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中,日本一家社会调查网站曾做过一项调查,将70到80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人,称作“poin世代”。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日本人,无法想象《poin》在当时有多火。是的,这个词语甚至超越了电视剧本身,一度成为社会现象,在广播、电视和人们日常聊天中出现率极其频繁。
特别是在卡拉ok,《poin》更是必点歌曲。即使在二十年后,很多人去唱卡拉ok的时候,仍旧会点这首歌,为的就是伴随着副歌旋律,喊出一句“poin”。
换个便于理解的说法——这是个能和美国人嘴里的“f-u-c-k”相媲美,带着浓浓时代印记的铁板台词。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就是日本人的生活太压抑了。
就像美国人喜欢用公路文化来标榜自由一样,日本人是典型的铁路文化。在这个电车提前20秒发车都要向民众谢罪的国家,所有人都像行驶在铁轨上的电车一样,按部就班,绝不篡越。
甚至自杀,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死在轨道上。
有德性的人会把工作做完交接好,揣好遗书卧轨。一部分更有德性的人,卧轨也要等末班车,以免耽误别人上班签到。
这种刻板与压抑,太宰治给出了精辟的总结——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从生到死都在说“抱歉”的日本人,心理压力非常之大,偏偏这些压力又很难用言语释放,于是poin这个用来表达一切负面情绪的词就火了。
这一世的《poin》比前世来势更猛。
如果说反町版是“抱怨”,那么林海版就是“爆发”。
林海版的副歌部分,调子更高,金属唱腔带来的穿透力是反町隆史的低音无法比拟的。
同时,在编曲和混音上,两首歌的差别也不小。
很多华夏人最初接触日本歌曲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过相似感受——太吵。
形成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就出在编曲和混音上。
其实在七十年代,日本歌曲并没有那么吵,那时的日本歌曲号称比bes更苦情,“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的歌曲一抓一大把,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情况出现了变化。
一方面是音乐人的炫技心理导致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音乐人的炫技心态开始膨胀,到了后来,演化成了“为创新而创新”,反应到歌曲中就是编曲越来越复杂。
有人戏称,日本编曲师,总试图把交响乐团塞进作品里,哪怕那只是一支广告pv。
另一方面则是偶像产业的不断发展导致的。作为快消品的偶像,往往不具备精心打磨过的唱功,因而在混音过程中,会强调伴奏,弱化人声。
综合上面两点,结果就是一不小心就熬成一锅粥。
反町版《poin》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林海版则不然。
林海在编曲时,没有夸张的炫技,在乐器和效果的选择上也非常的克制,使得歌声没有被伴奏淹没,也就越发具有感染力。
……
于是,“病毒”爆发了。
……
根据事后统计,七月十四日夜,富士电视台总计接到了超过两千通抗议电话,都是“换歌”引发的,而在记者的街头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也打了电话,只是根本打不进去。
“根本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虽然我很喜欢反町,但是主题歌换成他唱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只能说抱歉!”
“如果一开始就决定要换的话,为什么第一集要放林海的版本,这样对比根本爱不起来啊!”
“抱歉,我不喜欢那种乱糟糟的片子,收视率崩盘才好呢!”
这些还算理智的,不理智的只会大呼小叫。
“在这个连想说的话都说不出口的世界里——”
“poin!”
一群年轻人大呼小叫起来。
村松美由和她的搭档越中太郎在次日上午的采访中,遇到最多的就是这种情况。
“村松,休息一下吧。”
越中太郎说着,将摄像机放回采访车,拿起毛巾擦了把脸,说道:“石原主任刚打电话过来,要我们晚点回去。”
“为什么?”
“说是电视台门口有人集会抗议,嘿,要我说这些人就是闲的没事干,只是一首歌,至于吗!”
至于吗?
村松美由想了想,给出了肯定答案。
她进入富士台好几年了,目前是午间新闻节目的人气主播。
在外界看来,人气主播地位很高,然而在富士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
富士台的广播室设在编成局下,正确来说是编成制作局编成制作中心广播室,所以要绝对服从制作方的安排,不管多有人气的主持人,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工作。
非但工作不自由,就算因为工作需要和艺人吃饭,费用也要自己出,编成制作局有预算,但是都被制作方领走,根本没有主持人的。尤其女主播们,连化妆、服装之类的都必须自己准备。
不仅如此,女主播遭遇来自高层的职权骚扰更是普遍现象。以制作人身份制作过《悠长假期》、目前担任制作局副局长的龟山千广就曾说过:女主播就是陪酒小姐,只要笑着坐在一旁就行了。
村松美由也有过被强迫陪酒的经历,心里不知累积了多少委屈,因而对观众们的不满感同身受。
村松美由曾多次报道过关于林海的新闻,了解他的很多事迹,特别喜欢这个有个性的男孩。
在《hey3》录制的时候,她就坐在观众席上,除了近距离的目睹了林海的才华,对他敢于顶撞圈内大佬的行为,更是由衷的感到佩服。
越是如此,越是对他受到的不公待遇感到义愤。
昨天晚上《gto》播出时,村松美由也拨打了抗议电话,虽然对话务员感到抱歉,但她着实在电话中发泄了一通累积多年的压力。说实话,刚才采访的时候,如果不是身份所限,她也恨不得跟着大家一起吼几句。
不过没关系,她专门跑出来做街头采访,不也是在变相的支持“偶像”吗?
是的,在村松美由心中,林海就是她的偶像。
……
“残念呐,这则新闻不能播出。”
制作人不等村松美由说完,就将其否决。
村松美由沉默的退出制作人办公室,捂着胸口,有种窒息的感觉。
理性的来看,富士台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的确是最佳选择,然而这真的是一家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做的事吗?
况且就算富士台不报道,难道其他电视台就不报道了?
……
其他电视台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朝日台时刻不忘打倒富士台,上次“松浦胜人剽窃事件”如此,这次的“《gto》更换主题歌”也是如此,朝日台详细报道了事件始末,并表示将对事态发展做进一步追踪。
为什么要追踪?
因为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态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失控的趋势。
……
七月十五日下午,在千叶,发生了一起集体跳轨自杀事件,引发举国震动!
在日本,跳轨自杀没什么好稀奇的。日本每年都有超过两万次铁道人身事故,死亡人数在三万上下。
然而,绝大部分自杀事件都是个人行为,而这次“千叶自杀事件”,参与人数多达十九人,其中更有六人为未成年人!据目击者称,这些人在火车即将到站时,高声唱着《poin》,像企鹅一样排队跳下轨道,最终酿成了九死十伤的惊人惨案!
这一下,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当天,经产大臣约谈了富士电视台社长日枝久,日枝久随后通过电视向民众公开道歉,解释说这次的“换歌”是因为版权问题,会充分考虑民意,在后续播出中更正错误。
……
到了七月十六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新一期《周刊文春》发售,杂志详细披露了林海被捕的始末,被多家媒体引述转载,引发举国哗然。
如果整体去看这篇文章,对林海是极端不利的——其中不仅披露了他的混血血统和伪造身份的行为,还详细报道了他被捕的前因后果。
不得不说,《周刊文春》的总编新谷学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为了扩大影响,杂志社还临时在东京的电车、地铁车厢里刊登了广告,广告有一个抓人眼球的标题:“愚弄民众的华夏间谍!”
《周刊文春》这一波骚操作,创造了惊人的销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民众对林海的批评声并不多,反倒是同情他的声音占到了大多数。
为什么呢?
原来就在头一天晚上,深田恭子在参加一档谈话节目时,专门提到了林海。
和林海一样,深田恭子这些天也是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因为喜欢这个甜美可人的女孩而专门守在电视机前的人很多。
令观众意外的是,恭子在节目中并没有过多谈及自己,反而三句不离林海。
从她口中,观众们知道了林海的“half华夏血统”——这个词是恭子造的,知道他曾经连母亲健在都不知道,目前正为振兴母亲所在地的经济而努力着……
林海的“凄惨身世”,激发了很多女性的母爱,反倒是他的华夏血统,在普通民众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
到了七月十七日,另一个更有分量的女性接受了nhk电视台的采访。
她就是刚刚成为三星集团太子妃的林世玲。
林世玲在采访中,透露了《周刊文春》没有报道的更多细节,并公开向林海表示感谢。
人们这才知道,林海面对的并不是几个不良少年,而是持枪歹徒,甚至在与歹徒周旋中,还中了一枪……
当天下午,民团和朝总联联合发声,对林海的义举表示感谢;几乎同一时间,华夏驻日本大使馆也对外表示,谴责媒体对林海的不实报道和蓄意抹黑。
转天上午,警视厅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林世玲所言非虚,表示关于林海是偷渡者和间谍的指控为不实报道。在发布会上,警视厅还对外公布了前段时间发生的“京都连环杀人案”的一些细节,以及林海为案件侦破提供的帮助。
警视厅同时还表示,会择期对林海进行公开表彰。
至此,试图将林海一脚踩死的人只好偃旗息鼓。
而对于民众来说,林海这个“男主角”却迟迟没有露面,这让所有人感到好奇。
林海去哪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