“元吉休得放肆!没有办法就闭嘴,我们正在商议正事!”李渊怒喝道。
“不!父皇!元吉说得有道理,挥师决一死战,是唯一的办法,不然守是守不住的。”李世民见李渊脸色难看,还要发火,连忙劝住道。
“你的意思是出城决战?有把握吗?”李渊听到有办法,神色一缓问道。
“没有!所以儿臣建议父皇迁都!由儿臣带人,与邹长凤决一死战!父皇带人,迁都巴蜀。
蜀道艰险,山高林密,骑兵难以展开,笨重的火炮也运不进去,可以安排人在山顶,射下孔明灯!只有这样,才可能守得住。”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神色淡然的分析道。
“这…”一听迁都,李渊顿时迟疑了,眼珠转动,想了好一会才抬头不死心的再次问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别无他法,父皇你要尽快决定,三天之内,敌军就会到达长安附近!”李世民很肯定的说道。
“陛下!秦王说得有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留实力,才有东山再起那一天。”裴寂劝说道。
“臣附议!”
“儿臣附议!”王圭,李建成跟着说道。尤其是李建成,他见识过大唐的厉害,所以非常赞同李世民的意见。
“既然大家都赞同,那就迁都成都!准备一天,后日出发。”李渊眼神一凝,下定决心,坚定的说道。
“臣遵旨!”萧瑀等人躬身一礼,随后对视一眼,退了出去。
“世民!迁都真的好吗?蜀国占据蜀中,且有吴国牵制,任然败于魏国!如今可没有吴国,我们迁都蜀中,还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吗?”等外人走后,李渊惆怅的说道。
“父皇入蜀,可讨伐南召,收为己用!虽然那里地处蛮荒,不过土地甚广!正好做我们李家的根基;蜀中虽然比不上中原人多地广,不过易于防守,只要不像诸葛武侯一般,数次北伐,消耗民力,完全可以拒关自守,静等时机。”李世民或许这大半年经历太多,一下子变得更加成熟,不但眼界变宽,思路也和以往不一样了。
“二郎说得有理,不过这些还得你和大哥去实现,为父老了,恐怕等不到那一天。”听着李世民犹如交代后事的话,李渊心里就有些难受的说道。
“儿臣得留下来,除了儿臣,没人能阻拦追兵。”李世民微笑着说道。
“留几员将领拖延就是,二郎且不可让自己身陷险境。”李渊急忙劝阻道。
“是啊二弟,留几个心腹领兵,拖延追兵就行了,没必要以身犯险。”都知道断后非常危险,李建成也跟着劝说道。
“不行!新丰的人马最多三天就到,函谷关也差不多,而且他们的先锋只需要两天;一般的人拖住一两路还行,多了绝对不可能的,父皇迁都,行军速度快不起来,进入蜀中之后,还得大散关布防,这同样需要时间。”李世民摇摇头道。
“这…二郎且不可以身犯险,事不可为,就尽快撤退,如今国内的兵力,任由你调动。”李渊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儿臣就要长安的十万人马,至于溃兵,父皇带进蜀中,去征讨南召吧,他们现在士气全无,对上唐国毫无用处。”李世民回答道。
“这人手是不是太少了?”李建成问道。
“我只是拖延时间,人差不多了,父皇还需要人护送呢!儿臣建议父皇与诸位大臣先一步入蜀;大哥带众人家眷随后;其余的百姓能带走的,也别留下,尽量全部带去蜀中。”李世民建议道。
“嗯!一样都不要给邹长凤留下,带不走的,一把火烧了!”李渊点点头,眼中带着煞气说道。
“父皇不可!”李建成急忙劝阻道。
“是啊父皇,放火焚城,定然招来骂名,反而得不偿失!”李世民跟着劝说道。
“哼!此事就此作罢。”李渊心有不甘的说道。
几人商议妥当,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搬东西,打包,同时戒严长安!
李道宗也再次出城,前去组织溃兵,等溃兵到了之后,会先一步前往大散关,子午道,陈仓道布防。
要说关卡险峻,这大散关,比起潼关,毫不逊色,都是位于两山之间,而且还是山顶上,羊肠小道通上去的,居高临下,可以说只要有大军布防,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将领,都不会去攻打。就连韩信都只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也是李世民防守邹羽的信心。
自古凡是雄关天险,背后都至少会有一个县治来供养守军,维护城防器械。比如武关后面的蓝田县,函谷关之后的渭南。
和邹羽打了多场,李世民深知硬碰硬肯定打不过的,因此他让李仲文,侯君集分别带人前去设置陷阱,骚扰拖延武关和新丰的人马,至于函谷关这一面的人,李建成让冯立去了渭南城,萧关路程远一些,加上人手有限,李世民只能暂时放任不管。
随着李渊决定迁都,虽然召令要第二天才会公布,长安城当夜就热闹起来,尤其是大家族的人,都在商议对策。
想不跟着走,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要流露出这个意思,肯定就会被趁机清理,他们在意的是长安的产业,还有家人的安全。
长安被李渊占领,世家都在这里置办了产业,以他们的手笔,这些产业都不算小,想要抛弃肯定心有不甘,必须得做出安排,留下信任的人看守,即便邹羽占领长安,他们也能保留部分。毕竟有主的私人产业,朝廷不可能夺取,这不是霸不霸道的问题,主要是对人心影响太大。
纵观邹羽,一路走来,虽然掌控土地,要求所有人上户籍,但是对于作坊,官员,只要不是十恶不赦,都没有杀掉。
还有一点,他们都是关陇的世家,而蜀中是别人的地盘,去到蜀中不但是有到别人的地盘的感觉,关键还是土地,邹羽占领关中,他们的土地又怎么办?范阳,太原,荥阳,博陵,渤海,如今土地都交出去了大部分。如今陇西,关中也到了他们决定的时候。
无论他们是否愿意,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只是如今最重要还是在减少损失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利益。
李渊去蜀中,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变低了,虽然说刘邦也是从蜀中起家,而夺取的天下,但是如今情况明显不一样,邹羽不是项羽,比起项羽也更加强大,至少没有如同项羽一样封了那么多王爷,而且兵权,土地牢牢掌控着。
事情发展太快,不过半年,原本还非常强大的齐国,一下子就变得弱小了,这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就拿五姓七望来说,卢氏,郑氏,王氏,还好,投资比较大,已经得到回报;崔氏,就有些悲剧,博陵土地交出去,那也是迫不得已,只是象征性得到部分补偿,一些原本博陵的商业街,作坊。
这些东西,如果不交给博陵崔家,其余人去做,肯定非常困难,因此邹羽都是交给本地,在朝廷做官的手下派人经营,这不但是奖励,也是变相的让他们体验衣锦回乡。
最关键还是邹羽的赏赐,都是朝廷的功臣,虽然他们也属于世家,但是那么大的利润,舍得交给家族吗?还不是让家族喝一点汤而已,最得利永远是功臣他们自己家人。
这就有很大的冲突,在李渊这里出仕的,基本上都是主家,而邹羽那里,大部分都是他们家族一些旁系,或者说只是出身他们世家,但是快被遗忘那种,只是比普通百姓好一些,这些人没有从家族得到多少利益,当然也不会再去挂念家族多少好处。
主家才是拥有大量土地和权力的人,那怕是韦家,郑家,除了嫁女,并没有支援过其他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邹羽拿下荥阳,郑氏立即响应政策,献出土地的原因,就是为了弥补以前没有支持,给邹羽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今看邹羽势大,他们自然心思转变了,世家生存之道,在皇帝强势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蛰伏,到是有一个前提,不能丢失根本,要不然那就不是蛰伏,那是真的衰落。
以前的根本就是人才,土地,家奴,佃户,但是邹羽治下不一样,完全夺去了土地,佃户!要知道这几年为了支持李渊,各家可是大出血了,掏出了不少家底,现在就连土地也要失去,这就难受了。如果不能得到更多的弥补,那就意味着势力必然衰弱。
并不是他们不想反抗,只不过面对大军,他们就像娇弱的姑娘,根本无力反抗。
紧急召集家族的人商议对策,商议到了蜀中是否具备发展的可能,到了那边,又如何赚取利益。
李世民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不过南召在他们心中只是属于蛮荒,远离了中原,似乎也只有土地,不过那必然属于李渊,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拿不到多少东西。
“吾前去蜀中,家中一切事物,由民干负责!”崔君赞严肃的说道。
“家主不如让二哥做主,小弟出仕,这样方有照应。”崔民干提议道。
博陵崔氏,如今以二房势大,做的家主,崔君赞出仕李渊,崔民干因为年龄,本来在博陵老家读书,只不过邹羽占领了博陵,他毫不犹豫的响应了献出土地的政策,这次是到长安来汇报的,没想到战局瞬息万变,长安这里又出现了巨变。
“君和读书做文还行,掌控家族,还缺少决断,至于天师,仁师他们同样如此,这次会一同出仕,你们正好相互扶持。”崔君肃看着几个弟弟说道。
崔君赞有四个弟弟,分别是崔君和,崔君冾,崔天师,崔仁师,至于崔民干,虽然是堂弟,不过因为才能,家族也非常重视,这就是世家的生存之道,只要是嫡系,谁有才干谁上。
“就这么决定吧!清河崔家的崔君肃已经出仕唐国,我们已经落在卢家,郑家之后,绝对不能再落在清河之后。”崔君冾说道。
“老三说得极是,趁着这次唐国大战,还未结束,多增加一些功劳,弥补家族的损失。”崔君赞拍板决定了。
“小弟遵命!”崔民干见崔君赞态度坚决,也就同意了。
“如此某就放心了!”崔君赞露出笑容道。
“家主放心,众观唐皇作风,这次战后封赏,定然不至于让我们吃亏。”崔民干安慰道。
“希望如此!”崔君赞略带担忧的点点头道。
“这点小弟相信不会错的,即便为了拉拢人心,唐皇也得重赏。”崔民干很自信的说道。
“如此最好,长安的产业,能保者保,不能保留的,也别强求。”崔君赞叮嘱道。
乱世之中,尤其是这种京师被占,许多产业定然都会被后来者夺取,有的甚至故意放纵士卒掠夺,事后以流民抢夺,就搪塞过去,这再正常不过,因此崔君赞才会这样说。
“小弟明白,唐国纪律严格,当不至于出大乱子,家主放心。”崔民干点点头道。
“呵呵,纪律严格,也难挡私心,军队入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事我见多了,他们又有多严格。”崔君赞带着一丝讥笑说道。
当年李渊入大兴,何尝不是下了严令,各世家还不是损失了一些下人。
“家主有所不知,小弟特意了解过,唐皇兴许是用了不少外族的原因,对于军令,执行异常严格,博陵被占,别说大户人家,就连普通百姓,也没有听说有人受损。
北方百姓,对于朝廷非常拥护,一道保家卫国的圣旨,数十万百姓自动请求加入军队;秋收之前,整个幽州,没有一名士卒,全是百姓组织的巡逻队,维护治安!”崔民干解说道。
前番他在家里读书,捐出土地之后,事情变少,他就趁机前去北方游学,特意去了解邹羽治下是一个什么情况,距离很近的幽州,自然是他第一个目地地,只是看了幽州之后,就不得不返回了,因为他这样到处闲逛的人,实在太打眼,幽州因为熟悉还好,别人也多少给崔家面子,但是远一些的地方,别人可不管你是谁,说不定根本不知道崔家是个什么概念,要是被当作奸细杀了,那就太冤枉了。
“真有此事?”崔君赞惊讶的问道。
“小弟亲眼所见,岂能是假。”崔民干很肯定的说道。
“民心尽得,难怪唐皇战无不胜!你等此次,全都出仕吧,务必尽心竭力,那怕去偏远之地,做一县令也无所谓。”崔君赞感叹一下,随后看向兄弟几人叮嘱道。
原来他只是打算让老四老五出仕,如今听了崔民干的话,不由改变主意,反正李渊入了蜀,对于关中也管不到,而且如今他相信邹羽会一统天下,至于自身安危,他相信李渊不敢拿他怎么样的。
“大哥你的意思是?”崔君冾问道。
“你们全部出仕,低调做人,踏实办事,有事情就以民干的意见为主。”崔君赞解释道。
“小弟明白。”几兄弟同时拱拱手道。博陵崔家四房,虽然二房作为家主,并不意味其余几家没有想法,因此几兄弟还是非常齐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