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一句诗,出自苏轼的《洞仙歌》,十分贴合白骨如今的生活。
八百年光阴倏然而逝,看长安几变王旗,蓦然回首,已是六朝古都。
净土斋所在的街道先后改了许多名字,如今唤作长宁街。周围的商家店铺如同春草,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斋内之人,不老,不死,熬死了一代又一代的爷孙,为长安一奇,或者说,人间一奇。
因为长安有净土斋在,所以不管国号如何更改,这里都是南瞻部洲的中心,是建立王都乃至帝都的不二选择。
八百年来,诸多寂寂无名之辈踏入净土斋,转身便大放异彩;待到功成名就时,又纷纷放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投身于斋内,消失在世人眼前。
在这其中,甚至包括曾经的帝王將相,也时常会出现数世同堂的情况。
以小见大,人类看似成为了三界主角,但整体人族却愈发没落了。
否则堂堂人王,位格极尊,哪怕是商纣王这种末代人王,娲皇都不能直接对他动手,还要布局召唤轩辕坟三妖,从内部瓦解王朝国运。
而现在……
不提也罢。
纣王之后,再无人王。就连被白骨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嬴政,也达不到这种境界,来了一个广成子就将其收了。
完全是降维打击。
不过令白骨十分欣慰的是,彼时大汉成立当日,他也收到了完成任务后的奖励。
不算是躺赢罢,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以至于后来每到王朝末年时,她都期望着能够再次接到这种任务,然而直到如今大唐定鼎中原,都未能如愿。
或许,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便是她手中的这本铁皮书罢……
坐在窗台边,周身沐浴在阳光中,白骨一页页的翻开书籍,只见一个个震古烁今的名字不断从她眼前划过。
上辈子,见到这么多历史名人汇聚在一起,还是因为一款游戏。
“六十三位了。”
不久后,书页被翻至空白处,白骨轻声呢喃道“距离最低目标还差四十五位。”
“拜见斋主。”就在她默默发呆时,一身素白色剑客装的高渐离踏步而入,躬身说道。
白骨回过神来,挥手道“无需多礼,交给你的任务完成的如何了?”
“属下一路护送陈光蕊从海州来到京城,现在将其安顿在了六福客栈之中。”高渐离说道。
“贾文和。”白骨微微颔首,转头冲着角落喊道。
八百年来,净土斋总共收了六十三位人杰,贾诩的懒是公认第一。
有一屋安身,可避风雨;有书籍可看,以供消遣,这厮能懒到几个月不挪地方。
而其余六十二人各自有各自的任务,几乎没人愿意天天在净土斋内待着,甚至都不甘心被束缚在一座城池之中。
唯独是他,自从搬进净土斋后,死活不愿意出去,在白骨的胁迫下才堪堪接手了一个监察长安的任务……
“斋主请吩咐?”谷
贾诩掀开脸上书籍,从垫着一张白虎毛皮的躺椅上坐了起来。
这大冬天的,躺在这椅子上思考人生实在是太舒服了。
“你去一趟当朝丞相殷开山家,问一下他女儿温娇可有婚配。如果没有的话,本斋主为其保一个媒。”白骨说道。
贾诩着实不太乐意出门,伸手指着高渐离道“斋主,老高不是在这里吗?我觉得他去最好。”
白骨拿起桌上的砚台就砸向对方,喝骂道“让你去你就去,哪来的这么多废话?”
贾诩伸手接住砚台,可不敢和她急眼,只好闷闷不乐的出了门。
未几,刚迈出大门一步,感受着外面凛冽的寒风,他本能的转过身,看到白骨凶神恶煞的目光后,方才咬了咬牙,踏入寒风中。
能在这个天气出门办事,谁敢说他贾诩不勤奋?
“斋主,属下觉得,您有些太惯着贾诩了。”看着贾文和慢悠悠的离开,高渐离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
白骨道“与不同的人相处,需要用不同的相处之道。贾诩只想过安定的日子,就给他安定的生活便是。”
高渐离嘴唇轻轻动了一下,到底是没敢说出我也不想努力了……
主要怕挨揍。
街道上,贾诩买了一葫芦温酒,一边喝着一边来到相府门前,抬目望着守在门口的家丁道“净土斋贾文和,有要事前来拜访殷开山殷大人,烦劳通禀。”
如今在这长安城内,净土斋的名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家丁们连怀疑都不敢,连忙急匆匆的前去通禀。
彼时,殷开山正在看着一张公文,听家丁说起净土斋三个字后,拿着公文就从内院跑了出来,率先行礼“拜见文和先生。”
正如同长安民众都知道净土斋一样,但凡是去过净土斋的人,无人不知贾文和。
殷开山的官位虽高,但在对方面前却丝毫不敢托大。
甚至将来如果他能有幸进入净土斋,对方或许还会成为他的上司。
如果说凌烟阁是天下有志之士的梦想,那么净土斋就是所有功成名就的大佬们的梦想。
“丞相不必多礼。”贾文和对此见怪不怪。
别说是丞相了,他曾亲眼所见太上皇李渊百般哀求的想要拜入净土斋,然后被斋主断然拒绝。
对方甚至想要赖着不走,结果却是当今圣上来领的人。
话说回来,他迄今为止都不知道净土斋究竟按照什么标准招的人。
或许,唯一的标准就是斋主看着顺眼?
未几,贾诩被殷开山请进府邸内,谈古论今,瞎扯一通,直急的殷开山额头冒汗,最终赔着小心问道“敢问文和兄,今日来我殷府,可是斋主大人有什么指示?”
贾诩仿佛这才想起正事儿,笑着开口“没什么大事儿,我家斋主托我来问你一句,你女儿可曾婚配?”
殷开山心中一动,忙声说“未曾,未曾婚配,可是斋主看上了小女?我现在就把她送到净土斋……”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他女儿能够得到斋主垂青,岂不意味着他半只脚已经迈过了斋门?
那可是长生的希望,是人族永恒的追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