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综合 > 大汉永存 > 第307章 媲美张角的人(迷雾中的五斗米教)

第307章 媲美张角的人(迷雾中的五斗米教)(1 / 1)

第307章 媲美张角的人(迷雾中的五斗米教)

公元184年,8月,张宁带着大军开始亡青州方向去了,留下张宝在下曲阳断后。

而另一边,巴郡人张修用‘法术’为人治病,所用方法大致与张角相同。他治病时,让病家出五斗米,因此号为“五斗米师”。

差不多时间在张宁离开的时间,张修模仿张角,聚众起来造反,攻打郡、县,当时人称他们为“米贼”。

在这里,一个影响华夏多年的道教门派诞生了,五斗米教,这是正一道的前身。

正所谓法传天下,普度众生。

目前分两大教派:正一道教与全真道教。

纵观历史,从道家成立到现在,道家道士内修道德,外行济世利生的故事,数不胜数。

道的思想始终提倡“无为”、“不争”,但其实信奉道家的信徒始终保持盛世观望乱世浮尘的处世态度,秉持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

道为正一,尊天敬祖,济世度人。

后世《道门科律》有言:“五斗米道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

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

罢诸禁心,请约治民,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使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道教在东汉正式形成教团后,即高标“尊天敬祖”之后,所修庙堂、设坛场,用意也在“敬神事,教民追孝也。”

尊天敬祖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护华夏民族的血统、尊严和凝聚所有炎黄子孙的归根心理及热爱祖国的向心力。

正一道教驱邪降魔、斩妖破秽,在于维护天地清泰,凝聚正气,提倡正义、让民众一心不乱,归于正道。

故祖天师张道陵也被尊为“降魔护道天尊”。

正一派主要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

宗坛在江西龙虎山。符篆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

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篆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篆大派。

另一自然是全真道,讲究道教全真,内修心性,外度众生。

在历史的推动下,宋元时期道教史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教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王重阳祖师创立的全真道。

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

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全鎮道有龙门、随山、遇山、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全真道为代称,祖庭为重阳宫、永乐宫、烟霞洞。

全真道历史上有两个比较兴盛的时期,一是金元时期丘处机真人和尹志平真人的扶教,二是清时期王常月祖师的中兴,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之特点。

毫无疑问,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重阳祖师。

而大家公认正一道的创始人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因为张天师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

可五斗米教真是张天师创立的?

对应这一点,古今中外,历史颇有争议。

在大众眼里啊,这似乎没有疑问,大家都这么说,张陵是第一代天师,还被尊称为张道陵。

相传张天师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丰县阿房村。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

他叫张陵,中间的道字是后人加上去的,意味着得道成仙。

据说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从其学者千余人。

他学识渊博,家里很有钱,不用为生活烦恼,他开始思考人生,观察宇宙之变化。

常叹息所读之书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

张道陵26岁时曾官拜江州(今重庆)令,但不久就辞官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中,精思学道。

东汉后面的明君汉章帝、汉和帝先后征召其为太傅、冀县侯等职,他都推辞了。

之后张道陵开始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

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到了江西贵溪县云锦山。

云锦山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

传说,他三年后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在后世成为了道家祖庭。

那时候,张道陵60岁,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

入川后,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到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炼志。

永和六年(141年),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

这是大众人认知,可是在后世学术界啊,五斗米道到底是不是张道陵创立的,其实一直都有争议。

因为另外有一派学者认为创立五斗米道的是张修。

一旦翻开史料就会发现一个事情,非常可疑。

有很多史料啊,比如《资治通鉴》,《三国志》之类的在描述当时道教情景的时候,并不提张道陵和他的儿子张衡,大多只提了张修。

比如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写的《典略》有这样的记载:“灵帝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这意思是说,汉灵帝熹平和光和年间,有三股妖贼作乱。

分别是传缅匿法的骆曜、太平道的张角和五斗米道的张修。

《资治通鉴》也记载了,“巴郡张以妖术为人疗病,其法略与张角同,令病家出五斗米,号五斗米师。秋,七月,聚众反,寇郡县;时人谓之米贼。”

这些对张陵、张衡父子只字不提。

是不是这个时候张陵和张衡已经去世了,不在的呢?

不是,张陵一直到熹平末年才去世,活了120多岁,太能活了,不愧是第一代天师。

他张衡呢,更要到光和二年才去世。

所以,那个时候啊,他们基本都还活着。

这就有点奇怪了,要知道鱼豢是三国时候的人,离东汉末年不远。

如果张陵和张衡是五斗米道的真正创始人,还是首领,鱼豢不至于不知道。

那么,跟张角并列的也应该是张陵和张衡父子,而不应该是张修。

《三国志》记载:“张鲁母始以诡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驻汉中。”

后汉书也载:“沛人张鲁母有姿色,兼挟诡道,往来焉家,遂任鲁以督义司马。”

这两则史料啊,记载的是同一件事,而且信息量非常大,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张陵的孙子张鲁,他的母亲,也就是张道陵的儿媳妇张衡的妻子。

她长得非常漂亮,倾国倾城,常常去益州牧刘嫣家里,跟刘嫣的关系非常暧昧,于是他的儿子张鲁因为母亲的裙带关系,被刘焉任命为督义司马。

<div class="contentadv"> 其中的鬼道其实就是五斗米道,只是当时被人称为鬼道。

还有一则史料,《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初平二年(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

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在刘焉授意下,截断斜谷道,屡次杀害朝廷使者。

刘焉还上书说“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张鲁占据汉中后又杀张修,夺其兵众,以鬼道教民。

也就是说张鲁的教权是从张修手上夺了过来的。

这一下,问题来了,如果是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那么教主天师之位是世袭制,张鲁应该顺理成章从他的父亲张衡那里继承天师之位,何至于要先通过他的母亲以色相走裙带关系获得官职。

张鲁获得了权力,然后又杀了张修,从他的手上抢来教权。

而且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许多史料,对张修自己之于五斗米教的功绩记载得比较详细。

反而对张陵和张衡父子啊,却语焉不详。

比如《典略》中用了大篇幅记载张修为五斗米道制定了一系列的教义教规,如入道者要交五斗米,作三官手书,为病人祈祷。

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内经典,建立了组织,设了鬼吏、监令、祭酒等道官……

本来呀,很多后世道教徒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所创的,史料中呢,却通通都安按到了张修的头上。

而且,《后汉书》明确记载,张修从汉中辗转到巴蜀传道,影响越来越大,获得了五斗米斯的称号。

在张修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他终于组织教众起义。

这些史实,无论《后汉书》,还是《资治通鉴》都是明确记载的。

由此可见啊,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张修就是五斗米道的象征。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五斗米道真正的创始人是张修,而不是张陵。

比如鼎鼎大名的学者任继愈先生就支持这种看法,他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也说张修才是“五斗米道”的正牌。

这一派学者认为,后来张修被张鲁所杀,教权被夺,张鲁为了掩饰这件事情,所以伪称五斗米道是自己的父亲、祖父所创。

自己掌控了五斗米道其实是继承父业,另一方面呢,又着手抹杀张修的篡教之功,消除他在教内的影响。

自此,张修在道门内知道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而历史到底是如何的?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卫云亮先生认为张道陵才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只是张修将它发扬光大。

比如《后汉书灵帝纪》说了张修才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

但同样是《后汉书刘焉传》又说张陵在汉顺帝时学道蜀中鹤鸣山,创五斗米道。

同一部史书,在不同的地方,关于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出现了不同的记载,说明即使是史对这件事本身也是有争议的。

但据饶宗顺先生考证,张道陵有不少的著作,如《老子想尔注》、《道书》、《天宫章本》、《黄书》等等。

另外呢,还有号称是太上老君亲授的《三天正法》、《正一科学术要道》、法《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等等道经。

也就是说,张陵为五斗米道提供的整个理论体系支持,而张修并没有这方面的功绩。

其次呢,《典略》中所记的做三官手书,把老子五千言奉为教内经典等等,同样有资料记载说这是张陵干的事儿。

据《七笈七签》等资料,在张陵创五斗米道以后,设立了24治,也就是24个教区,对应24节气,以鹤鸣山为中心,成立了五斗米道的基层组织。

也就是说,张陵也有资料证明,他从理论体系、组织和教育教规做出了贡献。

同时啊,《后汉书》载张角创太平道以后呢,让他的教众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治疗疾病,唐代僧人释汉琳称之为‘行张陵术’。

他的意思是张角这个做法是继承张陵的,再加上张陵的年代略早于张修,所以呢,张陵更有可能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

问题又来了,如果张陵才是创始人,为什么史料里面张陵的资料那么少,而张修的记载更详细呢?

卫云亮先生推测啊,张陵创五斗米道应该确有其事,但是呢,影响力并不大,并没有引起官方的注意,所以史书记载不详。

真正把五斗米道影响扩大的是张修,因为张修利用五斗米道起义造反,逐鹿天下,震惊官府,于是当时朝廷啊,就将五斗米道跟张修直接挂起钩来。

相比之下,张陵在教外的影响力要弱很多,那么,张修跟张陵是什么关系呢?

张修是巴郡人,也就是重庆人,张陵是江苏沛国丰县人,二者籍贯相隔千里,应该没什么亲缘关系。

而五斗米道的天师是世袭制,所以呢,张修不是天师,应该他只是张陵的信徒,只不过呢,是属于那种功高震主的信徒。

而且啊,张陵去世以后啊,他的儿子张衡才两年也就跟着去世了,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也没什么作为,当时他儿子张鲁还没有成年。

一时间,五斗米道陷入了权力真空,张修就趁此空档,趁势而起,扩大自己在教内的影响力,实际掌控的五斗米道……

这样一来就合情合理了。

而张鲁啊,孤儿寡母又面对张修这样一个道内的权臣,感觉自身难保,为了生存啊,张鲁的母亲迫不得已以色相取悦于益州牧刘焉,借刘焉势力保全天师之家。

她也算是忍辱负重,直至张鲁羽翼丰满,才杀了张修,夺回教权……

当然,一切都是推测,到底如何,估计只有身处这个时代的人,比如舒雨竹、比如刘焉、这些人才清楚了。

历史的厚重和魅力便在于此,轻轻的翻过一页,短短的一句话,便是一个人,甚至无数人的一生啊!

他们也像我们,一分一秒,一天一年的活过,也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无奈和挣扎。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万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

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最新小说: 无上至尊,从斩妖除魔开始 携崽死遁,疯批权臣跪求当爹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穿书后,我和闺蜜玩坏男主! 替嫁后,我成了九零首富少奶奶 1秒1血脉,觉醒荒古圣体我独断万古 真千金被赶出府,摄政王宠翻了 浅藏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