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现在只剩下了阎申一个人,他拿出了从两条鱼肚子里掏出来的两个袋子,在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阎申动手拆开了掏出来的第一个袋子。
不出他所料,在外面这个满是血污的袋子拆开后,里面是一张折叠的方方正正的A4纸。
在盯着这张纸看了一会儿后,阎申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认真的去看这纸上的内容。只见这上面用阎申非常熟悉的字迹写道: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和之前的那两首诗词一样,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也被用一种特别奇怪又大一号的字体多写了一遍。
阎申盯着这首词看了又看,只觉得脑子里像被人塞了一团乱麻。
他在发了一会儿呆后,又看了看手里的这张A4纸,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把这张纸叠好,照着原样重新装进了那个血污了的袋子里。接着,他又拿起了另一个袋子,动作熟练的拆开。
这张纸上写的是一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着这首诗的最后的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还是被多写了一遍后,阎申笑着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没一点创意啊。”
在说完这句话后,阎申又对着手里的这第四张纸笑了笑,然后摇着头把它像前面那张纸一样,重又装进了袋子里了······
赶在八点半之前,周天回到了办公室,在把钥匙还给阎申时,阎申问道:“蛋蛋还算听话吗?有没有跟你提出过什么无理的要求?”
周天笑了笑,问阎申道:“阎队,你说的无理要求,指的是要跟我抢方向盘这件事吗?”
阎申一愣,脸色慢慢变得难看起来,看着周天说道:“她不会真的···”
“没有没有。”一看阎申的脸色不对,周天连忙笑着说道:“她一路上都挺听话的。”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又说道:“就是在进了小区,她下车之前,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什么话?”阎申皱着眉头问道。
“她说,有些事可以换顺序,但不一定要按程序。”周天皱着眉头把蛋蛋要他带的话回忆了一遍后,又不太确定的说道:“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她只说了一遍。”
阎申想了一会儿后,又看了看桌子上那两个被装进了证物袋的小袋子,陷入了沉思。
在早上的例会上的前半部分,一直是王署长在高兴的说着,昨天晚上抓捕公园卖淫女这一行动的成功和取得的成效;而后半部分则是围绕着侦办一队早上接的那件案子了。
听阎申汇报完了跟这件案子有关的基本情况后和初步的调查结果后,王署长除了表达了一些希望这件案子能早些侦破结案后,就宣布了散会。
阎申在等着会议室里的人都走了以后,拿出自己夹在会议记录本里的东西看了看,这才起身出了会议室。
不过,他并没有跟其他同事一样右拐下楼,而是一出门左拐来到了署长办公室的门外。在深吸了一口气后,抬起手在门上不重不缓的敲了两下。
等了好一会儿,就在阎申想要再敲一遍的时候,听到了门后传来的脚步声,接着门就开了,门后站着笑盈盈的王署长。
一见是署长亲自来给自己开的门,阎申顿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对着门里的王署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在看到门外是阎申的时候,王署长显得也有些意外,在愣了几秒后,笑着说道:“是阎申啊,我还以为是新署长来了呢。”说着就把阎申让进了办公室里面。
“署长,咱们警署要来一位新署长啊?”阎申在随手把门关上以后问道。
王署长笑了笑,在自己的办公椅上坐下后,说道:“对啊,这不是咱们警署一直有一个副署长的缺嘛。我也是今天早上接到的通知,说是新署长今天要来。”说着,王署长低头看了看表,接着说道:“可是,这都已经过了上班时间了,人还没来,我估计着,今天上午人是不来了,可能到下午了吧。”
说完,顿了一下,又看着阎申问道:“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哦,是这样的。”阎申愣了一下后,低头从自己的会议记录本里,抽出两个证物袋,向前走了两步后,然后把东西双手放到了王署长的办公桌上,对王署长说道:“署长,您看看这个。”
看着阎申郑重的样子,王署长也不敢掉以轻心。他拿起放在上面的那个证物袋,眯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起来:“三五七言,秋风词,李白。”
王署长抬头看了阎申一眼,问道:“这不是半个月前,在那对自杀小夫妻现场找到的纸吗?”他把这纸又翻来翻去看了一遍后,又问道:“不是把这个排除到现场证据外了吗?”
阎申点了点头,然后上前一步,拿起下面一个证物袋,对王署长说道:“您再看看这个。”
“这···”王署长皱着眉头看了看手里的袋子后,抬头看着阎申问道:“这上面是人血吗?”
阎申回答道:“这上面是鱼血。”顿了一下后解释道:“这是我们今天早上,在刘萍出事的那条河的河边护栏石柱找到的。我们当时在把人捞上来以后,看到护栏石柱上挂着两条鱼。在把鱼解下来以后,从鱼的肚子里找到了这两个袋子。”
说到这儿,阎申轻轻咳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在回来以后,把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看了一下。袋子里面装的也是A4纸,这两张纸一张写的是一首词,而另一张写的是一首诗。而且,跟在自杀现场找到的纸张相同的是,这两张纸上诗词的最后一句,也被写了两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