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孙尚子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是一个机会。
如果能够得晋王殿下赏识,留在京城,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样一来,对于这次的画像,他便无比重视,心中想着不允许自己出现半点失误。
而对于自己的第一次画像,陈光自然也是不马虎的,跟敏儿两人摆了个造型,问道:“这样可以?”
孙尚子看了看,道:“要是再往这边点……恩,对了,再挨紧点……头稍微低一下……”
捣鼓了一会儿,姿势是没问题了,陈光跟敏儿两人就维持着这样的姿势不敢动。
没想到只不过几个呼吸的工夫,孙尚子就摆了摆手道:“好了,殿下跟夫人可以起身了。”
“就画完了?”陈光一惊,你这是画画还是照相啊?
他过去一看,宣纸上面还是空白的。他问道:“画呢?”
孙尚子却是自信地笑了笑,道:“刚才的画面早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我待会儿就能把它画出来。”
陈光一惊,我去,记忆力这么好?然后想了想,据说那谁,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看了一眼画了几个月才画好,这记忆力也是没谁了。
相比较之下,画两个人似乎比画《富春山居图》要简单多了。
不过这样更好,毕竟还有客人要招呼呢。说了几句,正好有客人来了,陈光便让孙尚子在这慢慢画,跟敏儿过去招呼客人去了。
来的宾客十余人,却大多文人墨客,有前朝秀才,有去年恩科没考上的,有……但是官员一个都不见,陈光也看开了,不去在意这些,安慰自己说文人更好,毕竟自己也是个文化人。
过了一个多时辰,孙尚子终于画完收工了,陈光自然乐得让其他人品评一番。
“这张画,工整严谨,线条流畅,足以见得画工非凡,很好,十分好。”一个年轻人说道。
中国画,一般来说讲究的是神似,而不像西方那样注重形似,画出来跟照片似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的画竹子有黑色的红色的紫色的等等,要搁西方那妥妥的就是绿色,然后栩栩如生。
但是也有画种例外,那就是工笔画,虽然依旧摆脱不了神韵为先的理念,但是至少在形似方面,那是尽量贴近实物的,比如说《西游记》里女儿国国王画唐僧形象的时候,看起来就跟唐僧的形象十分符合,并没有做过多太艺术的加工——尽管那画看起来比本人要漂亮一些,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是艺术。
而另外一名年纪稍微大些的老者说道:“这幅画,利用线作骨,构思巧妙,称得上是奇思妙想。传情达意,心境情感合一,于平和典雅中表达出精神意蕴,好画,确实是好画啊。”他的名字叫做姚察,是个对历史很有研究的人。
得到大家的赞誉,孙尚子自然也是十分高兴的,他抱拳对众人说道:“各位谬赞了。”
这幅画,还是穿越之后陈光“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况且还如此优秀,这让陈光更加欢喜,道:“凭借这画工,你也可以登堂入室了。”
对于这张画的欣赏,不仅仅古人感受得到,直播间里的一群现代人自然也感受得到。
“之前我就在去敦煌旅游的时候看过隋唐时期的工笔画,那造型,那线条,尽管我不懂画,但是都能看出来那种大气磅礴,今天看到这幅画,我算是真的服了,我印象之中这种画应该都是用铅笔才能够画出来,那些很细很细的线条,却没想到,柔软的毛笔已经强大到了这种地步。”
“这才是功力,我连拿毛笔都拿不好了。”
“主播,你这画卖不卖?我出一万块钱。”有人开始做起了生意。
陈光很干脆地回绝道:“不卖!”
开玩笑,这可是自己的第一张手工照片,意义重大,一万块就想买?逗我呢。再说了,就算你买了,我特么怎么给你送过去?
上一次卖版权,那是因为没有实物,就一段视频而已,而且数额还不少。其实陈光还是有念想的,既然莫名其妙能穿越过来,说不定莫名其妙又穿越回去了呢?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要是真回去了,银行卡里有个几百万,岂不是可以让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第一,陈光现在已经身价百万,这一万块钱基本上已经不放在眼里。第二,还是那话,这东西根本就送不过去,然并卵。
搁直播间里说会儿话,时间也差不多了,陈光小心翼翼收好了画,便邀请大家入席。
尚书府,赵鼎早已经穿戴好了朝服,派人准备好了大礼。为什么要穿朝服?太子来的人不是已经说了吗?要用朝见的礼节,这可是跟面见皇帝的规格一样高啊。虽然赵鼎感觉到似乎有些僭越,但是陈勇已经是太子了,就算是规格高一些,应该也无伤大雅——当然,最主要还是不敢提出质疑,敢质疑太子的决定,以后太子当了皇帝还不给自己穿小鞋?
有这样想法的官员并不在少数,他们都按照朝见皇帝的礼节去准备,规模空前。
再说这郭麒麟,他一大清早,打算取一些黄金出去兑换成银子,然后买点儿名贵字画什么的当做送给太子的礼物,结果一打开箱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登时眼前一黑,一口气没喘过来,当场晕了过去,把刘圈急坏了,叫了郎中来弄了许久才醒过来。但是醒过来之后却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嘴角留着哈喇子,任由刘圈如何叫唤,也不见有改观。
最后郎中只能遗憾宣布,这家伙急火攻心,直接疯了。
这赵鼎原本跟郭麒麟约好了一块儿过去的,但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这郭麒麟出现,顿时十分生气,骂道:“这庶子,可别耽误了我。”骂完之后,便决定不去管自己这个学生了,上了马车,带上礼物,先去东宫了。
赵鼎带着人来到了东宫,时间还很早,那门人见了尚书大人到了,自然上来迎接,赵鼎也十分客气,给这人送了十两银子,顿时让这门人十分高兴。
刚刚进门不多远,太子陈勇正从一个房间里出来,见了赵鼎这番打扮,吃了一惊。这赵鼎怎么穿得如此隆重?难道他不懂规矩吗?
作为官员来说,什么场合能够穿什么样的衣服,其实朝廷都是有规定的,任何人也不能破坏了这规矩。所以,当陈勇一看赵鼎这着装,顿时就感觉到十分惊讶。赵鼎也是当了几十年官的人了,难道这个规矩都不懂吗?
但是,作为太子,看到这一幕,心中又是高兴的,为什么呢?因为这表明,这位官员对于他这个太子的祝福!至于后果?那就呵呵了,官员自发行为,与本太子无关啊。
于是,陈勇也是看破不说破,迎了上来,笑容满面,道:“尚书大人到了。”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赵鼎恭恭敬敬九十度鞠躬,这也已经是很高的礼节了。
陈勇赶紧扶住了,道:“客气客气,快请坐,请上坐。”
正在这时候,又有官员到了,陈勇一看,发现这位官员又是穿的朝服,心中顿时觉得有些奇怪了,怎么都这么隆重是几个意思?难道是父皇下的旨意?不对吧……
他心中狐疑不定,其实官员心中也十分忐忑,毕竟这是明知道违规了的事情,只是太子已经传话,不得已而为之,千万不要被告到皇上那儿去才好。
接着又来了很多官员,他们的打扮都十分隆重,这让陈勇更加想不明白了,难道是他们都商量好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勇将这种行为看做是对自己的重视,自然高兴,也没有多想。
与此同时,晋王府里,陈光却已经接到了一份密报。看了上面的内容,他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当场便写起了奏疏。
奏疏是中国古文书之一类,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上行公文。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
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
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奏疏的文种名称,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笺、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
陈光要写的,便是举报太子的宴会上,官员们使用了朝见的规格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往大了说,形同造反。皇帝还在位,便对太子使用觐见皇帝的礼节,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当然,没有往小了说的说法,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对于这个,最为重视。
最大的区别便是,这超规格的礼节,谁是主要发起人。因为这决定了谁的罪比较大。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责任主体的划分。
【陈光使用的是三十六计里的哪一计呢?请加群48830176参与竞猜,每个人有一次竞猜机会,第一个猜对的人可以得到作者发出的500起点币红包。竞猜截止到第三十六章更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