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皇宫养心殿的暖阁,圆照园勤政殿的暖阁之中,同样布置了一套用珍贵木材精心打造的办公设备。
包括了一张大办公桌、一张副柜、一个办公椅、一个大书橱。
匠心独运,精致美观。
这日上午,袁庆柏正坐在勤政殿暖阁的办公桌边批阅奏折。
卢谦小翼步入,俯首道:“圣上,忠恭王爷和贾大人都宣来了。”
袁庆柏道:“先领贾珠进来。”
袁庆柏故意让贾珠留在暖阁并宣忠恭亲王袁嗣绎觐见。
若根据原著的时间线,目前贾芸还是个落魄的贾家子弟,一个无业的游民,要等到明年,他会想法子动脑子巴结王熙凤,谋得大观园监种花木的差事。
现在情况则不同了。
袁庆柏道:“此事朕交给忠恭亲王办理,由他办理,不至于冤枉了宁府。”
袁庆柏这次便可趁机整治了贾珍,并让贾芸袭了宁国府的爵位和家业,且让贾芸袭了贾家族长之位。
未几,贾珠步入暖阁,恭敬行礼。
贾珠奉命站起身。
贾珠再叩首:“圣上所言极是,罪臣委实惶恐。”
袁庆柏又突然问:“贾珍爬灰贾蓉之妻,是否属实?”
袁庆柏颔首:“你起来吧。”
此刻袁庆柏闻贾珠举荐贾芸,心甚欣慰,不疑其因亲疏而举荐。
袁庆柏道:“你当直言,毋以亲疏而和朕扯谎,须知此事瞒不住的。”
贾芸是宁国府一脉的子弟,今年十八岁,容长脸,长挑身材,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父亲早亡。
袁庆柏问:“宋嘉涵状告贾珍,你有何罪?”
袁嗣绎觐见后,和贾珠一同告退。
袁庆柏盯着贾珠道:“你和伱父亲该清查整治荣府了,包括了仆役,也包括了你父亲的清客相公,清查整治之事,你须得向朕回禀,免将来这些人里头有品行不端者坏了大事。”
贾珠奏道:“罪臣事先并不知情,族兄纳妾之日,臣傍晚下值回府方闻此事。”
他没想到,今日袁庆柏竟下旨命他和贾政清查整治荣国府,而且还要让他回禀清查整治的情况。
贾珠道:“臣涉罪,不敢谏言,唯请圣上严惩,以儆效尤。”
袁庆柏道:“宁府一脉,今何子弟最为贤才?”
根据原著,贾芸是个聪明成器的,人品也多半不坏。
自从贾珠被袁庆柏重用,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因用人所需,贾珠选贾家子弟中品行优者随身办事,其中一個便是贾芸。
袁嗣绎率领一群天子亲兵去查办宁国府了。
贾珠叩首不止。
事实上,贾珠本就打算近期整治荣国府的赖大、单大良、吴新登这三个贪婪肥己的管家,只因他近来甚忙,无暇顾及。
袁庆柏又问:“此事,你事先知否?若知,为何不制止?”
贾珠道:“宁荣二府皆为贾府,同出一门。”
贾珠阅毕宋嘉涵的奏折,跪下道:“臣有罪,请圣上治罪。”
倘若荣国府的下人和清客相公之中有犯事的,岂不可能要连累到荣国府?
宁国府倘若被查出有其他犯事的,岂不也可能要连累到荣国府?
忠恭亲王袁嗣绎,是总理事务大臣之一,至性忠直,操守清廉,才识俱优,聪明持重。
袁庆柏早打算整治贾珍,打算着若贾珍犯了适合用作罪名之事便加以整治。
按礼,承泰帝崩,勋贵官员百日内不许嫁娶。
这让贾珠不禁担忧了。
贾珠忙道:“罪臣惶恐,焉敢有异议。”
此事可大可小。
贾珠知道宋嘉涵是当今的直谏名臣,贾珍违国孝本就非小事,由宋嘉涵上奏折告状,就更非小事了,袁庆柏今日为此特意召见他,让他当面阅览宋嘉涵的奏折,多半是有意要惩处宁国府了。
袁庆柏道:“宁府此次当整治一番了,你可有异议?”
贾珍作为勋贵,却于国孝百日内纳妾了。
贾珠忙又跪下谢恩。
现在袁庆柏特意让袁嗣绎查办宁国府,在贾珠看来,这是袁庆柏对贾府的照顾了。
贾珠躬身上前取了奏折,又躬身退后,仔细看起了奏折。
袁庆柏则特意离开了勤政殿,前往九洲清晏之天地一家春,向元春说明了此事,安慰了一番……
贾珠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不安道:“回圣上,此事……亦属实。”
贾珠不再犹豫:“罪臣不敢隐瞒圣上,宁府子弟虽众,然成器者难寻。罪臣观之,唯贾芸可堪一用。”
袁庆柏的出现,改变了贾珠的命运,也因此间接影响到其他人的命运,比如贾芸。
他也不敢问袁庆柏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心中感叹着贾珍要完了!
袁庆柏沉声道:“朕早知此事,因念及皇后与荣府之情面,未加整治。然朕有宽容贾府之心,贾珍却无尊敬先帝之意,国孝百日期内竟敢纳妾,此事朕断不可再宽容以待了!”
此奏折乃工部侍郎兼顺天府尹宋嘉涵所上,奏的是,贾珍于不久前纳了一房美妾,问题是,纳妾之日在承泰帝的国孝百日之内。
结果,贾珍这么快就犯事了。
袁庆柏点了点头,感叹道:“朕自登基,格外器重贾府,此事已在朝堂内外引起非议,尔等贾府之人当端正家风谨慎行事才好,否则易为人所诟病,累皇后之名,甚至让朕因尔等受骂名!”
贾珠一听这话儿便知道,宁国府将易主了!袁庆柏欲整治贾珍,且不欲贾蓉承袭宁国府的爵位!
看着看着,脸色渐变。
贾珠恭声道:“臣遵旨!”
承泰帝在遗诏中就称赞了袁嗣绎,还说他平时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其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违国孝非小事,然此类事并不罕见。
袁庆柏再问:“你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袁庆柏将一份奏折放在了办公桌的桌沿:“这份奏折,你且看看。”
若贾芸很成器,袁庆柏便可增一心腹臣子。
此事也有利于平息袁庆柏登基后格外器重贾府引起的非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