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爷。”
汤和正看着远处,心中隐隐有几分怒火,一个清脆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
汤和转头,正看到马和恭敬地站着,微微垂首。
“马公公。”汤和抿嘴一笑:“可是殿下有什么吩咐?”
“殿下吩咐奴婢询问倭人。”马和如实开口道:“敢问公爷,四王爷留下的倭人,现在关在何处了?”
“船上。”
汤和指了指远处的铁甲战船,道:“公公自去便可。”
“是。”
马和恭敬地开口,行礼之后转身而去,汤和淡淡地看了他的背影一眼,什么都没说。
以他对女婿朱檀的了解,这小子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
专门去北平问燕王要了这个小太监,恐怕要有大用。
思绪在脑中划过,随即便抛诸脑后,汤和看向远处,沉声喝道:“分营巡逻,看看还有没有漏网的倭寇!”
“还有城里的东西,老子要见你们谁敢中饱私囊胡乱伸手的,仔细你们的爪子!”
马和此去铁甲船只带了几个人,这几人也都是朱檀麾下,最拿手审讯之事。
上了铁甲船,表明来意,舰上的将士立刻便带马和一行下了船舱,走到一个偏僻的房间前,才轻声道。
“马公公,人就在里边,一共五个。”
那兵丁轻声道:“有两个会说咱们的话的,都分开关着了。”
“剩下这几个都像是野狗,一靠近就乱叫嚷,所以现在嘴都堵着。”
“好,多谢了。”
马和点了点头,推门进去,立刻就闻到一股难以言表的酸臭味,好似存了几个月的酸菜臭了一样。
仔细看去,才知这舱室本就是拉腌菜的,此时几个倭寇都被困在舱内的铁架上,一口口巨大的咸菜缸整齐地排列在舱室内。
那味道自然是从咸菜缸里传来的。
“交给你们。”
马和摆了摆手,轻声道:“王爷吩咐,事无巨细,都要清楚。”
“是,您就瞧好吧。”
几个负责审讯的人立刻咧嘴一笑,随即直接上前,当着那几个倭人的面拿出随身的东西。
长长的搭裢在几个倭寇面前散开,露出装在里面的各种器具,像是缩小版的斧钺钩叉。
就算再傻,就算语言不通,几个倭寇也知道这是要做什么了,立刻开始剧烈地挣扎,只是因为嘴里堵了东西,只能发出阵阵沉闷的呜咽。
马和并未管这几个倭寇,反正知道他们嘴里的秘密之后,他们肯定也活不了。
他缓步上前,推开了舱室的侧门,便看到里面的铁架子上正绑着另外两个人。
这俩人穿着还算得体,但穿的不是倭人的服饰,更贴近大明百姓。
看到马和进来,原本蹲着的两人立刻起身,二人的双手都被紧紧地绑着,好像两只拴在地上的狗。
二人面色都有些苍白,眼中带着惶恐。
他们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故此见马和进来之后,立刻用不熟练的汉话开口求饶。
“大,大人,求放过。”
“大人,求求您,饶了我。”
两人的音调都有些蹩脚,听得马和眉头微蹙,但还是沉声道。
“别聒噪,我来是让你们做些事,也问你们一些话,做好了能活。”
二人闻言,立刻一个劲儿地点头,脸上都露出欣喜之色。
如果能活,谁又不想活呢。
马和左右看了看,最终在一个不高的咸菜缸上坐下,轻声开口问道。
“你们,哪人?”
“小,小的是西海道,筑前(福冈)人。”
“小的是肥前人(长崎)。”
“都是东瀛人了。”
马和微微皱眉,虽没心思管他们具体说的是哪,但这两个地名他是记住了。
“为何来澎湖?”
“小的是……”其中一人闻言,考虑了一下,没立刻开口,另外一个却直接道:“大人,小的,小的是被卷来的!”
“山名幕府需要水手,小的沿海捕鱼,会驾船,所以就……”
“小的是被抓来的。”见他开口,先前一个又赶忙道:“小的是,是农人!”
“一个渔民,一个农民。”马和闻言,摇头一笑,道:“说谎都不会。”
说着,马和直接起身,沉声道:“既然不愿意说实话,那就算了,等死吧。”
话说完,马和推门便要走。
见他要走,其中一人立刻高声道:“大人,小的说的都是实话啊!”
“我们被抢来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没见过家人了!”
说到后面,两人竟都带了哭腔,马和微微停住脚步,转头又问道。
“你们的汉话,什么时候学的?”
“到,澎湖之后!”其中一人立刻道:“有人教,让我们学。”
“谁?”
“朴,朴家的人。”
一听这话,马和立刻皱眉,转头又问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只教了你们?”
“有,有三年多了。”其中一人诺诺开口道:“教了很多。”
“活下来的不多。”
这人说话很是晦涩,但马和也懂了。
倭寇毕竟做的是刀头舔血的买卖,有个生死之类的太正常了。
就算大明的海防再百孔千疮,可将士们的战力还是有的,这些倭寇一旦被抓到,肯定就是个死。
马和心中微动,又问道:“你们说山名幕府抓你们来的,那这个山名幕府是什么?”
“还有,外面这几个人,都是谁?”
“小田君是我们的副首领,就是他带我们来的,他是山名家的家臣!”
“山名家是南海道的幕府!”
两人争先恐后地开口,似乎害怕马和直接转头走了,带走他们最后生的希望。
“你们的副首领,不懂汉话?”
马和双目微眯,轻声问道:“朴家的人没教他?”
“他……”其中一人刚要开口,可眼中忽地散出几分恐惧,后面的话竟直接憋回去了。
马和看了这两人一眼,他们明显十分忌惮外面这个叫小田的,以至于即便被捉了,也不敢说对方的事。
看来这些倭寇也是有些手段的。
不过此刻就算对方不说,马和也能猜出答案来,随即轻笑一声,道:“到了现在都不愿开口,那我就不问了。”
说完,马和直接推门出去了,这一次,即便后面再传来求饶的声音,马和也没回头。
出了里间,见此时几人已经准备好审讯了,那几个倭寇都被脱去了上衣,有人不断地打量他们的身子,似乎在考虑用什么工具。
“他们都会汉话。”
马和看了几人一眼,随即将目光放在几个倭寇身上。
倭人很好分辨,从穿着就能看出谁的地位高。
他的话让几个审讯的人都是一怔,随即双目微眯。
马和看向几个倭人中的一个,轻声道:“小田是吧。”
那人闻言面色一凝,抬头直勾勾地看向马和,很明显,他听懂马和的话了。
“我劝你,该说的快些说,免受这些皮肉之苦。”
马和的声音很轻,柔声细语的,却好似是恶魔的低语。
“因为到了后面,无论如何你都是会开口的,无非是浪费一些时间而已。”
小田的目光微微一凝,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咬着牙不再看他。
马和笑了笑,对身旁一人道:“他们说了什么都记录在案,王爷会亲自看。”
“我不打扰你们了,去门口,有什么事,直接叫我。”
“公公放心,肯定办妥。”
几人都是咧嘴轻笑,马和只是点了点头,迈步出去了。
他一点都不担心这些人的审讯能力,正如他说的,从这些倭人口中撬出消息只是时间问题。
出了船舱,充斥在口鼻之间的那种酸臭味道消失不见,马和靠在铁甲船的栏杆上,看着远处逐渐升起的骄阳,嘴角微微上扬。
……
“额……”
不知过了多久,朱檀缓缓睁开双眼,起身看了下外面,竟已是夕阳西下了。
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还没等开口,外面便进来一个亲兵,轻声问道:“王爷醒了,用膳吗?”
“弄点来吧。”
朱檀睡眼惺忪地开口,随口问道:“信国公呢?”
“公爷正在城里安抚土著百姓。”
“他之前来过一次,见王爷还在睡就没打扰,还特别跟小的说,等您醒了去通知他。”
“您看……”
“嗯。”朱檀点头,道:“告诉信国公一声吧。”
“是。”
那亲兵下去了,很快便有人端上了膳食,两条海鱼两个咸菜,外加两个包子。
朱檀拿起包子咬了一口,刚咽下肚,外面就传来汤和的声音。
“殿下。”
“岳丈快进来。”
朱檀笑着挥手道:“您吃了吗?”
汤和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直接坐在了朱檀身侧,笑道:“吃过了。”
“殿下,这附近有朴家人之前开垦的农田,里面的青菜长势很好,臣弄了些送厨房了,应该很快就端上来。”
“朴家在这附近开垦了多少农田?”
朴家既然都把人弄到澎湖岛上了,自然是要开垦农田的,这点朱檀并不意外。
“城池附近大概算下来,上千亩是有了。”
汤和开口道:“不过现在也是难事。”
“四王爷把朴家的人都带走了,给他们种地的佃户也都带走了。”
“现在这些地都荒着,臣还不知怎么处理。”
朱檀又咬了一口包子,没说话,汤和见他不吱声,又继续道:“臣统计了一下,现在城里住着的土著才四百多人。”
“臣也问过了,远处的山里边还有不少土著,但他们对外人都很有敌意。”
“主要是倭寇把他们祸害得够呛,也没少杀他们的人。”
“现在他们见了外人,就以为是强盗,要直接动刀子的。”
这情况和朱檀料想的差不多,倭寇想在澎湖上建立据点,肯定会影响土著,动刀子杀人是必然的。
而且想让这些人相信大明,也不是短时间的事。
“土著就别琢磨了。”
朱檀咽下嘴里的东西,道:“用我的名义给朝廷上书,让父皇颁道旨意,迁些人过来吧。”
“大明要在澎湖修建军舰,港口建设之类的都需要人,也不能全靠都司的将士。”
说着,又看向汤和,道:“还有,这是咱们大明的疆土,没有大明的人也说不过去。”
汤和闻言想了想,点头道:“好,我安排人写。”
像汤和这样的军中宿将,身边肯定有幕僚,文书之类的人跟着,写封奏折自然不是难事。
“殿下,后面咱们怎么弄?”
汤和又问道:“就暂时在澎湖这驻扎?”
“修建港口之类的,应该是朝廷派人来吧。”
“老爷子现在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清楚。”朱檀道:“不过征伐东瀛的圣旨还没正式下来,咱也不好轻举妄动。”
“况且此次出征要二十艘铁甲舰,营造也要时间。”
“姑且先在这驻扎。”朱檀又咬了一口包子,道:“先把将士们的营地盖起来,其他的事慢慢弄。”
“等朝廷派的人过来了再说。”
汤和闻言,轻轻点头,道:“那也只能先这样了。”
“哦对了,您安排麾下的将士照看一下周围的田亩吧,收回来的粮草除了给城中土著的,咱们都留下。”
“隔着个海,想靠中枢补给的可能性不大了,咱们得先自给自足。”
“给父皇的条陈里也问问,我想去琉球看看,问问他老人家的意思。”
“琉球?”汤和问道:“殿下可是打算在琉球也驻扎一批人?”
“自然是。”朱檀吃饱了,放下筷子,先用毛巾擦了擦嘴,而后道:“倭寇若想滋扰我大明,琉球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琉球地小人少,恐怕也没能力控制全境,我们去了也是帮他们。”
听到这话,汤和就知道朱檀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日后征伐东瀛,打下全境之后,东瀛肯定是要纳入大明版图的。
提前在琉球驻军,到时候就连琉球也卷包会了,悉数纳入版图。
这事老爷子不知道会怎么想,但琉球国王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他们早就想让大明在那边设立州府了,给老爷子上书过好几次。
只是琉球地方实在太小,没什么油水,看着是个赔本买卖,所以老爷子一直都不大愿意。(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