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种山体层次上的层叠交错,就会形成一条错层之间,交错的缝隙,这条缝隙虽然并不算小。但是,其高下之间,却都被那些生长了数十上百年,甚至是几百上千年,高达数米,甚至是数十米的树木给遮掩住了。
而在原始丛林之中,某些面积并不算大的区域,地形之间,有几米的落差,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引起任何人额外的关注。甚至那些卫星显示的图像上,这一点区域,也不会有什么异常处。
当然,此处的崇山峻岭,以及多变而崎岖的地形,和深密至极的原始丛林,也完全阻挡住了人类进入此地的步伐。所以,千百年中,那些人类想要从崇山峻岭数以万计平方公里的原始丛林中,找到这么一处所在,几率简直小到不可能。
也只有那普鲁士的科考队,在翻找过许多古代的记载后,借助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找到了这么一处所在。这昆虫找到的位置,与地图相似,连洞口的描述,都是极为相似的。
也只有对于一心想要进入沙姆巴拉的人类来说,此地才是个苦寻不得的秘境。
雅鲁藏布江流经的区域,自然环境可是初期的恶劣与多变。幽深的河谷江面,湍急的水流,许多形状独特的水系,以及高耸的悬崖峭壁,构成的巨大落差。不要说古代人,就是现代人,也很难横渡。这样的山野之中,蕴藏着的天才地宝,以及隐藏着的精怪,数量也绝对不会少。
而且,虽然这处所在,是华夏修行者,与震旦修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也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个缓冲地带,华夏的修行者和震旦的修行者,才不会因为靠的太近,而整日里摩擦不断。所以,修行者进入此地的也不多。
因此,这沙姆巴拉才会许久无人现。
当然,按照地质学的原理来说,此地也是最有可能是通往地心的沙姆巴拉所在之处。
雅鲁藏布江,这条在华夏排名靠前的巨大江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对断裂构造的适应。
雅鲁藏布江的中上游沿岸断续出现一系列基性岩体,它们是深层岩体沿断裂上升露出地表的结果。同时,沿江两侧地层时代不同、产状不连续,一些地方还现有混杂岩。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雅鲁藏布江是坚固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的巨大地缝合线,下游大拐弯一带当时处在碰撞地带的东北隅,因而碰撞缝合线就有转折并密集于它的附近。
因此,雅鲁藏布江主流中上游是适应东西向深大断裂构造育的,其下游是适应着构造转折而变化的,一些巨大的反向支流是适应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的结果。雅鲁藏布江是严格适应断裂构造,而育的一条构造河谷,这种严格适应构造育的情况,在世界的河流中都非常少见。
云雷对于这里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沙姆巴拉,仍有疑问,不过,如今却并没有其他的选择。他只能选择带着饶雅去往这一处最有可能是沙姆巴拉的所在。
在利用空间葫芦的力量,传送了几次之后,云雷便带着饶雅,到了那数百万昆虫找到的洞穴入口。
这洞穴入口处,有一条从丛林中流淌而过的溪流。而深林幽密不可言,高大而古老的巨大树木,遮天蔽日,远处,有巨大的水流,湍急的冲下峡谷的声音。正是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在溪水的浸泡下,这幽深的丛林之中,几乎每一处都生长着毛茸茸的青色苔藓,以及一些不知名的低矮植物。每一棵树干上,都有密密麻麻的蚂蝗。这种潮湿闷热的原始丛林之中,有一些莫名的气味,散出来。
仿佛是一股古老而腐朽的气息。
云雷想不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真有人类未曾踏足过的领地。与世隔绝了几千年,甚至是数万年。其中生长于留存的一些东西,怕是要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悠远长久。风吹树梢的声音,仿佛是修行者的吐纳呼吸一般。
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遮蔽住那沙姆巴拉洞穴的入口。
云雷带着饶雅,从这幽深的雨林和树木之中,穿行而过,依照着那普鲁士科考队队员,留下的地图,找到一处幽深的洞穴。
这洞穴的成因,与天坑并不相同。不是因为喀斯特地貌,而是因为断裂构造。两个错层之间,有一条长达十余米的巨大缝隙。而这缝隙的高度,居然有两米多高。与一层楼房相似。
在笔记本中,那个普鲁士的科考队员,描述过这沙姆巴拉洞穴入口的情形。并且,还标注了数据。而这个数据,与云雷亲眼所见的这个洞穴入口,非常契合。想来,此处,应该就是那沙姆巴拉的入口。
云雷带着饶雅躬身而入。
不过,与记载不同的是,在那个普鲁士科考队员的笔记中,这洞穴的入口,一路向下,虽然阴冷潮湿,但是,也只有一条缓慢流淌而过的,连塑胶鞋脚面,都无法覆没,其中并没有什么生物的地下河。或者说,是地下水流。
只要沿着这条地下水流行去,不就就会找到一处相对干燥的所在
可是,在云雷带着饶雅进入这洞穴后,却在强光手电的照耀之下,见水光晶莹,水声轰鸣。一条足够将人覆没湍急的地下河流。
云雷知道,这八成是这片原始丛林之中,周期性的地下河流的枯水期与丰水期的落差,所造成的差异。没有办法,他只能选择带着饶雅,随着这条地下河流的流动方向,继续探索下去。
云雷从空间葫芦中,取出一条原本在他那私人星球的海洋中,作为游艇用的小船。抱着饶雅坐上这条小船,挪进这湍急的地下河流之中,不用云雷自己操纵,这条小船,便朝着那幽深的地下,汹涌而去!
云雷眼见得,自己的眼前变成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