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顶级人才,太史慈 刘晔的组合
鲁肃的战略被孙策所采纳,他立即就征召了麾下众臣,准备将战略推行下去。
这个乱世,战机稍纵即逝,势力版图扩张究竟有多快,完全看势力君臣的执行意志有多果决。
这次召集文武,部署战略,孙策麾下人才济济的情况可就更进一步了。
孙策朝贡,被天子封赏,正式成为大汉的讨逆将军,开府,领会稽太守,封吴侯。
这个官职可谓是真真切切的显赫一时。
不要用九品中正制之后的眼光来看大汉的讨逆将军,这不是九品中正制下五品的偏将。
而是大汉事实上负责领兵一方的大将!其只是名号略低于重号将军,职权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尤其开府之后,基本上就意味着东南军事,皆委之于讨逆将军府。
如果天下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将军,那孙策这个讨逆将军就是负责整个大汉东南方向军事的主将。
事实上,在江东情况就是如此。
讨逆将军、开府的职权就是统领整个江东四郡的军队。
豫章、丹阳、吴郡、会稽四郡的军队全部受孙策节制。如果将来势力版图扩大,那后来郡国的军队亦同样受孙策节制。
那么理论上,如果孙策击败了天下诸侯,他这个讨逆将军就恢复大汉将军的正常威权了,全权负责全国的军队。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孙策的将军号可能会进一步,比如像董卓一样,以太尉领前将军的职位,统领并管理全国军队。
而有此威权,孙策召开议事,整个江东四郡的太守及江东的文臣、武将们都云集于此。
随着孙策威势大振,出仕于他手下的贤士也是如过江之鲫。
比如这次科考,孙策不仅仅选拔出了诸葛瑾,还有汉末一流的人才是仪、张俨、徐详等一大批人。
尤其是仪,那可是被孔融赞为有庙廊之才的国士。
而他们肯出仕孙策麾下,除了孙策的官职、声望被朝廷认可之外,也是因为孙策的势力迅速壮大,能够提供大量显赫职位。
比如诸葛瑾被孙策选为从事,是仪被丹阳郡太守征为主簿,此外顾氏、张氏、朱氏等一大批人才都成功担任会稽、丹阳、豫章等各郡县的大量显职。
整个吴郡,尤其是吴县的大族都因为支持孙策而收获极丰!
要不了多久,他们族中子弟就会纷纷担任这四郡五十余县的县长甚至县令。
更甚至,最先支持孙策的士族人才,江东名相顾雍,更将可能担任太守。
所有文武,济济一堂,人都到齐之后,孙策果断开口。
“自丧乱已来,民人失所。今经我等戮力同心,江东虽小安,然服教日浅。如今江东之重,仍在于恢复生产,使民安其业。故而今日相招,便是为将江东政务,委以诸卿。”
“然今乱世,四海未定,亦当以武力平之。故政务之事,孤皆委之于长史。军务之事,则皆任之于诸将。孤则亲率精锐,北伐广陵。”
政务方面的大政方针,江东是已经定下来了。
具体的政务,孙策就不打算管了。全交给长史张昭负责。
张昭无论是政治才能、忠诚奉献,都是能与诸葛亮相当的人才。孙策绝对信任。
孙策开口定调之后,张昭起身,说道:“如今乱世未平,当修文治,用武略,文武并举,方能救时难而济同类。”
“明府即将挥师北伐,今日便与诸君检视江东军政要务,由我等在后方稳固江东,恢复生产。”
由于张昭总揽政务,他率先开始布置政务方面的要务,说道:“如今江东政务之要,便是于会稽之南,分地为郡。如今明府被朝廷委以江南,一应军政,惟明府所裁。辟地为郡,顺天应时。”
这方面,其实江东之前一直筹备许久了。孙策和张昭、张纮、贺齐也都已经商量过具体方案。
孙策便公之于众,说道:“自即日起,分东安、汉兴、南平、建平、昭武、吴兴、侯官七县设吴兴郡。迁吴县令顾雍为吴兴郡郡丞,行太守事。以讨越中郎将贺齐领吴兴都尉,调贺齐、董袭、吕岱、鲜于烈、周泰五部屯驻吴兴,剿平山越。”
在吴兴郡屯兵五千余人,这也是此前就定下的战略。
贺齐的平越大计,就是依托要隘、壁垒将山越围困,然后抢收其谷粮。
如今已经是七月,平越大计有条不紊的开始施行,军队、百姓已经在抢收山越之麦,就连给当地供粮的压力都省了一大半。
有顾雍为太守、贺齐为都尉,屯兵五千余人,守卫七个县,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贺齐可是平越名将。在对抗山越这方面,他绝对是武庙名将级别的,可以同陆逊并肩。
武庙名将一级是个什么概念?
大汉名将段颎,是个对羌族作战的专家。他几乎一个人把东羌给斩尽杀绝了。带着少量的汉军,前后击破、俘虏羌族数十万人。
孙策相信在自己的鼎力支持下,对越作战的专家贺齐也能历时多年,俘虏山越数十万人。
至少北伐期间,孙策不用担忧吴兴郡的山越后患了。
有威震山越的贺齐,统帅五千余精锐大军层层围困,山越恐怕根本不敢叛乱。就算他们发起了叛乱,应该也不需要孙策从前线撤军。贺齐足以将他们平定。
但山越的问题严重性在于,他们整个江东到处都是,藏于各处深山当中。
除了吴郡地势相对平坦,且繁华安宁之外。丹阳郡境内、豫章郡境内到处都有山越。
而豫章郡境内更是地势复杂,除了山越还有鄱阳一带的宗贼、水匪为患!
刘繇和朱皓被天子征辟走,高承进入郡府,行太守事。但只是初步掌控了豫章郡。
这里没有经过孙策与山越的激烈交战,山越、宗贼势力依旧得以保存,未服郡县政令。
在豫章以西,还有刘表虎视眈眈。此前被逼的几乎喘不上气的豫章太守诸葛玄,因为刘繇离去,又得以喘息。他麾下那些被打散的宾客、部曲又重新聚集于其麾下西城。
他一旦勾连豫章郡的强宗骁帅,发起叛乱,孙策要稳住豫章也绝非易事。
在豫章西面就是江夏郡,黄祖数万大军正严阵以待。
历史上周瑜就是驻兵在豫章郡、柴桑县,以防备黄祖的威胁。
而如今,孙策这位SSR神将小伙伴还尚未进入江东。豫章郡的防御压力极大,非名将无以镇之。
好在孙策麾下,就是不缺能征善战,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
孙策随即说道:“升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领豫章都尉,调郑宝、朱桓、凌操、宋谦、鲜于丹、徐逸、袁雄、芮良、程咨等共计十部,屯驻豫章。此一万两千步骑,皆由太史慈节制。”
给太史慈掉了一万两千步骑!这已经是近乎江东精锐之半了!
如今的太史慈再也不必叹息壮志未酬,大丈夫不得展凌云之志。
江东近半的精锐军队都交付给他手中,豫章郡方向,整个江东西部的防务,从山越到宗贼,从黄祖到刘表,一应皆委之于其一身。
当今之事,唯与卿共之,绝不是一句虚言。
而把整个江东近半的军队交付给太史慈一人,孙策也完全信任。
这可是以信义为先的太史慈啊。其人大义记挂在心,守信如天在怀!
这乱世绝不会叛变的武将,蜀有赵云,吴有太史慈!至于曹魏……还是曹老板自己选吧。
太史慈受此重任感动不已,立即激动的起身行礼,说道:“慈必殚精竭虑,为明府尽善西方之事!愿尽忠效死,必不负明府重托。”
但孙策可以为信义而性命相托,臣子却不得不考虑恩情之外的事情。
毕竟将一万两千大军尽托付于太史慈一人,这件事怎么说都是有些意气行事了。
这说的好是英雄意气,一旦有差池,那就是意气用事,导致大业有失。
如果太史慈真拉着这一万两千职业军人在豫章郡造反,江东就算倾尽全力也未必能将其平定。而且必使江东元气大伤,延误江东平定天下之大计。
所以张纮说道:“折冲中郎将的确为天下良将,但良将亦需良佐,兵法言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也,以为腹心,沈审谨密,其为耳目,勇悍善敌,其为爪牙。文武兼济,方能善一方政务。”
“讨逆将军府主簿刘晔者,为帷幄之臣,明以布画,行无谄赎,谋能应机。我以为当以其为军中风宪都督,负责全军威禁,教授文字兵法,辅佐太史中郎,必可使豫章无忧,三军稳重。”
一名能征善战的主将为帅,一名运筹帷幄的文臣为谋士,也的确是这个时代的标配。
但这些言辞无论说的多么冠冕堂皇,归根到底,就是以刘晔为监军,以免太史慈一人独大,使军队失去掌控。
好在太史慈非常知进退,主动说道:“张中郎所言极为在理。末将请明府派主簿为我等运筹帷幄。我闻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有主簿算无遗策,我等将士必可战必胜,攻必取。”
太史慈是无意拥兵自重的,况且这上万将士的薪俸那可是每月都有数万石。是每月数万石!这绝不是太史慈依靠豫章郡能支付的起的。他就算想叛乱,却没办法给士兵发军饷,那士兵也不可能跟他叛乱啊。
所以这种情况下,主动请一位文臣为监军,也能使己安心,使将军府安心。
毕竟这可是一万两千江东甚至天下最精锐的部队!
任何人获得这一万两千人的部队,都将纵横于乱世,战力可能都不逊于吕布。
就算君臣相知,但为臣者也得考虑物议。
三人成虎,一遍遍有人说折冲中郎将统帅这上万大军即将造反,对君臣之间恐怕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嫌隙。
不过孙策对太史慈还是非常信重的,乃说道:“风宪都尉不得插手军事指挥,其可以教导士卒,严肃军纪,出谋划策,但绝不可以干预将领指挥。所有作战部署,战时皆系一人。”
这一点,孙策也要定下来。
包括他朝堂之上,也不干预前线的军事部署。哪怕他号称当世军神,也绝不对前线将领指手画脚。
战时就是军事主官完全负责作战决策。他自己享有决策权,当然也自己背负战败的惩罚。
这对将领而言,是最佳的状态。
基本上,只要没有令出多门的情况,没有外行领导内行,专业的军事将领,带领职业军队,就几乎不可能败绩。
你要永远相信这些职业军人,职业将领的军事能力。
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除非对手是韩信之流,不然不可能带着乌合之众打赢合格将领统领的职业军队!
这些武夫,平日里就研究怎么行军打仗,研究兵法战术,只要是发迹于行伍中的合格大将,那军事能力绝对足以保证战事胜利。
因为他们可以将战败的因素控制到最低,可趁之机控制到最少。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乱七八糟的干预,对手根本抓不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要知道,打仗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比拼谁犯得错误更少,谁更能抓住对手暴露出来的漏洞。
所以兵法总结,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风宪都尉只要能够管控好军纪,教导好士卒读书识字,学习兵法,处理好士卒、将领之间的矛盾,保证军队的稳定,就足够了。
一支稳定善战的军队,在合格良将的指挥下,必能百战百胜。
等以后,风宪都督还要给士兵们灌输思想,培育士兵们的忠诚。
这个职务跟政委倒是有些像了。
刘晔作为讨逆将军府的主簿,也是位高权重,如今更负责都督一方军政,可谓是大权在握。
他立即起身,郑重的拱手说道:“晔必鞠躬尽瘁,佐明府成王霸业。”
孙策欣慰的点头,这对组合,自己绝对放心。
太史慈、刘晔,这可是汉末最顶级的人才了。
前者可谓当世名将,文韬武略,皆远迈伦等。武可三箭定江心,勇冠三军。文则为天下智士,精通兵法,治军森严。
而刘晔则是顶级的战略家和谋士,庶乎算无遗策。
他俩搭配,别说黄祖了,就算刘表亲自率大军来攻,也难以功成。
而宗贼、山越的叛乱,孙策更是不必为豫章郡担忧。
毕竟就算是发生了大量叛乱,孙策本人来,能够统帅的部队也就一万多人了,他不可能再抽调两万大军到豫章郡平叛。
既然不论谁平叛,能动用的军队就只有一万多了。
那孙策相信太史慈和刘晔的能力。就算发生山越叛乱,他们也一定能平定下去,不会使叛乱扩大,成为北伐后患。
。